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W.考夫曼用电磁偏转法测量β射线(快速运动的电子束)的荷质比,发现e/m随速度增大而减小。这是电荷不变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表现,与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一致,是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之一。
简介

带未句歌滑罪独异远劳待字电体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又称荷质比。
释义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其质量的比值叫荷质比。例如电子的比荷为e/me=1.76×10^11C/kg。
物理研究
研究意义
带电粒子的电量与其质量之比,是基本粒子的重伤吃冲和试危做来衣比要数据之 一。测定荷质比是研究带电粒子和物质结构的重要方法。英国人汤姆逊首先利用磁场测出电子的荷质比。1897年J.J.汤姆孙通严曾晶正号者过电磁偏转的方法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来自,它比电解中的单价氢离子的荷质比约大2000倍,从而发现了比氢原子更小的必整称八笔因然终条解组成原子的物质单元,定名为电子。
测量电子的半径
quot;电子半径小于10^-18m"------丁肇中。
1966年丁肇中重做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理论相符合,因为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360百科子电动力学的理论,首体变婷得出电子是没有的体积的结论。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由样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即得出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结论。1966视于种展验船否雷九年,丁肇中重做这个实验,证明苏给以前那些科学家做的实验结果都错了。
近代公认的慢速电子荷质比为e/m=(1.758802来灯助±0.000005他满演获难打吸布律身)×10^11C施开它程县胞理犯规宪副/Kg。由于质量的相对论效应,荷质比将随粒子速度的加大而减小。当速度达到光速之半时,电子的荷质比将为e/m=1.523165480176071×10^11C/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