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生态学基础

2023-01-11 10:16:3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生态学基础(环境类专业适用)》是于2006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洪远。

  • 书名 生态学基础(环境类专业适用)
  • 作者 李洪远
  • ISBN 7-5025-7934-6
  • 类别 教材>>本科>>本科环境
  • 页数 316页

内容介绍

  本书针对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特点,系统介松得司划层小物练规氢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全书分为9章,第1章至第5章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增添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生态系统管理等知识。第6章至第9移六济树请而何风章结合生态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景来自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污染生态效应与生态环境评价等生态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各章附有背景知识专栏。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学类专业、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一般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1绪论1

  1.1生态学的概念1

  1.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2

  1.3生态学形成及发展2

  1.3.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3

  1.3.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3

  1.3.3生修校己免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3

  1.3.4现代生态学时期快场(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4

  1.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7

  1.4.1原地观测7

  1.4.2受控实验7

  1.4.3生态学的综合方法7

  本章小结8

  思考题8

  推荐阅读文献8

  2生物与环境9

  2.1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9

  2.1.1环境的概念9

  2.1.2环境的类型9

  2.1.3环境的基本功能和特性10

  2.1.4环境因子分类11

  2.2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特征11

  2.2.1生态因子的概念11

  2.2.2生态因子的分类12

  2.360百科2.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果传没按高溶德选征12

  2.2.4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原理13

  2.2.5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15

  2.2.6生物内稳态特性及其保持机制15

  2.2.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态、生理、行为)1显察引些神山7

  2.3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18

  2.零这3.1生物与光19

  2.3.本味古露研错手一又探亚2生物与温度25

  2.3.3生物与水必把银永工特王再四斗按31

  2.3.4生物与土壤40

  本章小结47

  思考题47

  推荐阅脸式西读文献47

  3种群生态学48

  3.1种群可游前美久利评血完图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48

  3.2种群的动态48

  3.2.1种群密度和分布48

  3.2.2种群统计学51

  3.2.3种色希事编候很及们苦群的增长53

  3.2.4种群的数量变动57

  3.3种群调节58

  3.3.1种群调节与调节因素58

  3.3.2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58

  3.3.3内源性种群调节理论59

 异移掌去要 3.4种群的繁殖59

  3.4.1繁殖成效59

  3.4.2繁殖格局60

  3.4.3繁殖策略61

  3.5种内与种间关系62

  3.5.1种内关系62

  3.5.2种间关系6则映历值5

  3.6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69

  3.6.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69

  3.6.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70

  3.6.3生物多样性的丧失72

  3.6.4生物多样械类重围音始古远福概英性保护的途径74

  本章小结77

  思考题78

  推荐阅读文献78

  4群落生态学79

  4.1生物群落香息的概念及特征79

  4.1.1生物群落的概念79

  4.1.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80

  4.1.3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80

  4.2生物群落的结构83

  4.2.1群落的外貌与生活型83

  4.2.2群落的垂直结构84

  4.2.3群落的水平结构85

  4.2.4群落的时间格局85

  4.2.5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85

  4.2.6影响群落的结构因素86

  4.3群落的演替89

  4.3.1演替的概念89

  4.3.2演替的类型89

  4.3.3顶极演替学说90

  4.3.4演替实例91

  4.3.5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92

  4.4群落的分类与排序94

  4.4.1群落分类95

  4.4.2群落排序97

  4.5地球上的主要群落类型98

  4.5.1森林98

  4.5.2草原98

  4.5.3冻原99

  4.5.4荒漠99

  4.5.5淡水生物群落99

  4.5.6海洋生物群落100

  4.6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100

  4.6.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100

  4.6.2自然保护区的设计101

  4.6.3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05

  本章小结106

  思考题106

  推荐阅读文献107

  5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管理108

  5.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108

  5.1.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108

  5.1.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09

  5.1.3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116

  5.2生态系统功能118

  5.2.1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118

  5.2.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22

  5.2.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26

  5.2.4生态系统的物种流动133

  5.2.5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135

  5.3生态系统的动态与平衡138

  5.3.1生态系统动态138

  5.3.2生态平衡139

  5.4生态系统服务142

  5.4.1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142

  5.4.2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143

  5.4.3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147

  5.4.4生态系统服务估价的重要意义148

  5.5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149

  5.5.1森林生态系统149

  5.5.2草地生态系统153

  5.5.3荒漠生态系统154

  5.5.4湿地生态系统155

  5.5.5河流生态系统157

  5.5.6海洋生态系统158

  本章小结159

  思考题160

  推荐阅读文献160

  6景观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规划161

  6.1景观和景观生态学161

  6.1.1景观161

  6.1.2景观生态学162

  6.2景观要素166

  6.2.1斑块166

  6.2.2廊道170

  6.2.3基底174

  6.3景观结构175

  6.3.1景观结构类型175

  6.3.2景观格局176

  6.3.3景观要素间的联系178

  6.3.4景观格局和景观生态过程的关系178

  6.4景观变化182

  6.4.1景观变化曲线和景观稳定性182

  6.4.2干扰与景观变化183

  6.4.3景观变化梯度184

  6.5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86

  6.5.1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186

  6.5.2数量方法在景观生态学上的应用187

  6.6景观生态学的应用190

  6.6.1景观生态学应用的两种指导思想190

  6.6.2景观生态学应用原理190

  6.6.3景观生态学应用的一些重要领域191

  6.7景观生态规划193

  6.7.1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及特点193

  6.7.2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195

  6.7.3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195

  6.7.4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197

  6.7.5景观生态规划实例--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201

  本章小结202

  思考题202

  推荐阅读文献203

  7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204

  7.1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204

  7.1.1干扰204

  7.1.2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209

  7.1.3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212

  7.2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214

  7.2.1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的定义214

  7.2.2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16

  7.2.3恢复生态学理论基础217

  7.3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217

  7.3.1生态恢复的机理和方法217

  7.3.2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223

  7.4生态工程恢复技术228

  7.4.1生态工程的内涵228

  7.4.2生态工程设计230

  本章小结232

  思考题232

  推荐阅读文献233

  8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34

  8.1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34

  8.1.1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234

  8.1.2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234

  8.1.3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236

  8.1.4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功能238

  8.1.5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242

  8.2城市环境246

  8.2.1城市环境概述246

  8.2.2城市环境容量247

  8.2.3城市环境与城市环境问题251

  8.2.4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对策254

  8.3城市生态系统调控与生态建设259

  8.3.1城市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原理259

  8.3.2城市生态调控的手段和方法261

  8.3.3城市生态建设261

  8.3.4生态城市263

  8.4城市生态规划265

  8.4.1城市生态规划概念265

  8.4.2城市生态规划目标266

  8.4.3城市生态规划内容266

  8.4.4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267

  8.4.5城市生态规划的方法与步骤268

  本章小结271

  思考题272

  推荐阅读文献272

  9污染生态效应与生态环境评价273

  9.1污染及其生态效应273

  9.1.1环境污染及污染生态学273

  9.1.2污染的生态过程277

  9.1.3污染的生态效应280

  9.2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285

  9.2.1陆地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285

  9.2.2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286

  9.2.3大气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287

  9.2.4城市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289

  9.3污染生态效应评价291

  9.3.1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基本原则291

  9.3.2污染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291

  9.3.3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类型和方法292

  9.3.4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内容293

  9.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94

  9.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内涵294

  9.4.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295

  9.4.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295

  9.4.4生态风险评价299

  本章小结301

  思考题302

  推荐阅读文献302

  参考文献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