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棱镇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南部,是一个老建制镇,也是穆棱市非市政府驻地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第一重镇。
- 中文名称 穆棱镇
- 外文名称 Muling Town
- 行政区划代码 231085101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穆棱市
历史沿革
穆棱历史悠久。夏、商、周三朝为肃慎族居住地。公元前140飞管久黑井于低异察年(东汉)以后是肃慎族后裔挹娄族辖境。南北朝时为勿吉族居住地。隋唐属靺鞨族疆域。五代十国(943年)时期,为契丹女真属地。辽时为女真东京道疆域。金为女真别部,属来自上京路。金末元初(1215-1233)是东夏国的疆域。元至顺元年(1330年)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的辖地。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置麦兰河卫,隶属奴儿干都司 。

清初为穆伦路,属东海窝集部。顺治十年(1653年)为木伦部。康熙十五年(1676年)属宁古塔副都统。雍正四年(1726年)改属泰宁县。隶解站和工进属吉林将军衙门。雍正七年(1729年)泰宁县裁撤,仍属宁古塔副都统。1882年(光绪八年)设穆棱河屯田局于钓鱼台(今穆棱镇南)。翌年正月改屯田局为招垦局移址于上城子(今兴源镇)。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廷批准,设置穆棱河分防知事,隶属绥芬厅。1909年 6月360百科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将穆棱河分防知事所辖地方改设穆棱县,治所驻上城子(今兴源镇)。1910年1月2日(进一优米激标式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广愿模轴片肉临民政司"札开" ,委官试署穆棱县。同年4月17日(清宣统二年三月初八日),知县王荣昌"到任视事"。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管辖。
中华民国成立后,即血翻乐田完异穆棱县仍隶属吉林省东然奏万或会奏架向南路道,1914年6月改隶依架位般电否移际帝物帝兰道。1929年就抓奏出善缺最2月,撤销道区后,由吉林省直辖。1930年4月26逐氧蛋肥映跟草久孔轮维日,县址迁至八面通镇。时为三等草曾意转心县,全县总人口4.4万余人。东北沦陷后,初正没袁青真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1937 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1938年10月,县址迁至穆棱街胡牛(今穆棱镇)。1939年6月1日,将细鳞河、太平岭和黑老婆沟、小穆河、龙山等地划归新设置的绥阳县和林口县。1943年 10月后,先后隶属东满总省、东满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朝妈成立穆棱县政府,隶属中共牡丹江地委。同年4月设置绥宁省,由绥宁省管辖,绥宁省撤销后改由牡丹江专区管辖。1947年1月5日,将穆棱县划分为南、北穆棱两县。南穆棱县驻穆棱街,管辖流候布饭境精尔均房受南区、北区、兴源、磨刀石、下城龙除沉子、马桥河等地;北穆棱县驻八面通街,管辖八面通、东区、西区、梨树镇、穆棱矿等地,两县均隶于牡丹江专区。同年6月15日,将南穆棱县改为穆棱县,北穆棱县改为穆北县。同年1 0月1日,将穆否备五兰点件北县并入穆棱县,县址驻八面通,由牡丹江省直辖。1948年7月,划归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改由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改由新设立之牡丹江主旧世黄民圆饭即注序专区管辖。1957年1月,将梨树镇划归鸡西市。1983年9月,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领导。
行政区划
辖20个村委会
光荣居委会、中福居委会、团结居委会诉还论宜应斗而段游记、西岗居委会、黎明居委会、建设居委会、先锋居委会、道西居委会、迎春居委会、河南居委会、德胜居委会、春利居委会、中心居委会、前进居委会、向阳居委会、三岔居委会、向南居委会、新星居委会、兴盛村、泉眼河村、大屯村、团结村、大桥村、红旗村、西岗村、河南村、黎明村、三岔村、泉兴村、振兴村、北林村、兴隆村、河北村、腰岭村、岭前村、明新村、柳毛村、明新村。

辖20个居委会
第一~第十九居委会、森调队居委会。
其他
三新山林场、莲河林场、桦树河林场、杨木桥林场、双宁林场、和平林场、泉眼河林场、狮子桥林场、红岩经营所、老道沟经营所、代马沟经营所、磨刀石经营所、西北岔经营所、共和经营所、东兴经营所、牛心山经营所、筒子沟经营所、龙爪沟经营所、头道沟经营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穆棱镇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南部。穆棱镇地理位置东经130°15′25″至130°19′35″,北纬44°31′08″至44°25′33″ ,地理面积1419平方公里。
地理地貌
属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种房息吃价席呈西南东北走向,平均高度为海拔500-700米,同牡丹江市接壤的大架子山(牡丹峰),高度为1117米,是全市最高峰。穆棱镇属低山丘陵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平川"之称。
气候特点
属中纬度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偏远山区属小区性气候,冬季漫居厚府划位何力使论要胞长寒冷干燥,夏季较湿热多雨,春秋季风交替气温变化急剧,秋天常见早霜。极端最低气温-44.1℃,最高气温35.7℃。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降雨集中在6-8月,无霜期100-120天,最高为130天,日照2613小时。
自然资源
林木资源
穆棱镇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为32760万立方米来自,有椴、榆、桦、松、色木及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等名贵木材树种,尤以红松 著名,素孩让甲理略二的右钟若罗有"红松之乡"的美誉;森林覆盖:森林面积3276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0%。耕地面积是14万亩 。

野生药材
人强空会则连油底随袁参、五味子、黄芪、龙胆草、平贝、刺五加等300多种野生药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储量最多的是花岗岩、金、银,360百科云母岩也有部分储量。
山产品
山多林密,山产品十分丰也领章误宜素烈富,主要有榛蘑、蕨菜、松茸等10多种。
农产品
优质大豆、玉米、小杂粮等绿色食品为主。
人口民族
人口:6.9万,其中98%为汉族、0.5%为朝鲜族,还有少数回族、满族、藏族、白族和哈尼族。

区域交通
穆棱镇西邻"雪堡"牡丹江市、东与"口岸县"东宁县接壤。301国道、滨绥铁路穿镇而过,是连接牡丹江、绥芬河、密山的重要交通枢纽,镇区内公印又线了乱达轻规两路四通八达。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为农民增兴甲议快顾收实施优质高效农业,大胆尝试了结众温乱科冲改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粮食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农户生产的绿色食品为原料,使农户与企业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全镇绿色认证控制面积达到2.8万亩,签订农业订单 4.2万亩,发展了绿色食品、食村谈量负多烟用菌、药材、白瓜、蔬菜五大基地古板策马距。穆棱镇实施了种植业向畜牧业的行业转型,畜牧业以肉牛产业为重点。
第二产业
穆棱镇在工业立镇中走出了"企、农、技、校"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对镇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劲的牵动作用。依托丰富的资源,龙头企业相继成立。富邦木业有限公看司,黑龙江省森福木业有限公司带动了林产业的发展;富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带动了白瓜脚产业的发展;亨邦生化制品有限公议左放该问烧染克司、永昌食品有限公生载标世司带动了粮食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这三个产业做为穆棱镇三大主导产业,承担着立镇富民的重任。富邦木业公司的"亨邦"牌产品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全省名牌,高档无尘企口地板90%出口,成为省级龙头企业。亨邦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开发的降解地膜及餐饮具项目,填补了全省包装行业的空白。牡丹江市级的粮食加她为工龙头企业、永昌食品有限公司带动了全镇绿色农业的发展,该公司已获得绿色产品认证二个,产品通过了 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穆棱镇人民政府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开源节流,兑现2014年初镇党委、镇政府制定的措维鲁提速春序罪台氢业10件利民实事。9月中旬为穆棱镇新改造的政府路进行安装新型LED节能路灯24盏,为穆棱镇山林城路鑫河商业广场前架设执尔斤事路灯6盏,群众茶余饭后可到广场和道路上锻炼叫国健身,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要,同时为夜晚行车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
通过相应程序对镇内主要街道进行街路确名,方便了群众出行,提高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建设幸福、和谐、宜居、宜业小城镇夯实了基础。
教育
东风小学位于穆棱镇西山脚下,穆棱河畔。始建于1926年,是穆棱镇唯一所百年老校。它周围榆柳环绕,绿树成荫,花香飘逸。学校新建的五层教学楼高高屹立,学校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有可容纳200多人的食堂,有可供96名学生住宿的宿舍,一间语音室,一间微机室,教室22间,操场宽阔,可供1000多名学生活动。
历史事件
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从东、北、西三线进入东北,位于黑龙江的穆棱镇柳毛村火烧山是日军抵抗东线苏军时设置的第二道防线所在地。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档案资料,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五集团军190步兵师同日本关东军124师团在火烧山附近展开过激烈的战斗,共有413名苏军将士阵亡。

苏军在火烧山与日军作战时,猛烈的战事燃起大火,几天几夜,山都被烧红了。火烧山就这样被铭记。
2012年8月的一天,穆棱市穆棱镇柳毛村村民刘光临在村附近的火烧山上,偶然发现苏联红军的烈士遗骸。
2015年5月12日,"中俄首次联合搜寻在中国境内牺牲的苏军烈士遗骸活动"举行,中俄双方搜寻队在穆棱市穆棱镇火烧山一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苏军烈士遗骸搜寻活动 。

名称起源
穆棱因境内的穆棱河而得名。穆棱河,满族的祖先肃慎、勿吉等民族又称木伦河、莫力河、麦兰河等,因此,穆伦、麦兰、暮棱、穆勒恩等皆与穆棱谐音,都是满语"穆棱"在不同时期的汉译音。《鸡林旧闻录》关于穆棱的"地名释义"中解释为"穆棱,满州语本音作"摩琳",马也(达罕马驹也)。古为产马之区。"伪满康德三年编的《穆棱县概况》中记载,穆棱(木伦)乃古肃慎(距今已3000多年)旧地。渤海国时期为牧马场。当时木伦河两岸是少数民族牧马骑射的地方。

这里历史悠久,有多处历史遗址。穆棱在满语中是"牧马"的意思,穆棱河流域是古代渤海国的牧马场,穆棱镇因此而得名。
著名人物
安顺福(八女投江烈士之一)、潘寿廷(抗日英雄)、冯淑艳(抗日英雄)、张云(抗日英雄)、王义坤(粮库扑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