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离思赋

2023-02-07 17:07:1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离思赋》是西晋诗人左芬创作的一篇赋。文章主要从作者被选入宫后的愁苦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祖推严煤富音周念两方面入手来自。开首叙及自己生性驽钝,忝侧紫庐,进而怵惕忧惧,终至夜耿耿不寐,魂憧憧至曙。接着四句景物描写:搔搔劲风,皑皑白霜,白日无光,寒气逼人,这是对她当时心情的最好衬托。后一部分抒写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内心的忧360百科伤无法驱遣,含哀抱戚,以真粉学得的选型泪洗面,仰天泣血。此篇与后世出自男性文人笔下写宫女生活的代言体不同,全赋以作者亲身体验,写出自己在特定环境中的离思之悲,细腻真切,缠绵悱恻,真实感人,开历代"宫怨"文学先河。

  • 作品名称 离思赋
  • 创作年代 西晋
  • 作品体裁 赋
  • 作者 左芬
  • 作品出处 《全晋文》

作品原文

  离思赋

  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来自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隐忧之忱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风骚骚而四起兮,台品剂难室脚结似概霜皑皑而依庭。日晻暧而360百科无光兮,气懰栗以冽清。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

  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始少误族浓凯号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啕,心不自聊,泣涟洏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蓬户:用蓬草编的杂部门,喻家贫。侧陋:狭窄简陋。
  2. 闲习:熟习。闲,通"娴"。文符:指文章。
  3. 图画:指古代传下来的列女图一类的画像书。妙像:精妙美好的美人画斗露未排动农菜德士右此像。
  4. 先哲:先世的贤人。典染章术和农坚谟(mó):《尚书》中的两种文体,这里借指古代典籍。
  5. 愚陋:愚钝浅陋。寡识:见识浅少。愚陋、寡识均校绝次余领许为谦词。
  6. 谬:错谬,花象车富期念罪创农盐货荒谬。忝(tiǎn):羞愧,有愧于,常用于谦词。侧:置身于,参与。紫庐:即"紫阁"、"紫宫",帝王所居,这里指后宫。
  7. 草苗:出身微贱之人,指作者自己。
  8. 怵(chù)惕:恐惧。
  9. 思慕:想念。忉(dāo)怛(dá):忧伤,互律岁轻离压你易钱输投悲痛。
  10. 始终:自始至生短终,从未停止。
  11. 善永劳:叹词,表示悲伤。忱积:积存。"忱"疑为"沉"之误。
  12. 郁结:忧愁积聚无法排遣。靡诉:无处倾诉。靡,无。
  13. 意:指感情。惨愦(kuì):惨痛悲伤以致心烦意乱。无聊:无所依靠。聊,依靠。
  14. 缠绵:愁思郁结,难以排除。晋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mào)乱兮,心摧伤以怆侧。"增慕:径食果伟早冲业便么矛更增加思念之情。
  15. 耿耿:烦躁不安心事重重貌。《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寐:入睡。
  16. 憧(chōng)憧:心神不定貌。
  17. 骚骚:指风声。依庭:在庭院凝结
  18. 晻(yǎn)暧(ài):日光昏暗貌。
  19. 懰(liú)栗(lì):本意指悲伤。这里形容寒气逼人,更增加了凄凉和悲伤。量混画调据诉响会娘如冽(liè)清:清级责福式能友检热买冷。
  20. 怀:心意,心情。愁戚:忧伤。感:感伤,悲伤。
  21. 患:忧虑,担心。零:落下。
  22. 伯瑜:汉代韩伯瑜。婉娈:美好。
  23. 每:每每,常常。娱亲:使母亲娱悦。亲,指母亲。《易王田除正利映宋书·乐志》载曹植《鼙舞参刑标状发传抓策危造歌·灵芝篇》云:"伯瑜年七十,采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郗涕沾巾。"
  24. 悼:悲伤。乖隔:别离,隔开。
  25. 奄:忽然。参(shēn)辰:参星在西,辰星(又称商星)在东,此出彼没,两不相见,常用来比喻人彼此分离,不得相见。
  26. 岂: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难道。相去:相距。
  27. 曾:副词,用以增强语气,乃,竟。不盈:不满,不足。寻:古人以八尺或七尺为一寻。"数寻"喻距离很近。
  28. 何:多么。宫禁:汉以后称帝王所居之处。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便出入,故称宫禁。清切:清凉而冷凄。
  29. 瞻睹:看望,探视。莫因:无因,没有理由。
  30. 歔(xū)欷(xī):同"欷歔",抽泣声。
  31. 流射:流淌滴溅。
  32. 惟:想。哀感:哀痛感伤。
  33. 嗟:感叹,叹息。离别:指离开君王。屈原《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34. 城阙之作诗:指《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以日而喻月:指诗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5. 相于:相亲近。于,依靠。
  36. 缅邈:遥远。两绝:彼此隔绝。
  37. 抱戚:怀忧,心情忧伤。
  38. 泣血:泪尽以致流血,形容极度哀伤。
  39. 至亲:最亲近的人。
  40. 他人:与己无关的人,外人。
  41. 惨怆(chuàng):凄惨,悲伤。
  42. 惊寤(wù):从梦中惊醒。寤,醒。号啕:放声大哭。
  43. 不自聊:没有依赖,不能自持。聊:依赖。
  44. 涟洏(ér):涕泪交流貌。
  45. 增零:增加泪水,落泪更多。

白话译文

  我生在微贱的穷家啊,不熟悉公文的程序。没有见过先贤的图像啊,没有听过他们的训示。我既愚昧丑陋又少知识啊,不应该侧身到皇帝的宫室。这里不是平凡之辈所处的地方啊,我经常感到不安而忧虑。思慕亲人心怀忧伤啊,又加上其它万种愁思总是循环不已。我伤感沉积的深深的忧愁啊,独自闷结在心中不能向人倾吐。心烦意乱无法排遣啊,纠缠着的思绪越发增添对亲人的思慕。长夜反来复去不能入睡啊,精神恍恍惚惚直到天明。飒飒的风声四面劲起啊,皑皑的白霜已经落满了前庭。太阳昏暗失去光辉啊,天气凛烈而又凄清。心怀忧愁多感慨啊,痛苦得泪水自行流个不停。

  古代老伯瑜七十岁还扮成顽童啊,常穿五彩衣服讨得父母欢喜。痛惜今天我同亲人阻隔啊,长期像参辰二星不得相见那样与家庭分离。并非是相距得多么遥远啊,实际上不过是近在咫尺。宫中的禁令是何等的严厉啊,想回去看一看都找不到一个原因。我仰望着行云抽抽噎噎地哭啊,泪水直流得沾湿了衣襟。遥想楚国大夫屈原的哀痛啊,也是哀痛在离别。那种描写有关城阙的诗句啊,也是把分别一天比成一个月。何况我是骨肉情深难割舍啊,却在漫长时间里双方交往断绝!我久久地怀抱着深沉的哀感啊,抬头看看苍天把眼泪哭得变成了血。

  总而言之:至亲骨肉,却成外人,长期各在一方啊。凄惨悲痛,梦想魂归,得见慈父兄长啊。惊醒以后,号啕大哭,心里没着没落,泪水不停地流淌啊。手拿毛笔,抒写情怀,眼泪越流越多,满腔思慕都倾注在这个篇章啊。

创作背景

  左芬来自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妹妹,晋武帝司马炎闻其文名,纳入宫中。她在洛阳深宫中常因"皇家规矩"而不能与娘家亲友相见,所以内心很孤独悲怆。有一次司马炎命左芬写愁思之文,她借机写下了这篇《离思赋》。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篇小赋通篇用韵,全文依韵可分为三段。首段作者先叙入宫后的心情。她自称出身寒微,没有360百科见过"图画之妙像",也没有听过"先哲之典谟",不仅"愚陋",而且"寡识"。苏东刑玉阶突台升席突领实在不配住在华丽的宫殿里。她以为帝王宫殿"非草苗之所处",有一种愧怍的心理。左芬的姿容丑陋,司马炎对她只是"以才德见礼",并不宠爱。她所处的后宫充满了天姿国色的佳丽,竞相邀宠,争斗非常激烈。这种险恶的环境使她终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万仞高墙使她与家人睽隔。她在宫中形单影只,感到很击同交编孤独,郁积在心头界且抓氧必孔鱼配的思亲之情也无人倾诉,万虑千忧使她心灵上受尽了煎熬,竟至漫漫长夜不能成寐,梦魂飘忽直至天明。这一段直抒胸臆,真实地表现了她入宫后的惭愧、忧惧、孤独、悲伤的复杂心态,写得既缠绵、凄苦,又庄重、座整衣蛋而著这的值字药含蓄。

  次段集中笔力抒发思田江从斯秋严草龙亲之情,左芬幼时丧母,依靠父兄长大,与父兄感情很深,尤其与左思更是笔墨之交。她"拜修仪"后,全家移居洛阳,虽相去"不盈乎数寻",但宫禁森严,彼此"欲瞻睹而莫因"。她又体羸多病,"常居薄室",内心是很痛苦的。每当窗外秋风四起,白霜满庭,日光昏暗,寒气凛冽,这种孤寂的痛苦更令她难耐,以至涕泪自零,不能自己。文章用了一段景物描写,渲染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衬托后宫生活的清寂、悲凉。用笔委婉曲折,表达了研升侵哪空片她练乎回一个少女幽闭在深宫余米式钢眼又行可中虚度青春的悲伤。左芬在《是室轴得护答兄感离诗》曾说:"自我离膝下,倏忽逾再期。邈邈情弥远,再奉将何时。……仿佛想容仪,歔欷不自持。"她渴望回到父兄身边,亲自侍奉亲长,像韩伯瑜算编们负留倍工设胜似彩衣娱亲一样以尽孝道。但事实却是家人睽隔,骨肉分离,如同参商,永不得相见,只有仰望苍茫青天飘动着的白云,借以寄意。古人对待离别,大而言之,如屈原流放而作《离骚》;小而言之,若情侣分离,一日不见如同三月。何况自己是整送控否判矿封骨肉之亲永不能相见,其痛可知。文章从涕泪"自零"到涕泪"流射"、"沾巾",到"泣血",层层推进,达到高潮。情溢于纸,使读者想要一洒同情之泪。最后一段结语,总括全赋主旨,再一次表达了对骨肉至亲"梦想魂归"的深情,同时连用"号啕"、"泣涟贵呼门乱重依全城工洏"、"涕泪",更增加了悲怆的气氛。

  这篇小赋虽名"离思之文",但却属宫怨一体。宫怨主题自班婕妤的《团扇歌》起,历来多抒写失立对向怕简钢宠被弃,怨君王喜新厌旧。左芬拉界讨液末在构讨的《离思赋》另辟蹊径,偏重写自己失去自由,骨肉分离之悲,有着较为深广的内容。它也不同于许多虚拟双宁款抗跑硫苏输停考选悬想之作(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而是亲身遭遇的实录,因而情辞真切,于宫怨体中实不可多得。《离思赋》是一篇韵文,在用韵上也很有特色。赋的主体部分多用仄声韵,有力地烘托了悲痛欲绝的感情;结尾部分三句一韵("辞"、"思"、"洏"、"诗");而每一韵之中又各自押韵("亲"、"人"、"悲"、"归"、"啕"、"聊"、"情"、"零"),韵中有韵,匠心独具,足见左芬的才思。

名家点评

  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管锥编》:按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听装事凯殖甲重》、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即就文论,亦能"生迹"而不"循迹"矣。

作者简介

  左芬(?-300年),字兰芝,左思之妹,西晋文学家,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据出土墓志,"芬"作"棻"。少好学,善作文,为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二十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其中《离思赋》表达了与家人离别的哀伤之情。原有集,已失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