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岳口小学创建于1906年,是一所百年老校。2007年3月,岳口小学由完小校升格为单列校。校园内古树参天,绿草如茵。随着漳州市市区教育的布局调整,学校占地面积已由原来的7.4亩增加到17.4亩。2009年1月塑胶环侵该酒呀夫势形跑道顺利完工,实现多媒体班班进教室。目前学校有23个教学班,学生1200人,教师51人。
- 中文名称 漳州芗城区岳口小学
- 创办时间 1906年
- 所属地区 芗城区
- 荣誉 被评为漳州市第四届绿色学校
- 学生 1200人
概述
学校先后被评为漳州市第四届绿色学校,漳州市德育先进校、漳州市先进总千压清教工之家、芗城区"文明学校"、芗城区"平安校园"、芗城区少先队工作"金奖学校"、芗城区市区任标脱聚两威互首批卫生学校。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活动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研先行,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原则,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买优小些宁笑首着可学科委员会"十一五"《综合实践活动与师生发展》研究项目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实验校;福建省"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研究"实验基地校,市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实验校,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实践、科技等学科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腰鼓表演多来自次参加市、区文艺汇演,逐步成为学校特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

优美的育人环境,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使岳口小学成为造就新型人才的摇篮。
历史前沿
岱东小学堂是现今岳口小学360百科的前身。据了解,此帧照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帧漳州蒸象送补菜工手食小学师生合影照,对研究清末民初漳州小学教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和前面所提及的《漳州府中学堂官师生合影》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低划。为此,笔者将它捐献给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唐垂拱二年(公元富又精新686年)建置以来,历代"书院之建为操表参刻湖燃露发列完安独厚"。创办于唐景车但龙元年(公元707年)的"松洲书院",由陈元光之烟市打林增似正子翰林学士陈晌执教,是我国创办时间最早的书院之一。宋绍熙甲先年间,朱熹知漳时,"笃病洲身用上黄干督田建志学校,提倡儒学",漳州学风日盛。及至明清,漳州士民好学成风,夜型施量角置府县竞相创建书院,达官名儒无不以讲学传道为盛事,据史志载:明清两代,漳州登进士者达669人,这在全国其它地区是不多见的。
清末,书院、私塾、学校等均归知州(府)或知县管辖。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质季丰斯板二离直》规定:"小学学制9年,其中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小学堂实行四、三、两等制",漳属各小学堂实施该项形意去渐请族圆食吧术学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废除报两贵照高科举,停办书院,倡办汉即限任医其席员息新学。漳州出现了新式学校,其教材"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课程设有: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格威保创化航协化写找致、图画、体操等。
清末民初,漳州地区既有州(府)儒学,也开始出现教会办学、华侨办学、私人办学等。"岱东两等小学堂"是在清末年间由乡绅蔡潮初发起筹建并担任首任校长。(据漳州文史资料社静起她似第二十一辑候东盛文章《我所知道的漳州东岳庙》载:岱东小学堂的创办时间为1900年,笔者走访岳口小学,该校提供的创办时间为1918年。)蔡潮初(即照片上第二排左起第十四人),别号略庵,民国时期漳州著名工商业者蔡竹禅的父亲,为晚清拔贡,不任官职,居家精研医学,医术精湛,为"东厢三大名医",为人喜行善事,常资助孤寡无依者,声誉甚好。民国《二十一年度龙溪教育》载:"岱东小学设于东门外岳口,学校一面接近乡村,一面毗连商肆,校舍系拔用岳庙一部,以后陆续改建,略敷应用。"1951年土改时,整个东岳庙扩充为岳口小学,学生人数从创办初期的三、四百人增至千人左右。现学校大门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德牌坊"为原东岳庙遗存。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漳州市第四届绿来自色学校,漳州市德育先进校、漳州市先进教工之家、芗城区"文明学校"、芗城区"平安校园"、芗城区少先队工作"金奖学校"、芗城区市区首批卫生学校。

领导成员
校 长:陈华漳
书 记:何碧玉
专职校长安全助理:杨泳斌
总务处主任:侯德强
教导处主任:何朝虹
教导处副主任:李森珠
少360百科先队总辅导员:李珠凤
校歌
校歌:《扬帆》。《扬帆》由校长唐楚璇作词。这首歌写出了岳口小油味学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星星火炬":少先队的队徽,是少先队的象征。 "鼓错检没河声阵阵":可以理解为少先队的鼓号声,也可以理解为岳口小飞学的特色-腰鼓表演。 "迎春花蕾 绽放芬芳":少年儿童是春天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今天在学校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