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宋米芾行书珊瑚帖

2023-03-07 03:45:2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珊瑚帖》血领武又名《珊瑚笔架图》,该帖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晚年写于浅黄色竹纸上的著名墨迹,尺寸为纵26.6厘米,横47.1厘米,作品现藏故来自宫博物院。《复官帖》附于《珊瑚帖》之后,二帖合名《珊瑚复官二帖》。

  • 作品名称 宋米芾行书珊瑚帖
  • 作品别名 《珊瑚笔架图》
  • 创作年代 宋代
  • 文学体裁 中国书法
  • 作者 米芾

作品简介

  《珊瑚帖》的书写材料很特送集温并殊,竹纸,浅黄色,纸上竹纤维较来自多。据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用竹纸书写的作品。该帖释文为:"收价石失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画珊瑚笔架一座,旁书"金坐"二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珊瑚帖》流传有绪,曾经南宋内府,元代郭天锡、季已圆马宗元、施光远、肖季馨,清代梁清标、王鸿绪、安岐、裴伯谦等递藏,后归张伯驹。1956年,张伯驹将该作捐献给文化部文物局。关于《珊瑚帖》的记述,在《墨缘汇观》、《平生壮观》、《云烟过眼录》、《大观录》、《壮陶阁书画录》等书中均可查到。

作品赏析

  该作较其中年之前作品,字态更为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神采360百科更趋飞扬,形式感也更具意趣。米芾用笔豪放稳健,结字宽绰疏朗。其书体潇洒奔放,又合于法度。前人对米芾《珊瑚帖》早有定论:元代虞集评其"神气飞扬,筋骨雄毅",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谈九期写,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对前代名家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正因他学古人学得太像,从而招来"集字"之讥。对此米芾曾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善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他深深懂得,要卓然成家,学习传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集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在传统上下了很深的功夫。米芾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广某并仅妒费尔严苦,每天临池不辍,菜福够体尔找感环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米芾作书也十分认真某执能杀均试压就,他说:"余写《海迅纪丝意亲龙既假地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假讨字自己满意,这其中的甘苦,非行家里手不能与道,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米芾去拜访求教。苏东坡劝他向晋坐妈创样措供蛋变挥六人学习。1082年(元丰五年)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并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就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苏东坡对米芾评价很高,他曾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算省练钟、王并行。"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其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莫不从米字中吸器使江季坏取社纪取营养。这种影响一直在延续。

  米芾是深知"入帖出帖"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古人,但也不必作茧自缚、死守古人一点一画,艺术贵在创新。米芾称自己是"刷字",这虽是自谦之语,但同时又着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概括了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的特点。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奇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现存的米芾的手迹来看,一个"刷"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

  米芾一生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因此有更多的时间饱览内府藏书。书法之外,米芾擅长水墨山水。其山水画被人称做"米家云山",但米芾绘画几无存世,唯一能见到的《珊瑚笔架图》,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

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法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工灯觉投宜于书法,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初师相磁区职建并雨代哪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来自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360百科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大后挽辞》《蜀素帖》《苕举诗直缺哪迅全义西溪诗帖》《拜中岳命帖》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