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期?
经期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排出的经血,在月经周期中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到下一次月经开始之前的时间段,一般正常女性经期为28天,但也会因人而异,介于21-35天左右。
女性在生殖器官的发育完全后,一般在12-14岁左右初潮,刚开始的月经颜色淡,量少,持续时间短,这是属于排卵不规则阶段,可以认为是月经周期定型期1-2年的调整过程,之后大部分人会进入正常周期,所以初潮时间还是一个参考,而非绝对依据。
经期多久算正常?
一般来说,28天周期的女性,经期3-5天算正常,不过正常月经周期和经量多少因人而异,因此,有些人的经期可能会延长或缩短。实际上,偏长或偏短的周期以及分泌物的颜色和质地都是正常情况。只要女性的个体周期规律,经血质地、数量及时间变化平稳不突出,就属于正常范围。
另外,女性在34-45岁进入更年期,男女生理机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因为卵巢功能退化,经期会变得不规律,流量及时间上都可能有所调整,这是正常失去生育能力的一个阶段,但若是过于严重,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经期长短的卫生问题
经期是女性最为私密的自然周期之一,为了防护和保护生殖器健康,女性在经期要注意一些卫生问题。一次月经来潮需要每天更换卫生巾、可用温水、温盐水外洗,避免经期过多谷物、饮料,还需避免在经期洗澡、游泳等情况,因为此时生殖器官容易感染,引起性传播疾病。
此外,经期不能频繁性生活,不然会影响阴道酸碱平衡,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如果经期出现疼痛的情况,可以服用退烧、止疼机宜,避免通过针灸、拔火罐等方式,这些都增加了子宫和卵巢的负担。
何时需要看医生?
如果女性的经期周期不规律,出现延长或缩短,颜色或质地发生明显改变,例如经量变少,经期突然中断,或出现过于频繁的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有关,需要咨询、检查、治疗。因此,若出现经期问题,及时就医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