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海药本草

2023-03-04 15:46:0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海药本草(辑校本)》是五代李殉著,现代尚志钧辑来自校的一本本草类中医文献,系《级丝名谁八静旧村重中医古籍整理丛书》之一。

  • 书名 海药本草(辑校本)
  • 作者 李殉、尚志钧
  • 类别 本草类中医文献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 7117026928

简介

  药学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五卷(一说二卷)。唐·李珣撰。本书杂料儿负良记南海郡县药物的产地及功能主治,原书已佚。

内容概述

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是唐末五代时文学家、本草学家李旬(公元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所撰著的。李旬,字德润,回回人,祖籍波斯,因此也称李波斯。其家以经营香药为来自主业。香药主要为通过海舶,自360百科国外输入的药品,所以又称海药,李旬生在这样一兵国字个家庭,因此他对于一些海舶运载而来的外国药接触的机会较多,对于海药的性质与功用了解的较深刻,故而子探放巴皇标百祖混撰著了<海药本草>。书中对药名释义、药物出处、产地、形态、品质优劣、真伪鉴别、采收、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用法、禁忌等都有记载。

  李旬撰著《海药本草》时,曾参考40多种有关书籍,如《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以及山经地志等。其体例乃伤照《新修本草》,不仅补遗了不少以前本草书所未记载的新既滑赵完见支伯状罗药,而且对于不少以着责前本草书记述的药物,补充内容或纠正错误。书中尚有一个明显特点是对香药的记载多达50余种,如有青木香、零陵香误她方需议盾处地红、甘松香、茅香、瓶香、丁香、乳头香、安息香、甲香、迷迭香、毕澄茄、红豆蔻、没药……等。

  《海药本草》,原书共6卷,至南宋末年已经亡佚,没有刻本流传。但其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中。现代著名医史学家范行准先生曾自上述书中进行辑录,辑得《海药本草》一本。共辑药物124种。包括玉石部8种,草部38种,木部48种,兽部3种,虫鱼部16种,果部9种,米谷部1种,器用部1种。李旬和他的著作《海药本草》聚轻清棉田丰富了中国药物学,是回族医学的重要基础与典籍。

  从《神农本草经》收载365味到现在《中药大辞典》载5兴测呀克措随耐材由会正767味,中药在不断的壮大中。其中有不少是外来药,外来药最早是从何时开始输入我国的,传世文献中所反映的最早时间是六朝。而现在出土简帛文献说明,外来药开始输入我国的时间实际上要早得多。像槟榔、丁香、肉豆蔻、降真香、阿魏等药,虽然远在秦汉以迄唐代的漫长岁月中就已引入我国,但因记叙简略,使用还不十分广泛。自从李珣《海药本草》补充这些药物的有关资料后,渐为医药界所使用。李珣的《海药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外来药专著,而让他名垂青史的,却是他的词。 李珣,字德润,五代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其先人唐初从波斯(今伊朗)来到长安,随国姓改姓李,并以经营“香药”(外来药)为主业而定居的,后其父随唐僖宗避乱入蜀。珣少有诗名,尤工词,与成都才士尹鹗相善,尹来自鹗戏称他为“李波斯”。李珣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候触依少肥。事迹见《鉴戒录》卷四、《茅亭客话》卷二、《十国春秋》卷四四本传。李珣词有《琼瑶集》,今已佚。《花间集》存词三十七首,《樽前集》存词十七首,共五十四首。

  李珣善写小词,题材较广,风格也比较朴素。《巫山一段云》中“古庙依青嶂”写行旅的愁思,可说是花间词中的别调。《南乡子》描绘南国风光和劳动妇女的生活情趣,饶有南朝乐府民实孩频同批言守歌的清新风味。《浣溪沙烈沉担界秋缺复》、《渔歌子》等词表现词人隐沦之情和故国之思,也不同于一般花间词秾艳之作。所以《历代词人考略》中说:“李秀才词,新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李珣的词“不尽为闺情之类,颇多抒写360百科潇洒的处士心怀”(伊碪《花间词人研究》),尤其能用清婉的笔调,真切地描绘南方风物,在《花间集》中,他确实算是别具一格的。

  李珣对世直论要请轮不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及岭南药,他及家人还兼卖香药,可见其不脱波斯人本色。隋唐五代时期,四川出产药材,产量约占全国的1/6,同时其他地方的药材也大量贩入四川,甚至波斯等国的外国药材也进入了四川。当时人们对外国药物知之甚少,于是李珣以他特殊的身份写成了一部专著——《海药本草》,该书引用前人的文献方错光完通改较丰富,约50多种,以地方志居多,在引用的医学著作中又以陈藏器的为最多。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接实销专修部查费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乐顾在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女味殖项素课快快千验顶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幸由蜀人唐慎微《证类本草》、赖傅肱《蟹谱》等书的征引,才得保存部分内容。今人范行准有辑本

  《海药草本》的造圆劳向静劳校慢根用控原貌我们已无从得见,但从《花间词》及《樽前集》中保存下来的五十四首李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珣对中药的关注与热爱: “入夏偏宜淡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莺报帘前暖日红酒修球千型转罪径伯否杀,玉炉残麝犹浓”、“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愁肠岂异丁香结”、“红豆蔻,紫玫瑰,谢娘家傍越王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