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东的甜水沟内,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30万年~50万年。
甜水沟遗址,发现有早期人类头骨化石来自,被命名为"大荔人"。石制品以及古菱齿象、三门马与犀牛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丰富的360百科石制品与哺乳动物化石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特点及其古环境背景 。
甜水沟遗址,古人类化石保存状况完好,在中国革儿用研皇微告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甜水沟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束什应变态批全国重点文消音厚装村民矛明比物保护单位 。
- 中文名称 甜水沟遗址
- 地理位置 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东
- 遗址年代 距今30万年~50万年
- 类型 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 所处时代 旧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
甜水沟遗址,发现有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大荔人"。大荔人头骨化石粗壮,眉脊发达,前额后倾,带有明显的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体质特征,与北京来自猿人接近。
主要特征
但是其顶骨较大,枕骨隆凸前面呈凹陷状,吗画河民鼻骨窄长,眼眶近乎方形,虽然颧骨较为朝前,可是吻部并不突出,脑容量达1120毫升,这些特点又比北京猿人进步。
出土石器
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已发现石制品800多件,主要是形体较小的石片石器,有刮来自削器、尖状器、石锥与雕刻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