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太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公孙,即从公孙穴处,由足太阴经脉分出。在第一跖趾关节,后一寸(公孙)处分来自出后,走向足阳明经脉;另一支则沿同名经脉浅层上行直络于肠胃。
此络脉病候分气逆及虚实证:气逆,360百科即本络脉厥气上逆时,则病发霍乱;实证为肠中切切而痛;虚证则腹部鼓胀。当取公孙穴治之。
- 中文名 足太阴络脉
- 性 质 器官研究
- 类 型 人体研究
- 优 点 活跃经脉
简介
革尼敌端林门 足太阴络脉是十五络脉中第十。名曰公孙。

也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
循行与病候
足360百科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额断表宣境里负既高抓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脉>
【注释】
(1)腹——原基异市反庆员货简响曲即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轴祖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烟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病候病变
复免毛线 此络脉病候分气逆及虚实证:
气逆,即本络脉厥气上逆时则病发霍乱;
实证为肠中切切而痛;
虚证则腹部鼓胀。
轮字就 当取公孙穴治之。[1]
概述
经络系统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才感卷庆京自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留吧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脉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或分为经脉和络脉。
十五络脉
络脉分: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十五络脉名称
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的分支络脉由于由络穴分出,故均来自以络穴命名。
1左益消夜维、手太阴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将停能督伯列缺。
2、手少阴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通里。
3、手厥阴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又称手心主络脉。名曰内关。
4、手太阳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支正。
5、手阳明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偏历。
6、手少阳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外关。
7、足太阳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飞扬。
8、足少阳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光明。
9、足阳明络脉十360百科五络脉之一,名曰丰隆。
10、足太阴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公孙。
11、足少阴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大钟。
12、足厥阴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名曰蠡沟。
13、任脉之络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尾翳。
14、督脉之络十五络脉之一,名曰长强。
15、脾之大络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