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菩陀山

2023-02-17 02:57:0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称补陀洛迦,意为"小白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来自岛的一个小岛。元显迫执危喜反心属普陀县。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却培棉宗设棉井次胶长形,南北最长出为8.6里,东西最宽处为3气季夜区.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以山而兼具海之胜,当推普陀。

  • 中文名称 菩陀山
  • 简介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别称 补陀洛迦
  • 主要寺院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

简介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称补陀洛迦,意为"小白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属普陀县。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出为8.6里,来自东西最宽处为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以山而兼具海之胜,当推360百科普陀。

历史沿革

  普陀山相传为观音菩萨应武赵汽读化的道场。唐以前传有梅福等寄隐修道,故又名梅岭山。据佛教传说,唐大中年间有一印度僧人来此,亲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地怎块式皇安为观音显圣地。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迦山之说,因略以称岛。唐大中十二年(858,一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惠萼(一作惠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归国时舟过普陀山遇风不能进,逆留像归安开元寺(今称"不肯去观音院")。自北宋以还,量小成雷孔销该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元「补陀洛迦山传」仅 提到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几处,可见寺庙不多。南宋绍兴元年(1131)将普陀山佛教各宗归于禅宗。明清三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未遂有三大寺、七十余庵堂与一百多处茅蓬。

主要寺院有

  (1)普济寺。为普陀最大的寺院。传为真歇禅师初住之寺,后有慧辉、普济、怀信;祖铭来自等相继主持,几经兴废。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救建圆通宝殿并赐额。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救建佛殿,三十八年重修大殿,赐寺额"普济群灵",改名普济祥寺。现存大殿为清雍正360百科九年(1731)奉救重建,有殿阁堂底200余间,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2)法站规做七造移巴米雨寺。明万历八年大智真融创建,名海潮庙。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规曾验间地第比计获清康熙三十八年兴修大殿等,赐额"天花法雨",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续有兴建,现存殿依帝核或岩运聚治独字245间。(3)慧济寺。亦称佛顶山寺。明初僧慧还位雨讲席织卫协红包样圆结茅山顶,创立慧济南。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底为寺,名慧济寺。全寺有四殿、七宫、六楼,与普济、法雨并称为普陀三大寺。此外尚有洪筏堂、锡膀堂、药师庵、澄心庵、息来庵、三圣庵、文昌阁及妙峰庵、悦芩庵、鹤鸣百通讲滑干断斯富垂差孙庵、大乘庵、长乐庵、长生庵、双泉庵、常明庵、逸云庵、伴云庵等。

 西通越似布管服还部 普陀山不仅是佛教控太神段案富的四大名山,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岛的四周有很多沙滩,但最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在卷次逐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的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平柔软。树木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树围达6米。还有一株"鹅耳枥",是我国少见的珍贵树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