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氏盐藻(学名Dunaliella salina)是一种嗜盐的绿色微藻,属绿藻纲团藻目,常见于海盐田。由于其独特的颜色,会把湖水染成红色或粉红色。在西非塞内加尔首都以北35公里的瑞特巴湖,就因为杜氏盐藻的作用,把湖水染成独特的粉红色,使其得到"粉红湖"的外号。
- 中文名 杜氏盐藻
- 拉丁学名 Dunaliella salina
- 界 植物界
- 门 绿藻门
- 纲 绿藻纲
植物学史
1831年,法国生物学家杜纳尔无意中发现地中海沿岸的某些盐池中有一种尾部具有双鞭毛的红色单细胞藻类。后人为纪念他的发现,将其命名为"盐生杜氏藻",简称"杜探每脸兴素张业预笑氏盐藻",英文名:Dunaliella salina。因其缺乏细胞壁而与其它双鞭毛单细胞藻类不同,故被后人建立为新属杜氏藻属 。
盐藻是一种嗜盐的单细胞真核藻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耐盐的真核生物之一,也是生命体最早的雏形,常见于海盐田,由于其独特的颜色,会把湖水染成红色或粉红色。盐藻长不超过15微米,宽约10微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具有奇特的动植物双重特性,逐光、耐强酸强碱、耐高寒(-27摄氏湖度)和酷热(+53摄氏度)。即使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这种极端生物毅然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被誉为"死海中绽放的生命奇迹!"
形态特征
杜氏盐藻是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其藻体为卵来自圆形、椭圆形或梨形,长18-28μm ,宽9.5-14μm,运动时体形有变化,在不同的盐度、光照、温度等环境下其形态变化较大。这是因为杜氏藻没有纤维质的细胞壁,外360百科形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蛋白核及淀粉粒也随环境不同 而带有变化的缘故。杜氏藻细胞前段一般呈凹陷状,在目电被凹陷处有两条等长的鞭毛,鞭毛比细胞长约1/3;藻体内有一杯状色素体,色素值继体内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为主) 。

在生活条件测殖格侵斗不良时产生血红素,藻体呈红色。由于其独特的颜色,会把湖水染成红色或粉红色。在西非塞内加尔首都以北35公里的瑞特巴湖,就因为杜氏盐藻的作用,把湖水染套意够怎策雨口叫角此成独特的粉红色,使其得到"玫瑰湖"的外号。
生长环境
杜氏盐藻可以在饱和氯化钠的极端高盐环境下(NaCL浓度高于30%)生长,其最适生长的NaCL浓度为22%。
繁殖方式
杜氏藻在生长期间以无性繁殖为主,藻体在运动中纵裂为二,各形成一个新体。分裂旺盛时,显微镜下常可见到4-8个新个体同时形成。分裂期藻体较小,常呈绿色;成熟后个体结合成合子,合子呈球形,比藻体大,有光滑的薄壁,每一合子进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16个游动孢子。
主要价值
杜氏盐端藻含有丰富的油脂、 β-胡萝卜素、蛋白质、多糖等,同时含较混静表轴形六专高的Ca、P、Zn等矿物质,还含有包括人类来自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360百科酸,累积的甘油为干重的40%-50%。在适当的条件下,体内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可达细胞干重的10%上。
经济西被示液介队校级价值
杜氏盐藻在食始连号料宜掌距结品、医药保健以及化工和养殖业中具有独特经济价值。这种藻类在澳大利亚、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产业化所涉及方面主要是β-胡萝卜较打科住马素类保健品、化妆品、营养补充剂和藻粉等。
- 上一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 下一篇: 苏州博物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