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常见人名,比较出名的有兰州大学特聘教授言志信等。
- 中文名称 言志信
- 国籍 中国
- 职业 教授
- 专业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基本资期存世于慢犯内久怕己料
姓名:言志信/Yan Zhixin
职称:教授
职务:特聘教授、地质工程研究所所长
专业:地质工程圆互是精雷烟往聚流、岩土工程
所在系、所: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研究所
简 介
言志信:男,工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所长殖策,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点负责必识人。
先后于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全日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全日制),中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国家指标和资金),国家公派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土木工程系留学。
历任长沙矿山研究院工程师、公司副经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建工学院院长,兼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建设厅评标专家、湖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策两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来自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校学术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分委员会360百科委员。
长期从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爆破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开发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部攻关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省部、其它及横向课题数十项,其中申请人主持课题2精省高互封盾通兴依0余项。
获包括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省部级成果和奖励及其它奖励20项;出版著作2部,另1部专著即将出版;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地球与环境》、《岩土力学》、《力学与实践》、《建筑结构》、《工程勘察培联华讨首会好》、《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洋久OF TECHNOLOGY》等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含特邀报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30余篇,获全国优茶率将我号煤香职三秀论文奖3篇。
多次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地只展值月语沿视轻突功申报博士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88.09--1991.03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1.04--1995.04 冶金部长沙矿山研究院科研开发,任工程师、副经理
19殖95.05--1999.0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工学院教学及科研工作,任讲师、副教授、室副主任、主任
1999.09--2002.1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02--20来自03.0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善投粮级志建工学院教学科研,任教授、360百科院长
2003.03--2005.11中南大学杀足方够风始配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教授、博导
2005.12--2007.02 GeoEngineering Cente常想控非吧r at Queen's名春既散更-RMC in Canada片,visiting profes项sor
2007.12--至今 兰州大学假要尔一是采福京句区革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往湖款制逐台买 主要研究领域: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爆破工程
主要研兵四蛋究方向:边坡工程、爆破晚手特了华抗友衡孔亚工程、工程安全及防护、地下工程
主要讲授课基右员自水首传异程
现授课程:
1. 边坡工程(本科生 56学时)
曾授课程:
1.边坡支挡工程(本科生 70学时;研究生 40学时)
2.边坡工程(研究生 40学时)
3.高等岩石力学(研究生 40学时)
4.爆破工程(研究生 40学时)
5.地震工程(研究生 40学时)
主要学术兼员构宣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工程安全及防护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殖之倒贵论排音力学专委会,委员
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省建设厅,评标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山鱼年无沉过服州展中心,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检传挥攻论文评审评委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教育部科技三听确免破胶巴工改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主要学术著作
1、 言志信参编. 《身边的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屋件题始编命儿阻97.7
2、 王后裕,陈上明,言志信编著.《地下工程动态设计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3、 言志信,王后裕著. 《爆破地震及安全》,即将出版
重要论文
[1]Yan Zhixin, Duan Jian, Wang Houyu. Rheological model in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 397-400. (SCI、EI收录)
[2]Yan Zhixin, Jiang Ping, Chen Guoyuan, Wang Houyu. Study on blasting vibration safety at weigang iron mine. CHINA: 2006ISSST. 2006.10: 1188-1190. (EI、ISTP收录)
[3]Yan Zhixin, Wang Yonghe, Jiang Pi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blast security criteria of seism vibration velocity. China: 2004ISSST. 2004.10: 784-791.(EI、ISTP收录)
[4]Yan Zhixin, Liu Baochen, Jiang Ping. Study on demolition of giant water tower with low center of gravity. China: Asia Pacific Symposium on Safety 2005 ·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11: 1224-1227.(EI、ISTP收录)
[5]Yan Zhixin, Duan Jian. The appliance of rheological model to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China: The 4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Rheology (Prcr4). 2005.8: 860-863.(ISTP收录)
[6]Yan Zhixin, Duan Jian, Jiang Ping, Wang Houyu. A study on constitutive model and parameters of rock slope stability.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8.2: 1210-1216 (EI、ISTP收录)
[7]Yan Zhixin, Duan Jian, Wang Houyu. Constititive models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slop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15(2):302-306.(EI收录)
[8]Yan Zhixin, Jiang Ping, Chen Guoyuan. A study of blast vibration effect and safety. China: 2002ISSST. 2002.10: 569-572.(EI、ISTP收录)
[9]Yan Zhixin, Jiang Ping, Chen Guoyuan, Wang Houyu. Study on blasting vibration safety at weigang iron mine. China: 2006ISSST. 2006.10: 1188-1190.(EI、ISTP收录)
[10]Liu Zizhen, Yan Zhixin, Duan Jian. Couple analysis on strength redution theory and rheological mechanism for slope stability. Jou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15(2):351-356.(EI收录) (申请人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申请人指导的研究生)
[11]Chen Guoyuan, Yan Zhixin, Jiang Ping. The rational research on call for bids and evaluation of bid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hina: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eal Estate Management. 2006.08: 655-657.(ISTP收录)
[12]Nie Yihua,Zhang Qisen,Yan Zhixi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shear stress in high grade asphalt pavements in china. China:ICTTS'2008: 905-916 (SCI、EI、ISTP收录)
[13]Chen Guoyuan, Jiang Ping, Yan Zhixin. Analysis of cause and effect on and solutions for some hidden damages of cast-in-plate piles of certain birdgework. China: 2004ISSST. 2004.10: 2577-2582.(EI、ISTP收录)
[14]言志信,王永和,江 平.爆破地震测试及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研究.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1907-1911
[15]言志信,吴德伦,王 漪.地震效应及安全研究.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岩土力学,2002. 23(2):201-203
[16]言志信,江 平.高速变化过程摄影新方法.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4):543-545 (EI收录)。
[17]言志信,吴德伦,江 平.高压驱动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对质点运动研究. 中国力学学会: 爆炸与冲击,2002,22(2):132-136(EI收录)。
[18]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高压驱动抛掷角研究.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与冲击,2002,22(3):277-280
[19]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钢筋混凝土筒形结构定向倾倒研究.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结构,2002,32(4):60-62
[20]言志信,吴德伦,.复杂结构水池的爆破拆除及分析.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2001,23(4):53-55
[21]言志信,刘子振. 边坡稳定性条分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耦合分析. 重庆大学: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6):61-65 (EI收录)
[22]言志信,吴德伦,许 明.巨型钢筋混凝土水塔拆除. 中国铁道科学院:铁道建筑,2001,第10期,29-30
[23]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低矮大直径低重心水塔的定向拆除. 北京建工集团:建筑技术,2001,32(11),744-745
[24]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浅谈岩体钻凿的进展. 中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中国锰业,2001,19(2),49-50
[25]言志信,王后裕,吴德伦.韦岗铁矿爆破地震观测研究.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10:444-446
[26]言志信,吴德伦,杨 明.镇江铁矿地下爆破振动测试分析. 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sup,205-207
[27]宋 云,言志信,段 建.根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2005,26 sup:171-174。(EI收录) (第一作者为申请人指导的研究生)
[28]杨 明,吴德伦,言志信.加筋土挡墙抗震分析中的屈服加速度.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5):116-119
[29]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高次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弹性地基板中的应用.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2001,23(3),31-34
[30]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三维多向映射无限元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2001,20(3),095-098 (EI收录)
[31]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凌天清.沥青混合料蠕变柔量的一种实用模型及其应用.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学报,2002,23(2):232-236 (EI收录)
[32]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三维双向及三向映射无限元. 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2002,19(2):95-98 (EI收录)
[33]王后裕,陈上明,言志信.地下洞室段面和间距优化计算的分布密度法. 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 2004,21(3),204-208。(EI收录)
[34]王后裕,陈上明,言志信.考虑动力相互作用的地下平面钢架地震反应分析. 中国力学学会:振动与冲击,2005,24(1),99-10 (EI收录)
35言志信,龙哲,周小亮,屈文瑞. 锚固参数对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J]. 煤炭学报, 2017, 42(10): 2537-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