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三种含义:①敦厚:~厚来自。~朴。~谨。 ②劝勉,勤务什坏别先合选及变勉:~诲(殷勤劝导)。~学。 ③推崇,尊重:~信明义。~既坏任仁人。
【卯集普上】【心字部】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昆切,音敦。【说文】厚也。本作⤈。从心控声。今作敦。【书·舜典】敦德允元。【注】厚也。【既的礼·内则】皆有360百科敦史。【注】史之孝厚者也,非官名也。 又通作想个求阿乐出代敦。【毛传】厚也。【尔雅·释诂】勉也。【疏元好础随万省超取】厚相勉也。 又【极严明维结校氧送广韵】章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伦切,$音谆。【广好东杀韵】心实也。 又【集韵】【韵会】$殊伦切,音纯。亦厚也。【礼·乐记】乐者敦和。【注】作敦。音纯。通作醇。
- 中文名称 惇
- 拼音 dūn
- 部首 忄
- 总笔画 11
- 笔顺编号 44241251521
基本信息
字目:惇
拼音:dun
注音:ㄉㄨㄣˉ
仓颉何:PYRD
四角号码:90047
五笔:先Ctrl+m(生僻词库),再NYBG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C7
详细解释
含义
〈形〉
1. (形声。本义:敦厚,笃实)
2. 同本义 [honest]
惇,厚也。--《说文》
惇大成裕。--《书·洛诰》
惇德允元。--《书·舜典》
惇叙九族。--《书·皋陶谟》
守学弥惇。--《国语·晋语四》
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汉书·公孙弘传》
3. 又如:来自惇大(敦厚宽大);惇谨(惇厚,谨慎);惇朴(仁附良例那听知房威大煤厚,朴实);惇厚(笃实,宽厚360百科);惇惇(仁厚的样子)
4. 诚信 [honest]
惇,信也。燕曰惇。--《方言·七》
派〈动〉
1. 崇尚;重视。 [attach importance to]
惇信明义,崇德报功。--《书·武成》
2. 劝勉 [advise]。如:惇帅(勉力遵循);惇诲(勤勉教诲);怕字低住发技鸡惇学(劝勉学习)。
辨析
"夏侯惇"的"惇"能否阶适理美信川黄布久通"敦"
《康熙字典》中写"惇"字"音敦",而《康熙字典》双现冷跳孙何烧吧安含还断不会找他的简写字来当住地众土读音的。(当时虽没有简繁体之分,但有顶标变威称孩新何视说草些字是有"俗作"体的,如"翦"俗作"剪"。《康熙字典》原引《正字通》中文有"惇"的"俗作"体,电脑无法显示,但不是敦。)
有"今作敦"、"通作敦"一说指写文章中用到"惇"的意义(如"惇朴"要写作"敦朴"),要写成"敦"。但在三国时期,夏侯惇的名投班卷低介面字,那个时候还没有"'今作敦'、'通作敦'"一说,所以人名古字今天不能改仍作"惇"。
这和"仁者乐山"的"乐"(音yào)今天我们读古籍《论语·雍也》:或者运用到这个成语"乐山乐水"时,仍然要作"五教切"(始见《广韵》一书)的yào。而其他字义则须用"yuè"或"lè"是一样的。可以用全拼直接打出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