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杭州西湖博物馆

2023-01-19 10:55:1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杭州西湖博物馆(西湖学研究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档案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89~91号,坐落于西子湖畔,   与钱王祠毗邻,   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来自00平方米, 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 2005年10月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9年2月,为配合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60百科,西湖博物馆于闭馆对展陈内容进行充实调整。2009年10月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重新开放

杭州西湖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通过征集、调拨和民间捐赠等方式。藏品有古籍290件、金属229件、书画9红代得做技秋跑露7件、织锦59件、玉石60件、陶瓷106件、拓片3件、杂项29件。 截至2019年末,杭州贵异西湖博物馆有藏品数10184件/套,珍贵文物409件/套。

杭州西湖博物馆是杭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 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杭州西湖师晶值众宪值究主神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0年12月,杭州西湖博物馆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右视损派差抗免盟影级博物馆。

  • 中文名称 杭州西湖博物馆
  • 外文名称 West Lake Museum
  •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89~91号(钱王祠南侧)
  • 占地面积 22480 m²
  • 类别 综合类湖泊专题博物馆

沿革

  2000年,西湖赵程担工督报负绝价胞开始申遗。2002年起,杭州市实施的西湖综合来自保护工程和2008年起开展的西湖文化景观重点整治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西湖保护工程。

  2360百科004年5月,杭州西湖博物馆管半论引实带讨简几由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立项

  2005年10月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西湖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是西湖展示中心、西湖旅游久村奏本九时兴阿似些服务中心、西湖学研因见帝请考究中心、西湖图书馆,成为世界上最专业的西湖文献图书馆,成为研究西湖的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

 端象组 2009年2月,为适临况便印配合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博物馆于闭馆对展陈内容进行充实调整。

  2009年10月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重新开放。调整后的西湖博物馆实现了建筑面积的大扩容,从7920平方米扩大到8500平方米,展陈内容紧密贴合西湖申遗,全面展示西湖作为人类文化景观遗产的完身陆委整性和真实性,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印证了西湖的价值。

  2010年9月西湖博物馆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王害假二希影甚气因京名中心专家对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进行的实地考评验收,得到世遗专家的肯定。为西湖成功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做出贡献。

格局

综述

  杭州西湖博物馆坐落于西子湖畔,与钱王祠毗邻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品话述尼合做资促女秋式50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融入了周围的湖光山色中。 主体建筑面积792五练0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建延久压了筑仅1980平方米须车四克大正改送错顶职,约四分之三建筑隐于地下,屋顶以庭院草坪与柳浪闻笃景区相接。陈列大厅和行政区域采用大面积钢架玻璃结构,建筑风格简洁、现代。 西湖博物馆的地上层,有展厅、西湖文化研究中心,有旅游服务部、休闲茶座等。地下层设置了主展厅、游客服务中心、文献资料中心、设备用房和文物库房。

展厅

  综述

  杭州西湖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875平方米,展出文物432件/套,图片516张,其他展品389件。 展厅涵括了序厅、西湖概况、西湖七船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西湖题名景观、西湖文化、精神家园等六大篇章。走进西湖博物馆,不仅能看到西湖独创的山水景立富掉本处范成距促观组合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更能用全新独念剧妈里获肥构座的视角去体会景观背后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

  基本陈列

  序厅:通过西湖全景沙盘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整体格局直观呈现,巨大的西湖雨丝幕帘营造了西湖烟雨朦胧的唯美意境。

  第一展厅:天开画图--西湖概况

  概括介绍西湖的地理位置,从西湖的山、水、生态和整体格局等方面展示了西湖文化景观存在的物质基础。

  展示亮点:

  1.显微镜观测西湖水样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菌群种类、活动状况。同时画面传达到相关视频,使观测者身边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2.水晶球观测西湖岩石标本

  在国内博物馆中首次尝试此项展览技术:参观者透过水晶球欣赏岩石历史变迁的影像,仿佛魔法师借助着具有魔力的水晶球在探究过去。

  第二展厅:浚治之功--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

 资格穿家再换育配矿除 书写了杭州城居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持续开展对西湖的清淤维护和人工改造的历史,表现了杭州城市与西湖不可分割的关联,展示了持续不断的人湖互动关系。

  展示亮点:道具书联动电子屏

  在翻动疏浚历史道具书的同时,扫描仪扫描书角的条形码,电子屏接收信号后开始播放相应的疏浚视频,让历史以画面和声音重现。

  第三展厅:诗情画意--西湖题名景观

  如诗问考线未际如画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风景名胜景观设计手法"题名景观"的代表之作"西湖十景"的缘起与传承,为这一西湖景观的精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展示亮点:西湖景观多点触摸

  通过互动查询桌观看西湖十景介绍,开创此项技术用于国内博物馆的先河,不但将观众从"客"变为"主",而且可供多人同时操作,活泼有趣,西湖灵动的景色可以与多名游客同时分享。

  第四展厅:人文渊薮--西湖文化史迹

  从宗教、忠孝、隐逸、藏书、文学艺术等方面阐释了西湖景观的人文内涵,体现了其在"精神家园"角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示亮点:

  1.多场景设置

  通过苏轼与辩才饮茶场景、岳母刺字场景、文澜阁模型等多个场景模型,展示了西湖文化的一些代表性载体。

  2.白蛇传梦幻影院

  白蛇传故事传诵,剧院用水墨画这一同样能体现中国元素的形式演绎这个经典故事,让这一传说通过现代科技重现出来。

  第五展厅(二楼):精神家园--诗画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一直是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栖息的圣地。二楼展厅用大量历代西湖诗词书画充分印证了西湖景观。

  展示亮点:

  1.西湖文学电子翻书

  采用电子互动翻书形式,犹如看真书一样,伴随着挥手动作,投影出来的书页一页页翻动,观赏者在浩瀚的西湖诗文海洋中可以尽情驰骋。

  2.西湖雕版印刷

  精选西湖十景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做成雕版,让参观者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印刷并把纪念品带回家。这是对历史上较为出名的西湖刻书技艺的一次复现。

  3.手绘西湖

  在观赏完展览后,西博馆为观众留下了一片创作空间。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尽情挥毫泼墨,画出心目中与众不同的西湖。

  临时展览

  杭州西湖博物馆临时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自开馆以来,先后举办过20余个展览,既有自己独立举办或承办的,也有与唐云艺术馆、杭州市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包括《余任天画展》《'相约西子湖'作品展》《"扬帆西子湖'西子湖小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首届世界文化遗产日'印象西湖陶艺特展'》《'锦绣西湖"织锦展》《百年典藏--越剧文化藏品展》《百年经典杭州老照片展》《'画说西湖'书画展》《中国国际剪纸展》《中韩文化艺术展》《西班牙瓦伦西亚雕塑展》《天之光--美籍华人严健民中国山水画展》《"健康奥运品质生活"精品风筝展》《散落的瑰宝西博馆珍藏--西湖博物馆建馆一周年征集文物展》。

场馆特色

  综述

  杭州西湖博物馆突破了院天子益则治制孔办推传统博物馆庄严凝重的色调和单一来自的展陈手段,综合展品、文字、模型、场景、音像等多元性展示手法,声360百科、光、电等各种高科技的介入,虚实结合,动静相宜,不仅仅从历史,而且从地质、自然多攻挥距尔记试史、人文、物产、民俗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展现西湖的历史文化内涵。那模拟场景中的云山碧水,秀木奇葩,飞禽走兽,楼台轩榭,孕育于西湖的鲜活生命和灵动画面。

  •  
  •  
  •  
  •  
  •  
  •  
  •  
  •  
  •  
  •  

  杭州西湖博物馆

  陈列特点

  1.风格轻松,基调明快

  西湖博物馆的陈列,屏弃了一般博物馆的凝重风格,以湖水的浅蓝色为基调,整体呈现出一派灵动的景象。叠加式、显露式的装饰造型语汇及可触摸的互动陈列随处可见,展览设施材料轻巧灵动。

  2.自由流线,灵动空间

  非限定性的参观方式暗合了游览西湖随意自在的西表父轮银古华安韵律。观众在展厅可依章节次序探访,亦可有选择务念率干独物地作局部浏览。各展区肥行持唱之间的链接与过渡显得十分自然。展厅空间设计独特新颖,宏大而开敞,活泼而富有变化,此种独特的大空间构造给全新的展陈方式创造了条件,各种不同尺度的展品伟坐素使观众在仰观与俯察中能感受不同的视觉趣味。

  3.手段丰富,形式变幻

  西湖博物馆所展示的内容涉及古今西湖自然、人文的各个方面,涵盖范围广博,草标量迫宣具回传统的器物与图版结合的朝守展单一展示模式及一般意义上的"声、光、电"已无法满足展陈表现的要求。为此运用了一些综合性的多媒体视频与超大场景结合的"演示"手段,可称之为大型西湖山水人文"秀"。

  A.超大的西湖全景电子互动沙盘。观众可通过查询屏搜索西湖景区范围内300多处景点及景点游览线路。景点中的灯光、水面上回属某真的小船均可随着观众的指尖轻柔互动。

  B.显微镜观测西湖水样。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菌群种类、活动状况,同时画面云居传达到相关视频。

  c.水晶球观测西湖岩石标本。该馆在国内博物馆中首次尝试此项展览技术:参观者透过水晶球欣赏岩石历史丝两状什探变迁的影像。

  D.大型动物但迅洲往合展台。数百种西湖地区场弦局唱久溶的动物会聚在象征的水面、陆地、树林,直观体现西湖生态。

  E.道具书联动电子屏。在翻动疏浚历史道具书的同时,扫描仪扫描书角的条形码,电子收干或完屏接收信号后开始播放相应的疏浚视频,让历史画面和声音重现。

  F.立体电影《西湖沧桑》。这部用三维制作的动画反映了西湖所在地区数亿年前以来火山喷发、地壳变动、海退成湖等自然变迁,可以历数人们数千年整治的变迁过程,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观众可从中了解到西湖演毛盐款笑变发展历程。大型动物展台。数百种西湖地区的动物会聚在象征的水面、陆地、树林,直观体现西湖生态。

  G.西湖景观多点触摸。通过互动查询桌观看西湖十景介绍,开创此项技术用于国内博物馆的先河,不但将观众从"客"变为"主",而且可供多人同时操作,活泼有趣,西湖灵动的景色可以与多名游客同时分享。

  H.多场景设没虽置。通过苏轼与辩才饮茶场景、岳母刺字场三按散景、文澜阁模型等多个场景模型,生动传神地展示了西湖文化的一些代表性载体。

  L.环幕电影《泛舟西湖》。270度宽幕3D影院中、模拟船游西湖,游客身临其境,观览两岸秀美风光,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西湖山水间。

  J.西湖文学电子翻书。采用电子互动翻书形式,犹如看真书一样,伴随着挥手动作,投影出来的书页一页页翻动。

  K.西湖雕版印刷。精选西湖十景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做成雕版,让参观者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印刷并把纪念品带回家。是对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西湖刻书技艺的一次复现。

  L.手绘西湖。在观赏完展览后,西博馆为观众留下了一片创作空间。

馆藏文物

  杭州西湖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通过征集、调拨和民间捐赠等方式。藏品有古籍290件、金属229件、书画97件、织锦59件、玉石60件、陶瓷106件、拓片3件、杂项29件。 截至2019年末,杭州西湖博物馆有藏品数10184件/套,珍贵文物409件/套。

重要藏品

  杭州西湖博物馆收藏与西湖息息相关的文史资料和珍贵文物,像西湖水下出土历代古铜币、五代吴越鎏金铜龙、明《西湖竹枝集》、清康熙五彩"雷峰夕照"盘、清康熙青花西湖风景观音瓶、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卷、 良渚玉璧、清诸升《竹石图》、商云雷纹青铜直内戈(国家一级文物),西湖出土;南宋"陈二郎"款金叶子(国家一级文物),为南宋黄金货币;清康熙青花西湖风景图观音瓶(国家二级文物);清"禹航胜迹"册页(国家三级文物);清佚名"西湖十景"册页(国家三级文物)。

藏品保护

  ①制度健全。为确保库房藏品安全及工作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了《西湖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制度》《西湖博物馆库房安全、消防制度》《西湖博物馆库房藏品管理制度》《西湖博物馆库房出入管理制度》《西湖博物馆文物库房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

  ②严格实行入藏前处理。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和有关的技术处理;二是填写原始登记清册。

  ③坚持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易碎藏品均定做锦囊加以保护;在藏柜里定期放置防虫、防霉、防蛀、防潮药剂。在传统保护技术的基础上,还积极采用现代技术,使藏品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原来的状态.采用恒温恒湿设备,把库房内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温度控制在20℃左右,使库房温湿常年保持在一个对藏品最理想的位置。库房门进系统采用掌形仪设备,文物库房门的掌纹密码卡和库房人员采取错开管理办法。进入库房,至少需有两名库房人员以上分别持钥匙和掌纹密码卡方才能进入。

  ④采用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藏品实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杭州西湖博物馆立足于青少年教育、乡土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与浙江大学等省内多所大、中、小学及各区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缔结共建关系。西博馆的陈列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参观需要,展示手法注重参与性、互动性。结合本馆特色,陆续推出了"寻宝探珍"、"影视教育基地"、"走近西湖"系列活动、"西湖景观雕版印刷"、"西博馆快乐营"等活动,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第二课堂活动场所。 多种文字的馆册和馆藏明信片、书签等。

  "西湖讲堂"是西湖博物馆重要宣教平台,2006年10月I0日由国学大师文怀沙首次开讲《传统文化与人文西湖》,其后著名书画家、中央美院教授张立辰: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大霍松林等在"西湖讲堂"开设《中国写意画意境与人文西湖》《诗词与人文西湖》等讲座。通过"西湖讲堂"更好地传播西湖的人文精神。

  除博物馆立体和环幕影院播放的《西湖沧桑》和《泛舟西湖》两部影片外,还在展厅大屏幕上轮回播放艺术风光片《西湖情蕴》,结合2007年爱鸟周活动,西湖博物馆与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辰龙工作室联合推出杭州生态纪录片《西湖上空的鸳鸯》,并以"走进西湖--鸟类篇"讲座形式,将这部纪录片介绍给市民游客。博物馆还自行拍摄介绍西湖周边植物的D,以讲座的形式推介给学生游客。

  2009年元旦,由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正式命名并授牌的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影视教育基地在西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基地为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学术研究

  西湖学研究院设在西湖博物馆内, 西湖学研究中心是一支由高素质人才组成、专门从事西湖学研究的队伍,旨在深入挖掘、揭示西湖丰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西湖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公开发行的《西湖学论丛》是进行西湖学研究的学术刊物。可容纳二百余人的学术报告厅为学术交流和"西湖讲堂"提供场所。 其他的研究成果包括:省社科联优秀课题《西湖博物馆休闲研究》﹔学术论文《西湖休闲产业信息化研究》《博物馆的休闲教育研究》等。《符号学维度中的语用谬误》一文在杭州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荣获三等奖。

所获荣誉

  2007年,杭州西湖博物馆"走进西湖--鸟类篇系列科普活动"荣获杭州市2007年科技活动周暨第二十一届科普宣传周优秀项目三等奖。

  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杭州西湖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0年12月,杭州西湖博物馆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杭州西湖博物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2年,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的"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荣获第十六届(2021年度)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

机构设置

  • 历任馆长

  馆长:吴胜天(2005年8月起)

  • 单位性质

  杭州西湖博物馆是全民公益类事业单位。

  • 经费来源

  杭州西湖博物馆由财政补助。

  • 机构设置

  杭州西湖博物馆和西湖学研究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档案馆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内设办公室、陈列展览部、文献资料部、联络宣传部、档案管理部、学术研究部、工程保卫部等7个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西湖人文历史有关文物的征集、保护、管理、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工作;负责西湖文献档案的征集、收集,开展西湖学研究工作:负责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档案管理工作。

  • 人员编制

  杭州西湖博物馆核定事业编制44名。现有在编人员3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与在编人员比例为27.6%: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2人。至2007年,西湖博物馆拥有29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文博类专业技术人员14名,占研究人员总数的48%;档案类7名,占人员总数的24%。

  • 观众服务

  杭州西湖博物馆向观众提供免费参观。馆内配套场所功能齐全,图书阅览中心定位为典藏专业性书籍的开放型图书馆,可同时容纳80人,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并提供业务咨询与社会教育服务。中心拥有专业书籍3000余册,1000余种,专业期刊30余种,并定期进行增补与更新。学术报告厅拥有4国同声翻译系统,200余个座位,音响设备齐全,环境清幽,是进行学术交流和会务的理想场所。游客服务中心可通过人工问询、多媒体自助查询及取阅宣传资料品等方式获得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向导等方面的信息与帮助。此外,馆内还设有茶吧、小卖部、停车场,博物馆为游客提供面积充足、舒适温馨的休憩空间;残疾人绿色通道、手机充电、医疗急救、童车、轮椅、邮政服务场馆设施彰显人文关怀。

  • 观众接待

  杭州西湖博物馆年均观众人数达100万人次

参观信息

  • 地理位置

  杭州西湖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89~91号(钱王祠南侧)。

  • 开馆时间

  8:00~17:00,全年开放。

  • 门票价格

  免费

  • 馆内指引

  平面图

  • 交通路线

  乘杭州公交4路、12路、25路、38路、42路、102路、504路、游10线/y10、游2/y2路到钱王祠路口站下车前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