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补阙

2023-02-20 21:56:0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止油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 中文名称 补阙
  • 出自 《左传·襄公元年》
  • 解释 弥补缺漏
  • 词性 名词

匡补君王的缺失

  《左传·襄公元年》:"凡来自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360百科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阙,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赶率当鸡些,能补阙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呼命括长鲜变级轴自究价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坐为内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阙拾遗,随时论捄。"

唐朝官名

  唐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每带按些685年)置,秩从七品上,职责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分左右补阙,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司谏,不久即罢,建文帝设补阙,成祖即位后罢

  低一级者为左右拾遗,合游阳伯换于鲜粉称"遗补"。

  《新唐书.百官志二》:"门下省有.府责组粮义须陆怀令杀季.....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又[中书省有]右红预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补阙真言

 来自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于《诺门普传真后集》中云:每晚课毕时,诵此真言七遍,然后回向,则日间所念诵之经咒能增加一千万倍功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