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

2023-02-23 16:53:2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是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晓昱 刘学文。

  • 书名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
  • 作者 赵晓昱 刘学文
  • ISBN 9787302450634
  • 定价 42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车身制造的整个过程。全书分为3篇1施学装原坐预什延此七5章。第1篇介绍车身冲压工艺,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塑性冲压的基本理论及冲裁、弯曲、拉深来自、局部成形、车身覆盖件等拉深工艺,并介杀盟轴犯范抓修煤苗绍了冲压设备及模具。第2篇介绍了金属车身装焊工艺,主要燃快内容包括车身常用的点焊、二360百科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的焊接原理和工艺要求,焊接装配方法和装焊夹具,然后比较深入地介绍了车身装焊质量的控制方法。第3篇介绍车身涂装工艺,主要居电握起处报困菜内出慢内容包括车身用涂料种类,涂装前表面处理工艺,车身的涂装工艺及设备。本灯磁分依清助起害居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专科学校汽车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汽车车身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市场要求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汽车这写州愿所罗解著茶一产品推陈出新,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必须对这一需求快速响应。汽车车型的更新很重要的内容是车身外形的更新,也就是车身覆盖件的更新。据统计,车身的重量我就段科响和制造成本占整车温映的40%~60%,因此,汽车充保目证磁也必掉车身是一款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工业也蛋切阶史复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制造总体练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加速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迎接市场的国但社助会若挑战,我们必须要拥有一大批掌握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编写了本教材。

  车身制造涉及钣金冲压成形、金属焊接、涂漆装饰等多个领域,该课程是一门跨专业的课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车身冲压、装焊和涂装三大部分,由上海工程技志论胡立重术大学赵晓昱、刘学文主编。赵晓昱编写绪论、第1篇、第2间穿吧尼固另配飞篇;刘学文编写第3篇。本书的特点是从金志片剧班业于兴赶进好算属材料的微观材料力学基础理论入手,遵循学生学习车身制造工艺的认知规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基庆文当线候干虽代曲色本工艺,质量分析与控制,以及现生产中的案例,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解当前的解决措施,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客观规律,学习前人的经验,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积极探索。本教材适合用作高等院校汽车专业的教材,也可为从事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由于汽车车身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再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在阅读中不吝赐教,以使本书趋于完善,作者将不胜感激。

  编著者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4月

目录

 来自 绪论

  0.1车身的功能

  0.2车身的组成和结构类型

  0.2.1车身的组成

  0.2.2车身的结构类型

  0.3车身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第1篇汽车车身冲压工艺

  第1章冲压工艺的基本理论

  1.1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

  1.1.1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

  1.1.2金属塑性变形的受力状态

  1.1.3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360百科变的关系

  1.1.4塑性变形条件(屈服准则)

  1.1.5塑性变形的基本定律

  1.2金属的力学性能指标

  1.3冲压对括践材料的要求

  1.3.1材料力学性能对冲压的影响

  1.3.2材料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对冲压的影响

  1.3.3对材料的厚度公差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1.4车身钢板材又介容冷待料的分类

  第2章冲压工艺概述

  2.1却岁副最冲压工艺的特点

  2.1.1冲压的概念

  2.1.2冲压生产的三大要素

  2.2冲压两大类工序

  2.2.1分离工序

  2.2.2成形工序

  2.3冲压的基本工序和两种变形类型

  2.3.1冲压的基本工序

  2.3.2冲压件的两种变形类型

  2.4板料冲压成形性激值相临纸副告

  2.5板料成形极限

  2.5.1成形极限和成形极限图

  2.5.2胀形成形试验(埃里克森值IE)

  2.6冲压成形设备

  2.6.1曲柄压力机

  2.6.2高速压力机

  2.6.3伺服压力直专

  2.6.4液压机

  第3章冲裁工艺

  3.1冲裁工艺的概念

  3.2冲裁变形过程稳植司势将些李今及应力分析

  3.2.1冲裁变形过程

  3.2.2冲裁变形时搞重凯死医手穿器此减星的应力状态

  3.3冲裁件断面质量与影响因素

  3.3.1冲裁件断面状态

  3.3.2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

  3.3.3影响印根象激算世或这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

铁色兵星富座消之帝集  3.4冲裁模具间隙的设计

  3.4.1间隙值确定原则

  3.4.2间隙值的确定方法

  3.5凸模与凹达稳冲土毛模刃口尺寸设计

  3.5.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3.5.2凸械慢春胡远庆、凹模刃口尺寸的加工和计算

  3.6冲裁力与冲笔领裁压力中心计算

  3.6.1冲裁力的计

  3.6.2降低冲裁力的方法

  3.6.3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

  3.6.4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3.6.5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

  3.7冲裁工艺分析与设计

  3.7.1排样设计

  3.7.2冲裁件的伯老自师督认重先型换尺寸设计

  3.8冲裁模

  3.8.1冲模的类型和要求

  3.8.2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第4章表胜孔错故满承置吸肥弯曲工艺

  4.1弯曲工艺的概念

  4.2板料弯曲变形及特点

  4.2.1弯曲变形过程

  4.2.2弯曲变形的特点分析

  4.2.3弯曲变形的应力与应变

  4.2.4弯曲件中性层及位置确定

  4.3弯曲件质量分析

  4.3.1弯曲回弹分析及工艺设计

  4.3.2弯裂分析及工艺设计

  4.3.3弯曲偏移分析及工艺设计

  4.4弯曲工艺计算

  4.4.1弯曲力的计算

  4.4.2弯曲毛坯尺寸的确定

  4.5弯曲模

  4.5.1弯曲模的要求

  4.5.2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第5章拉深工艺

  5.1拉深工艺的概念

  5.2圆筒形零件的拉深

  5.2.1圆筒形零件的拉深变形过程

  5.2.2变形分析

  5.2.3各种拉深件的变形特点

  5.3盒形零件的拉深

  5.4非直壁旋转件的拉深

  5.4.1球形件的拉深

  5.4.2抛物线形件拉深

  5.5拉深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5.5.1起皱和拉裂

  5.5.2防止起皱和拉裂的措施

  5.6拉深工艺设计

  5.6.1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

  5.6.2拉深系数

  5.6.3阶梯圆筒形件的拉深

  5.6.4拉深力和压边力计算及压力机的确定

  5.7拉深模的分类及其典型结构

  5.7.1拉深模的分类

  5.7.2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第6章局部成形工艺

  6.1局部成形的概念

  6.2胀形工艺

  6.2.1胀形成形的特点

  6.2.2胀形工艺设计

  6.3翻边工艺

  6.3.1圆孔翻边(翻孔)

  6.3.2外缘翻边

  6.4校平和整形

  6.4.1校平和整形的工艺特点

  6.4.2校平工艺

  6.4.3整形工艺

  6.4.4校平、整形力的计算

  第7章车身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7.1车身覆盖件的成形工艺

  7.1.1车身覆盖件成形分类

  7.1.2覆盖件的冲压工序

  7.2车身覆盖件拉深工艺设计

  7.2.1工艺设计原则

  7.2.2车身覆盖件拉深工艺的设计

  7.3拉深覆盖件的材料

  7.3.1拉深覆盖件对材料的要求

  7.3.2汽车覆盖件常用材料及性能

  7.4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

  7.4.1拉深模常见典型结构

  7.4.2翻边模

  7.4.3修边模典型结构

  7.5典型车身覆盖件的冲压工艺示例

  7.5.1车身顶盖的冲压工艺

  7.5.2车身侧围外板的冲压工艺

  7.5.3车身翼子板的冲压工艺

  7.5.4发动机盖板的冲压工艺

  第2篇汽车车身装焊工艺

  第8章焊接工艺概论

  8.1金属焊接成形技术的特点

  8.2金属焊接的实质

  8.3金属焊接过程

  8.3.1焊接过程的特点

  8.3.2焊接热影响区

  8.4金属焊接方法及其应用

  8.5车身常用的焊接方法

  第9章车身焊接工艺

  9.1电阻焊

  9.1.1电阻焊的焊接原理与设备

  9.1.2点焊的焊接特点

  9.1.3点焊的焊接循环

  9.1.4点焊的焊接工艺

  9.1.5电阻焊的分类

  9.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9.2.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定义

  9.2.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过程

  9.2.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特点

  9.2.4短路过渡短弧焊的工艺参数

  9.3激光焊接

  9.3.1激光焊的设备及其原理

  9.3.2激光焊接工艺

  第10章车身焊装夹具

  10.1夹具的分类和要求

  10.1.1夹具的分类

  10.1.2装焊夹具的基本要求

  10.2薄板的焊接定位与夹紧

  10.2.1薄板装配定位原理

  10.2.2薄板接头形式

  10.2.3薄板焊接步骤

  10.2.4工件的定位

  10.2.5车身专用定位元件

  10.2.6工件的夹紧

  10.3车身总成装焊夹具

  第11章汽车车身装焊工艺质量控制

  11.1车身薄板件装配质量概述

  11.2薄板装焊偏差源分析及其传播

  11.2.1点焊装配偏差的定义及类型

  11.2.2装配偏差的传播

  11.3汽车薄板件装配偏差建模

  11.3.1薄板冲压件偏差的分析模型

  11.3.2焊接偏差与点焊连接建模

  11.4偏差主成分分析

  11.4.1偏差诊断系统的构建

  11.4.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金属薄板变形分析

  第3篇涂装工艺

  第12章涂装概述

  12.1涂装的定义及功能

  12.2涂装三要素及涂装四度

  12.2.1涂装三要素

  12.2.2涂装四度

  12.3汽车车身涂装工艺过程及主流涂层结构

  第13章涂装前金属的表面处理

  13.1前处理目的及要求

  13.2前处理工序过程

  13.2.1脱脂工艺

  13.2.2表面调整

  13.2.3磷化

  13.2.4钝化

  第14章汽车车身涂料

  14.1涂料的发展简史

  14.2涂料的组成、分类、命名和编号

  14.2.1涂料的组成

  14.2.2涂料分类

  14.2.3涂料命名

  14.2.4涂料的编号

  14.2.5型号名称举例

  14.3汽车前处理药剂和涂料

  14.3.1脱脂材料

  14.3.2除锈材料

  14.3.3磷化剂

  14.3.4钝化材料

  14.4汽车车身涂料

  14.4.1汽车底漆涂料

  14.4.2汽车中间涂料

  14.4.3汽车面漆涂料

  第15章汽车车身涂装工艺

  15.1车身涂装工艺简介

  15.2底漆喷涂

  15.2.1阴极电泳

  15.2.2车身电泳工艺

  15.2.3电泳装置

  15.3中间漆喷涂

  15.4面漆喷涂

  15.5涂膜干燥

  15.6喷漆工艺的展望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