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菅叶粽俗称"菅粽",在端阳节和分龙节时食用。
在裹菅叶粽的前几天,必须上畲山砍回一种特有的野生灌木黄碱柴(山矾科,山矾),将其烧灰,淋出黄色碱水。在裹粽的前一天,再上畲山砍回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菅草叶(禾本科,五节芒),放到铁镬里经过沸汤烫软,以防脆裂。
- 中文名称 菅叶粽
- 别名 菅粽
- 主要原料 糯米,菅草叶(
- 是否含防腐剂 否
- 适宜人群 老少咸宜
菅叶粽俗称"菅粽",在端阳节和分龙节时食用。

来自 在裹菅叶粽的前几天,必须上畲山360百科砍回一种特有的野求式至生灌木黄碱柴(山矾科,山矾),将其烧灰,淋出黄色碱水。在裹粽的前一天,再上畲山砍回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菅草叶(禾本科,五节芒),放到铁镬里经过沸汤烫软,以而棉清映买友剧只实冲和防脆裂。
裹粽前,把精选的糯米泡进黄碱水里,浸几小时。拿两片又长又宽的菅护主友重洲办落大浓革问草叶子对折成为一条槽,再拿一片菅叶披在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数两于叶槽中。装满一捏拳粗,20厘米长的时候,把披底的一片菅叶折过来,再把那折槽的剩余菅叶折过去,裹包好糯米。用棕叶丝缚作5节,即成为一条玉米棒子似的菅叶粽,放到铁镬里煮十余小时,遂成"菅粽"。
搞容温群志煮熟的菅叶粽为浅黄色,既有粘性又不含糊。要是在糯米中掺少许的玉豆(露豆科,金甲豆)或豌豆或羊嘴挥量带格创垂须豆包裹,更是芬香而不腻口。它既悦目又别有风味。每年端阳,畲民除把菅粽当做佳晶敬祭祖宗外,还用它娘营老简全住挥馈赠亲友。
据《霞浦语延限称保抓县志.夏令俗》载:"山乡畲民制层肥践超笑溶声判应孔粽,横式,谓之'横巴'。米亦糯,而碱独佳,故质柔韧,较寻常三角治布式者更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