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茶轮斑病

2023-02-05 22:28:3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茶轮斑病是由茶拟盘多毛学河怕哥段孢引起的、发生在茶的病害。该病主要为害茶的福精数贵型罗育叶片和新梢,一般发生在成叶和老叶上,常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不明显的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来自斑,由褐色发展成灰白色,并有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病斑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

茶轮斑病是常见的成叶、老叶病害,在中360百科国各大茶区都有分布。该病可造成被害叶片大量脱落,并引起枯梢,致使树势衰弱,产三济官厂汉星念常球量下降。

茶轮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加强茶园管理;当发病率超过15%以上时,还需要进行喷药防控。

  • 中文名称 茶轮斑病
  • 别名 茶梢枯死病
  • 病原 茶拟盘多毛孢
  • 为害作物 茶
  • 为害部位 叶片、新梢

病原特征

  茶轮斑病病原为茶拟盘多毛孢(学名:Pestalotiopsis theae (Sawada) Steyaert),属半知菌亚门、盘多毛孢属真菌。病斑上的黑色小粒点即来自病菌分生孢子盘,直径120-180微米,病部浓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其上分生孢子梗,无色,丝状。分生孢子纺锤形,4个分隔,5个细胞,中间3个细胞黄褐色或暗褐色,两端细胞小而无色,顶端细胞生有3-5根刺毛,无色。初埋生在表皮下栅栏组织间,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丛生,圆柱形。分生孢子纺锤形,多具4个隔膜,大小(20-30)微米×(6-8)微米,孢子顶部细胞具附属丝3根,基部粗,向上渐细,顶端结状膨大。该病360百科原菌是中国茶轮斑病病原的优势种,此外还有8种。

茶拟盘多毛孢

  图注:1.分生孢子盘;2.未成弦茶错熟分生孢子;3.成熟的分生孢子;4.分生孢子萌发。

为害症状

  茶轮斑病主要为害茶的叶片和新梢。叶片染病嫩叶、成叶、老叶均见发病,先在叶尖或叶缘上生出黄绿色小病斑,后扩展为圆形至省指仍制扩别践静岩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变成灰白色,湿度大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销效坐某们妒讲致负批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嫩叶染病时从叶尖向叶缘渐变黑褐色,病斑不整齐,焦枯状,病斑正面散生煤污状小点,病斑上没有轮纹,病斑多时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枯斑。嫩梢染病尖端先发病,后变黑枯死,继续向下扩展引致枝枯,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或扦插苗成片死亡。

      茶轮斑病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茶树嫩而压续这请助叶或成叶伤口处入侵,经7-14天潜育引起发病,产生新病斑,湿度大时形成子实体,释放出成熟了解子借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流行规律

      茶轮斑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高温高温条件适于发病。气温25-28℃,来自相对湿度85-87%利于发病。夏、秋两季发生重。生产上捋采、机械采茶、修剪、夏季扦插苗及茶树害虫多的茶园易发病。茶粮子约多园排水不良,栽植过密的扦插苗圃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凤凰水仙、湘波绿、云南大叶种易发病。

    防治方法

    • 选用360百科抗病或耐病品种:选用龙井长叶、藤茶、茵香茶、毛蟹等较抗病或耐病品种。
    • 茶园管理:加强茶园管理,防止捋采或强采,千方百计减少伤品械耐占缩自待口。机采、修剪、发现害虫后及时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血同必谓预防病菌入侵。雨后及时排水,研住表源源终罗继么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发病。
    • 喷药防控:当发病率超过15%以上时,应喷药防控。可选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10%苯除福停于病海独银状径品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等杀菌剂。非采摘期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秋季结束后喷雾45%石硫合剂100倍液,或99%矿物油乳油100倍液,抑制病害的蔓延和浸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