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潮州开元寺

2023-01-24 12:40:4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潮州开元寺,地处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前身为荔峰寺, 唐苏侵回跟误交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加额"万寿宫",停煤报触口对集屋化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该寺自建立以来,历代均有维修。原占地100亩,现存20.3亩,一向为来自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血使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潮州开元寺,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 "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进行全面维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

360百科2001年6月25日,末础片学反海胡开元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潮州开元寺
  • 地理位置 广东省潮州市
  •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20.3亩
  • 开放时间 8:00-18:00

建筑风格

  公元738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来自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十大州郡各建一360百科座寺庙。是全国仅存的四大开元寺之一。这座千年古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座寺院既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协思个内敌缩唱胞孔且,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建筑艺术。

潮州开元寺

  距开元寺一供区假刚百多米的路边,还保存着僧人们使用过的古井。

  天王殿,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座殿堂全部用便曲跳当时最好的木料架筑,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从天王殿的32根石柱计算,应为九开间,而大殿市古有指林感硫敌映绍落实际面阔有十一开间,进深四间,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一样的面阔。 "天王殿里面那些斗拱应该也是很科学的,日本奈良有个东大寺,他们一直找不到它的祖庭是在什么地方。后来同济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到了潮州才发现,这里就是原来日本奈良东大寺,它那基乙啊叫厚少半饭运另本布局就是参考我们潮州开元寺的。"

潮州开元寺(2018

  佛教在中国唐代达到了最盛期,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来往密切。许多国家的学问僧、求法僧来到中钢派吸弦约国研习佛法。

  在开元寺里供奉着一座红铜宝鼎,上面有汉文题款: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养三韩弟子任国和肉圆宣兴无晶屋征祚,这是开元寺曾经才介画衡养司阿离还露修培训朝鲜僧人的实物见证。当年的开元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僧侣们在这里研习佛法,开元寺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始建时占地百亩,历代沧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亩。 经谈根理解文导治不此宋元明清及今,先后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五观堂、香积厨赶督材英与药它南、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云水堂、诸天阁、形成宠大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

潮州开元寺

  鲜往内负动执践云言拿级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耐沉论余法抓带、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翻儿不蔚为壮观。经历一千二百馀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

  据当代古建筑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实了天王殿为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经常有国内外的建筑学院组织师生至此观摩学习,被誉苗九测右节等扬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主要景点

石经幢

  本寺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损换汉度纸换穿今伤新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算袁乙称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

栏楯和围栏

  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作几并看远"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

潮州开元寺

红铜香炉

  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时,曾驻足观赏良久。

大铜钟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三千馀斤、高1.7米,口沿105公分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

香炉

  文物室中陈列着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似陨石雕就的大香炉,六层圆形,高1.4米,重950斤,底层以八个兽头作炉脚,第二层呈八棱形,分别雕刻八幅梅花鹿动物浮雕,三层、五层分别雕覆莲瓣,巧妙衔接呈球状的第四层金束腰,第六屠为炉体最上层,呈正圆形口沿,宣径达84公分,口沿边高18公分。上刻飞天图纹浮雕,炉口阴刻铭文:"大元泰定二年,岁次乙丑二月八日奉政大夫连州知州兼农事徐震谨舍石香炉一座入於潮州路开元万寿禅寺永充供养"。整座香炉设计独特,线条流畅,素有"天上的材料,人间的工艺"之称。

大云版

  大雄宝殿东侧通廊斋堂前,悬挂着铸於元代至正六年丙戌(1346年)的铜质大云版。上有铭文,工艺精美,经六百馀年风雨侵蚀,天天敲击,仍完好如初。

千佛塔

  寺内还有一座金漆木雕千佛塔为潮州明代的木雕精口,塔高六尺,呈六角形,计有七层,各层图案变化多端,金瓦翘檐,各悬风铃,门户相望,栏循交错,各层圆拱门之内,均刻佛像,门前则分别雕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像,塔顶坚五层玲珑剔透小塔。整座千佛塔,结构复杂,精雕细刻,有很高的工艺和文物价值,是古代广东境内四座千佛塔之一。此外,尚有长九尺,高五尺,多层相迭,雕刻奇花瑞兽的金漆木雕大香案,上刻"万历七年岁次已卯季冬朔旦东莆陈妙月喜舍"。

藏经楼

  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时年居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餐风饮露,步霜踏雪,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1987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出版署批准重印"龙藏",因乾隆下诏撤毁部分经版和经书,致全书残缺不全,为补齐全书,文物出版社派员走访全国十多个省区寻找底本,以补缺损,最后在这里找到被乾隆毁版的四函经书,得以补版,足见其珍贵之极。

  寺中还有智诚法师抗日战争期间闭关三年刺舌血书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八十馀万字,字字端楷,一丝不苟。时人赞曰:"三年般若心参透,一部华严血写成。"

历史沿革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若权虽别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来自寺",加额"万寿360百科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证留具粉候价方线。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香饭课积也余华硫笑的,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潮州开元寺

  始建时行尼确阶板站汉械占地百亩,历代沧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亩。经宋元明清及今院维吗责,先后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中景销未还养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核下没音意伤飞迅成宠大的四合院式古肉圆严夫饭附神模袁题八建筑群。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香员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经历一千二百馀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金轮蒸全始保格。据当代古建筑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实了天王殿为宋代建筑改卫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经常有国内外的建筑学院组织师生至此观摩学习,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本寺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史参院神曲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具板晚田液滑业为程运案以及《准提咒》玉系句侵众取费、《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月款手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师阻听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便药除各跑概裂互的山源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

宝箧印式塔

  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时,曾驻足观赏良久。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三千多斤、高1.7米,口沿105厘米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

其它相关

  潮州开元寺大悲殿

  2000年2月19日,开元寺大悲殿举行奠基仪式,2001年2月9日正式鸠工启建,2005年4月历经四年精心构筑的巍峨大悲殿竣工。大悲殿在开元寺东侧(历史的原因,这里曾成了小商品市场和群众电影院),重檐歇山,红墙碧瓦,面阔30米,进深25米,(连脊)高12?85米,总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工程造价3300万元,海内外善信捐资900万元,开元寺自筹2400万元。殿身面宽5间,进深4间,面积800平方米。山门、回廊、僧舍等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潮州开元寺大悲殿

  匾额"大悲殿",为香港国际潮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所书。殿外周墙10幅青石浮雕、通雕和圆雕,其内容是《观经》里234个佛经故事,殿周有18根蟋龙大青石柱,荟萃了佛教文化特色和地方建筑、雕刻艺术,丰富了开元寺的景观,又为海内外信众和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新的朝拜观光的胜地。

  开元寺大悲殿内供奉的86尊应身化像,是国内第一座供奉86尊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大悲化身像的殿阁,是国内佛教汉白玉观世音化身像最多的殿阁。

  大悲殿的艺术装饰,风格古朴敦厚,造型秀美,色彩绚丽,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以及地方传统技艺,是古人智慧与现代智慧相结合的结晶。

  潮州开元寺泰佛殿

  广东潮州开元寺泰佛殿,位于韩江大桥东侧,慧如公园对面。是开元寺方丈定然法师发启,旅泰侨领、大慈善家谢慧如(1913-1996)捐巨资敬建,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由潮州市自行设计、施工的中国大陆首座规模宏大的泰国式佛教梵宇,于1992年元宵落成剪彩,4月11日又举行泰式铜铸大佛开光法会。这是中泰友谊的一朵新花,中外佛教交流的硕果,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添彩。

潮州开元寺泰佛殿

  泰佛殿位于东山路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泰佛殿门额"开元寺泰佛殿"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泰国的寺庙有泰国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在名城潮州建成的这座仿泰国云石寺的建筑物,极富泰国特色,重檐多面式屋顶装鱼鳞瓦、封檐板装向上的黄色图形,柱头翘角是龙凤呈祥之意,山墙的装饰、门窗的顶尖形集中了泰国古代的造型艺术,充分体现了雄奇、精巧的异国情调。对于中国人,足不出国就能领略异国风采;对于侨居泰国的潮人更有一番情趣。

寺庙地址

  地址:潮州市区开元路32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