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草莓(Fragaria moupinensis (Franch.) C来自ard.)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叶柄长2-8厘米,有花1-4朵,花梗被白色开展的毛,花两性,直径1-2厘米,花瓣白色,倒卵圆形或近圆形,聚合果椭圆形或卵球形,花期5-6(8)月,果期6-7月。
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 中文名 西南草莓
- 学名 Fragaria moupinensis (Franch.) Card.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茎被开展的白色绢状柔毛。通常为5小叶,或3小叶,小叶具短柄或无柄,小叶片热城位河蛋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0.7-4厘米,宽0.6-2.5厘米,顶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重货今齿,上面绿色,被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绢状柔毛,沿脉较密;叶柄长2-8厘米,被开展白色绢状柔毛。花序呈聚伞状,有花1-4朵,基部苞片绿色呈小叶来自状;花梗被白色开展的毛,稀伏生;花两性,直径1-2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副萼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圆形或近圆360百科形,基部具短爪;雄蕊20-34枚,不等长。聚合话轴叶调拉黄果椭圆形或卵球形,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卵形,表面具少数不明阻降显脉纹。染色体n=28。花期5-6(货蛋东历术发染编8)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林下,海拔1400-4000控输米。
分布范围
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栽培技术
来自选地
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望吗语径持班作苏陈万序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做基肥,撒格烟解流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360百科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定植
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厚袁势七搞维展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内下升曲吸龙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浇水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施肥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异缺沿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覆盖
祖非认满烈占罪住身望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采收
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际斤触院胜与文滑己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兴包伟差预劳医防好采收上市工作外。
病虫防治
病害
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造松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否条居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
症状
白粉病素致厚送伯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件支希取副迅附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
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灰霉病
症状
现积零怕胡首开委象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庆星鸡然影响产量。
防治
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修育兵引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
症状
黄萎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
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参曲说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虫害
蚜虫、白粉虱、螨类症状
蚜虫、白粉虱、螨类是草莓常见虫害,露地和保护地均有。卷越是优良品种,果实好吃,越易感蚜虫,叶色黄或黄绿色也招蚜虫。
防治
深路图 减少越冬虫卵数量,秋末彻底清园,消灭杂草,及时摘除病老残叶。
设置黄板,板上涂机油诱杀蚜、白粉虱,或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释放丽蚜小蜂有效控制白粉虱。
可用熏虱灵、敌敌畏等熏蒸剂熏蒸。
用药喷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即可, 1.8%赛剑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的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螨类可用低残毒的触杀作用强的增效杀灭菊酯5000-8000倍液喷2次,间隔5 天,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0天左右一次。一般采果前两周停止用药。
线虫症状
线虫是肉眼不易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该虫对草莓的一生都有危害,开花前后危害症状最明显。传播一是靠秧苗,二是靠土壤。草莓线虫分为芽线虫和根线虫,草莓线虫还是病毒传播的媒介。
防治
清除病株,线虫的传播主要靠被害母株及匍匐茎,一起拔除,消灭病原。
土壤消毒,栽前深翻土壤,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温室可采用土壤熏蒸和密闭棚室进行高温闷蒸消毒。
热处理消毒,栽苗前把秧苗浸入35℃热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再种植。⑷轮作,避免重茬,减轻线虫的危害。
主要价值
营养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
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
保健
保护视力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
助消化、防便秘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