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大荔县教育局关于规範家校合作的指导意见

2020-12-24 16:02:40 暂无评论 百科

大荔县教育局关于规範家校合作的指导意见

大荔县教育局关于规範家校合作的指导意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亲职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三方面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各学校:
家校合作是融通亲职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最完备的社会教育的前提。学校是家校合作的主体,学校和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家校合作的方法很多,如,家长会、家访、校园开放日(周)等。为不断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教育,现根据《大荔县2004—2008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行动规划》和《大荔县中国小班主任工作管理细则》的精神,特制定本意见,请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家长会
(一)召开家长会的目的
1、让家长了解学校。介绍学校的悠久历史,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近远期目标,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教育教学特色以及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2、让家长了解老师。介绍学校教师的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育工作特色,教育风格和教育成绩。
3、让家长了解班级。介绍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宣传班级工作和学生德育、学习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4、让家长了解学生。全面介绍学生德智体美及特长表现。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和心理成长趋势等。
5、要求家长长期配合学校、年级组、班级管理工作,听取并收集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和谐教育环境,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二)召开家长会的要求
1、各学校和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家长会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家长会的重要性,要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完成这项工作。
2、各校德育校长或政教校长(主任)及年级组长要认真指导班主任作好家长会的準备工作,必须审阅班主任的讲话材料。
3、各班主任可提前召开家长会筹备会议(家长委员会主任会和部分家长会),探索班级管理工作,达成共识,为开好家长会做好準备工作。
4、各班要认真準备,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和文化氛围,精心布置教室(可展览学生作品、作业、试卷,班级文化墙),让家长一到教室就能看的。班主任要集思广益,认真準备讲话稿或较为具体的讲话提纲,介绍情况要既力求全面,又重点突出;既讲成绩,又谈不足;既有事例分析,又有理论阐述;对家长要既有鼓励,又有要求;既有商讨,又要指导;既有合作,又有分工。
5、家长会的形式力求多样。有座谈式、才艺展示式、亲情活动式、领“奖” 式、经验交流式等。“活、精、实、小”是成功的关键。
(三)召开家长会的準备
1、要全面细緻的总结每学期班务工作,各项工作要有教育理论的指导,要有计画的指导。
2、介绍班务工作要有重点,要突出特色,汇报要少讲、精讲、实事求是,成绩要讲深讲透讲到位,不能只有空洞的说教,要有典型人、典型事例和数据说明,坚决反对随意夸大和弄虚作假,要一分为二看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改进如何完善的方法、措施。
3、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製作、展示班级活动和管理情况。
4、要认真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反映家长会情况尤其是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反馈上次家长提出的意见改进状况。
5、班主任要準备书面材料,经校长、主任、年级组长审核允许后方可在家长会上通报。
(四)召开家长会的内容
1、 班主任介绍全体学生在校、班级于学习、卫生、纪律、活动等方面的养成表现。
2、 不能过分地表扬和批评某些学生,既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不足,同时又存有希望,达到积极配合学校的目的。
3、 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
4、 对入会家长做好记录,重要会议,未来的家长要进行补课。
(五)召开家长会的时间、次数
1、要求完全国小以上学校家长会每学年召开两次:时机选在学期初2-3周内或期中考试后2个周内。
2、学校、各级部可根据各年级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适时召开家长会。
(六)各校要将所有科任老师安排到班级参加学生家长会,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开好家长会,并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家访
教师家访是搞好学校及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能为我们提供多维思考的视点。能加强家与校的联繫和合作、师与生的沟通,有利于协调家校关係,融洽师生感情,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使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徵等。
2、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及表现,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採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现状和班级工作计画。
4、与家长沟通学校和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所採用的方法、形式等,总结推荐成功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係。
6、徵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家访的形式和次数
1、以教师登门走访为主要家访形式,兼以电访、信访或其他电子形式。
2、採取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全员参与的家访形式。家访覆盖率:班主任每学年100% ,任课教师每学期为十次。
3、学校领导干部根据所任年级和所分管的级部,分别参与各年级的学生家访,每学期不少于20 次。
(三)家访的时机
1、当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应对班级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一般性家访,了解学生及家庭的总体情况。
2、当学生有了学习或思想上的进步,获得了特别突出的成绩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及时家访,向家长汇报,勉励学生再接再厉。
3、当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出现异常徵兆或已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时,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及时家访,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正在发生的异常变化,提醒家长给予注意,并同家长一起商讨教育对策。
4、提倡关爱留守儿童,校长、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家访留守儿童家庭一次。
总之,家校合作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开放日(周),让家长和社会人士集中走进学校,介绍学校发展的状况,广开言路,互相理解,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县局要求,各校要注重家校合作的活动开展,要有计画、有总结、有记载。注意做好工作记录和信息的网上发布,重要信息或家长对教育部门的建议要书面形式报教育局德育办。在今后的年终考核及常规检查中要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