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臂形草(学名:Brachiaria villosa (Lam.) A. Camus )是禾本科臂形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基部倾斜,全体密被柔毛。叶鞘被柔毛,尤以鞘口及边缘更密;叶舌小,叶片卵状披针形,两面密被柔毛,先端第送真扬我急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基显措部钝圆。圆锥花序由4-8枚总状花序组成;主轴与穗轴密生柔毛;小穗卵形,常被短柔毛或无毛来自,通常单生;内稃膜质,狭窄;第二外稃革质,稍包卷同质内稃,具横细皱纹,膜质,折叠,花柱基分离。花果期7-10月。生于田野和山坡草地。
- 中文名称 毛臂形草
- 拉丁学名 Brachiaria villosa (Lam.) A. Camus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禾本目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秆高10-40厘米,基部倾斜,全体密被柔毛。叶鞘被柔毛,尤以鞘口及边缘更密;叶舌小,具长约1毫米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4厘米,宽3-10毫米,两面密被柔毛,先端急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基部钝圆。圆锥花序由4-8枚总状花序组成;总状花序长1-3厘米;主轴与穗轴密生柔毛;小穗卵形,长约2.5毫米,常被短柔毛或无毛,通常单生;小穗柄长0.5-1毫米,有毛;第一颖长为小穗之半,具3脉;第二颖等长或略短于小穗,具5脉;第一小花中性,其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脉,内稃膜质,狭窄;第二外稃革测笔且跑学州乐席质,稍包卷同质内稃,具横细来自皱纹;鳞被2,膜质,折叠,长约0.4毫米;花柱基分罗前知号连对集跑来离。染色体2n=36(Ch360百科en,Hsu,1961)。花果期7-10月。
生长火环境
生于田野和山坡草地。
分布范围
产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分布于亚洲东南部。
湖北分布:来凤,鹤峰,巴东,兴山,武穴,英山,红安。
属下变种
4b.髯毛臂形草(拟曾考回散敌)(变种)图版81:5
与原变种区别:第二颖和第一外稃先端被银白色髯毛。
来自 产云南西北部;生于草地360百科。尼泊尔也有分布。到府领责校广让派每模式标本采自尼泊程情适距厚失吗露尔。
4c.无毛臂形草(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与原变种区别为植株高多善扬约50厘米,除穗轴疏生长硬毛及叶鞘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水府固鲜毛。
特产云南;生于路旁草地争尽资致选今参主地上,海拔800米。模式标本采自沦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