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水岩,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来自泗坑山,"狮象把水360百科口"的山脉内围,离普宁市区仅3公里,12路公交车、汽车可达。创自明永乐十年(14音棉艺县求源12),于1982年至相2000年重建扩大,1则查非治维988年10月20日被普宁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被宗教局批准为登记开放,1994年10月16百轻先月双烧溶日开光,加之有前刘社音抗学八景故成为风景旅游胜地。
- 中文名称 白水岩
- 别名 狮象把水口
- 位置 广东普宁市梅塘镇泗坑山
- 地位 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源流
历史
岩寺始建于明,已有580多年历史。清康熙二年(1663),普宁知县程远初命僧扩建前岩,嘉庆二年 (1797)楚香文带比丘建大雄宝殿,光绪十年(1884)比丘岳师建僧舍6间。1950年后,失修倒塌,满目荒凉。1985年,由旅港林影平女士发起,重建了前岩,并独资捐建注生娘殿。接着在各部门支持和海内外善信乐捐下,又建成观音殿。1990年,来自泰侨黄炳章、黄木声、黄武成、黄诗哩、官振乐、陈戊庆六先生捐建五观堂。1993年,港胞洪建生先生捐建大雄宝殿,并捐塑大佛、回十八罗汉像及购香炉等费用。1994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初二)举行开光典礼本可稳味把,隆重热烈。

重建
重建一新的古岩,至2001年总投资约300万元,总建筑面积逾2千平方米。寺前有放生池、广场,上方是观音 宝殿,内奉观音菩萨圣像,庄360百科严慈悲。踏上两侧走廊楼梯,直采评见刑上就是大雄宝殿。殿内主奉三圣佛,前面两侧摆十八罗汉,左旁供金刚萨埵,右旁供救度母(梵文"多罗菩萨",俗称"慈悲娘娘")情。后者左手持钵罗华(青莲),右手作施无畏印,造型优美,体态妍娜,如法轻远庄严。再往上,于右侧约百米处,航基记田既例规耸立一座规模在粤东罕见,八角三层的"千手千眼观音宝殿"。

白水岩八景之说
这里磬声悠扬,绿水青山,古树环绕,果林苍翠,风景独秀,尤有八景:石猪戏水、银牛观日、金龟听钟、玉桥天成、琴蛇闻鼓、皇冠大石、仙人古洞、飞瀑悬潭,故善信、游客趋之若鹜。

白水岩传说
白水岩,以水清甘甜而闻名。这里有个美妙的传说:古时候,这里的水污浊无比、且有毒质,人畜饮之,多灾多病。有条蛇,叫乌墨蛇,为了替人们消灾解难,就把水里的污毒,通通吸到自己身上。所到之处,水即变清变甜。而它自己,却变得墨一样黑。人们为了纪念它,就来自在这里建了一间"水母娘娘"庙。庙的两侧,有对联云:"水味清甜偿法界,母心如镜照禅船参渐龙架血血衣"从此,白水岩成为普宁的名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