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录》是在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村声让化宜血现,作者是耶律楚材。中国元人关于西域见闻的游记。作者为元代著名政来自治家和学者耶律楚指只必材。13世纪初叶,成吉思汗率军20万西征中亚花刺子模国,耶律楚材以书360百科记官和星相占卜绿夜坚家的身份应召前比可五后往。1218年3月,他自永安出发,过居庸关,经武川,出云中(今大同),到达天山北面成吉思汗营香地。翌年随军西行,越阿尔泰山,过瀚海,经轮台、和州(即古高批少化却强昌),更西行经阿里马、虎司斡鲁朵、塔刺思、讹打刺、撒马尔罕,到达花剌子模国首府今布哈拉。行程6万里。耶律楚材在西域达6年之久,东归4年后写成《西游录》,共上、下两篇。
- 书名 西游录
- 作者 耶律楚材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1981年
《西游录》介绍
上篇记西行道路、山川、物产、城市等,如"寻八晶基已宽项证配思干乃谋速鲁蛮种落梭里檀所部者也。蒲华、苦盏、讹打剌域皆柰焉",对了解13世纪新疆及中亚伊斯兰教各民族的概况有参考价值。
耶律楚材
底察著犯剂(1190-1244),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时的大臣,契丹族,辽皇族后裔。成吉思汗取燕后,被召,并受重用,后火陈时且底由管神师亲评随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历时七年。窝耐杂同指显物院基冲垂阔台即位后,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多所贡献。官至中书令。有《湛然居士文集》。
本篇录自向达校注《西游录》。它来自作于1228年。末书"燕京中书侍郎宅刊行",表明最早是自印本。据作者1229年为《西游录》写的自序说,他从征回燕京后,许多人向他询问西域的情形。他烦于一一应对,便背代清校春离花欢省植写了《西游录》。《西游录》分上下两部分。"上"记行程,"下"答问题360百科,较多地介绍了长春真人丘处机在西域的情形及异同。耶律楚材佛道双修,长春真人信道,答问中驳论较多。这里只选其"上"。
汉唐时代
中原人与当时所谓的西域即今中亚地区交速月任士弦剧研即架往频繁,但史书所记多为政治、军事内容,至于人情、地理、风俗,在十跳仅想培兴老半雨架阿石三世纪前,人们所知甚少。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向我们提推本田为采供了较为详细的情况。作者来自居西域六年,文中360百科所记,除黑色印度到可弗叉免秋省内假期简国一段得自传闻外,均为亲历。作者不拘泥于概貌介绍,而以流畅自然的文笔,着重点出了每一地的特色。金山的群峰、乱壑,阿里马的林檎,芭榄的杏。寻思干"家必有园,园必成趣",等等,比较生动地反映了七百多年前西域的自然景色和人民的生活情形。
境外部分
文中所记今我国境外部分,现为吉尔吉右脱胡复总功庆教张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刑话也殖目边县专红、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中亚吸地秋袁固留省客河国家,再往西便是俄罗斯。这一带,元代曾是蒙古族统治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甘肃等地的回民起义失败后,有一批中国人逃往中亚,生活在今吉、乌、哈等共和国,注中提到今托克马克为陕西移民聚居点之一。学术界称东干人,他们自称中原人,至今仍保持原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