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斯达黎加来自的两名古生物学家2006年1月份在该国太平洋南360百科部沿岸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枚索齿兽牙齿化石,这是科学家首次在热带地区发现这种海生哺乳动物的化石。
- 中文名称 索齿兽
- 拉丁学名 Desmostylus
- 别称 古异兽,戴斯莫兽,束齿兽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简介
索齿兽(Desmostylus),又名戴斯莫兽或束齿兽,是已灭绝的草食来自性哺乳动 物。属于单独的索齿兽目,此目可能与海牛目和陆上的长鼻目,管齿目有较近的关系。索齿兽像河马,长约1.8米及重200公斤。它有短的尾巴及强壮的四肢,肢上有四蹄。它们的颚部较长,有向前的獠牙,是较长的犬齿及门齿。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岸上走路时,两只前脚氢两斯可能呈内八字。索360百科齿兽可能是两栖的,迅控亮曾来杨功批脱生活在浅水及岸边。一些吧足德那井千古生物学家认为它是于退潮时吃海草。
牙齿化石宽2厘米左右,古生物学家推测这只索齿兽生已活在距今700万年至50备0万年前,这也是迄今在哥斯达黎曾洲云培跟加发现的最古老的脊椎类动物化石。
分布
索齿兽是已经灭绝的海生哺乳济乱听正动物,大小如河马,骨骼化石特征与海牛相似,也与
早期的象相似。这种动物在渐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期间(距今2500万年至500万年前)在太袁清余边平洋周边地区分布。此前仅日本、俄罗斯、美国和墨西哥发现过索齿兽的化石。
索齿兽是在海岸边缘浅水地带活动的杂食性动物。发现化石的古生物学家认为,中美洲大陆在中新世时期还未形成,当时是由一些分散的岛屿构成,索齿兽就在这些岛屿上临近海边的沼泽地里栖息。
出现和灭绝
作为单属单科的动物,索齿兽的出现非常神秘,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根据日本,美国等国家学者的研究,它和海牛目,长鼻目,管齿目,蹄兔目和始新世渐新世时期的重脚目有较近的关系,管齿目可能是它们的共同祖先,索齿兽身上也反映出一些原始长鼻目的特征。另外两栖动物索齿兽可能拥有类似早期海牛目一样的生活方式。
和它的出现一样,索齿兽目的灭绝也被蒙上一层诡影及围议石异的幻影,最可能的原因是海洋温度和盐度的改变导致索齿兽的食物短缺,也有人认为它们是被巨齿鲨,梅尔维尔鲸等大型天敌捕杀所致,不过根据生物链规律来说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