
球果藤,防已科球果藤属植物。产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生密林中。印度东北部(大吉岭为模式产地)也有。
- 中文名 球果藤
- 外文名 root of Berry-bearing Aspidocarya
- 拉丁学名 Aspidocarya uvifera Hook. f. et Thom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植物介绍
所属卷:Aspidocarya Hook. f. et Thoms
所属科:Menispermaceae

中文名:球果藤
文献来源
Aspidocarya uvifera Hook.f.et Thoms.(1855)et(1察套安查损量品衡李872);Diels(1910).
形态特征
藤本,长可达7米或道工更长;枝具皱纹状距点四未附切么木因条纹,被糙毛状柔毛。叶纸质,卵圆状心形或阔卵状心形,长9—18厘米,宽8—16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常深心形,弯缺圆,后裂片常叉开,圆或短尖,边全缘或偶有3裂,两面被糙毛状柔毛,通常下面较密,有时上面仅脉上有毛;掌状脉5—7条,中脉两侧各有2或3条侧脉,连同网脉均在下面凸起;叶柄基部稍肿胀且微扭曲,长8—15厘米。圆锥花序很长,通常约30余厘米,有时达45—50厘米,分枝疏散,被稍密的糙毛状柔毛;雄花:萼片外轮长1(—1.5)毫米,中轮长2(—2.5)毫米,内轮长2.5(—3.3)毫米,背面均被柔毛,最内轮的明显季掌久啊继从充境次内凹,微透明,且背面无毛,长3(—3.5)毫米,宽约2毫米;花瓣6,淡黄色,长约2毫米,宽约1—1.5毫米;聚药雄蕊长约2.5毫米。雌花未见(参阅属之记载)。果序稍粗壮,被糙毛状柔毛,果梗长1—1.5厘米,顶端膨大呈头状;核果椭圆形,长约2厘米,成熟时红色,内果皮长1.2—1.6厘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药用价值
【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
【拼音名】Q果响圆没冷胜iúGuǒTénɡ
【英文名】rootofBerry-bearingAspidocarya
法坏根行队素条呼哥【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
药材基源
为防己科植物球果来自藤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spidocaryauvireraHook.f.360百科etThoms.采收和稳犯且按渐储藏:夏、秋季采西把乱田祖志集,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2背角五销肥00m的沟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贵州、云南等省。
性味
辛;性温
归经
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利水通淋。主风湿痹痛;劳伤疼痛;水肿;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跳轴的批情大5g;或泡酒。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寒。有调理气血、通淋利水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劳伤疼痛、水肿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