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邦均镇

2023-01-15 02:29:5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邦均来自镇,隶属于天津市蓟州区,位置在蓟州城区西部,东与洇溜镇相邻,南与东二营镇相接,西与白涧镇接壤,北与许家台镇毗邻,距蓟州城区13千米, 区域总面积34.6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邦均镇户籍人口为34128人致资轴笔施

1978年,成立邦管河跟均公社;1986年360百科,由邦均乡改为邦均镇。 截至2020年6月,种标过南固副邦均镇下辖43个行妈权指操句防害怎手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中强围永营十动南道村1号。

截至2019年末,邦均镇有曲章多争飞来章工业企业41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 中文名称 邦均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天津市蓟州区
  • 地理位置 蓟州城区西部
  • 面积 34.69 km²

历史沿革

  1978年来自,成立邦均公社。

  1982年,建邦均乡。

  1986年,邦均乡改为邦均镇。

  2001年360百科,李庄子乡并入邦均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邦均镇下辖43个行政村:骆古庄村、西潘庄村、双井村、西草场毫医席海历治村、西门外村、西南道村、西中南道村、石人庄村、西兵马村、中兵马免故机良是合善风村、东兵马村、东南抓距考道村、东门外村、东中南道村、前街村、钥匙庄村、国和庄村、周于庄村、东后街输呼深村、中后街村、西后街村、邦将弱装境课现未均大街村、西水泉村、夏各庄村、西沿河村、东沿河村、下埝头村、大孙各庄村、小富庄村、小孙各庄村、赵庄子村、孙侯庄村、胡里庄村、李庄子村、匡庄子村、厂庄子村、北杨庄子村、瓦岔庄村、小崔庄村、西头百户村、前屯村、董各庄村、小蔡庄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中南道村1号。

地理环境

位置来自境域

  邦均镇,地处蓟州城区西部,东与洇溜镇相邻,南与东二营镇相接,西与白涧镇接壤,北与许家台镇毗邻,距蓟州城区13千米, 区域总面积34.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邦均术毛已部款灯材林题血怀镇地势略为北高南低,镇北360百科部为丘陵,南部为那积义科季方平原。

气候

  邦西女鱼仍士七直具均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

水文

  邦均镇境内河道流域面积26平方千米;有误本永选客部种宜金罗致二级河1条,长8千米;三级河又述状求2条,总长14千米。

然资源

  2011年,邦均镇有耕地27700亩,人均0.9亩,全部为水浇地。 邦均镇主要矿产有矿泉水、紫砂页岩等。

人口

  截至2002年底,邦均镇总人口有32491人,镇域人口密度为935.53人/平方千米。

  截至2011众带击年末,邦均镇总人口有32574人,另有流动人口670人。总人口中,男性1657阻通测么房强事6人,占50.89%;女性1对跑资逐5998人,占49.11%;14岁以下4175人,占12.82%笔路亮服;15-64岁24535人,占75.32%;65岁呢积听温以上3864人,占11.86%;以汉族为主,达31811人,占97.66%;有危尼普异够难末音房满、回、藏等少数民族,共763人,占2.34%;超过300人的少永兰附记界技服格故这坚数民族有满族、回族2个民族,其中满族34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5.74%;杆导边及始推粮回族300人,占39.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38人。

  截至2017核走陈叶待代年,邦均镇常住人口3父益料长深问2337人。 截至2019年,邦难太传计总守赶川的续均镇户籍人口3412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邦均镇财政总收入866.7万元;完成营业税140.81万元,增值税421.08万元,所得税52.41万元;农民人留什英前破雷草音伯真均纯收入13289元。

  截至2019年,邦均镇有工业企业41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洲此随迫质游批创十再整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农业

  邦均镇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邦均镇夏粮播种面积12600亩,总产4964吨;秋粮播种面积17860亩,总产7597吨。邦均镇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邦均镇油料种植面积100亩,总产44吨;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总产8310吨;苗木种植面积15100亩,花卉面积800亩。邦均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牛、羊等为主。2011年,邦均镇生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2.2万头;羊饲养量0.32万只,年末存栏0.35万只;牛饲养量0.52万头,年末存栏0.54万头;家禽饲养量21.2万羽。2011年,邦均镇生产肉类2185吨,其中猪肉985吨,牛肉850吨,羊肉350吨,禽蛋2900吨。2011年,邦均镇水果种植面积6717亩,产量283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柿子、桃子、红果等,其中苹果53吨,梨40吨,葡萄70吨,柿子40吨,桃子45吨,红果25吨。

工业

  2011年,邦均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000万元;有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商贸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商业网点705个,职工2210人。2011年,邦均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7.6亿元,比2010年增长26%。

金融业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金融机构5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0.2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850人,专任教师28人;小学5所,在校生1860人,专任教师1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610人,专任教师17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邦均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99万元,比2010年增长0.8%。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文化站1处,村镇级文化活动中心44处;文化艺术院团1个;有各类图书室44个,藏书8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6个。截至2011年末,邦均镇有体育健身广场44个,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截至2011年末,邦均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5000户,入户率达到65%。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7个;设病床60张;专业卫生人员150人,其中执业医师90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12人。2011年,邦均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万人次。43个行政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邦均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7户,人数111人,支出24.67万元,比2010年增长3.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1户,人数782人,支出105.7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18.22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1人,支出61.22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城乡临时救助1034人次,支出9.20万元,比2010年增长2.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265万人2011年,邦均镇新增就业53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人,全年共帮助2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有敬老院1所,共收养80名老人。

基础设施

  •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邮政局1个;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3个;有固定电话用户6200户,移动电话用户2.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5万户。

  • 给排水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自来水厂1座,自来水塔2座;铺设干线水管200千米,生产能力900吨/日,年生活用水32.8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53.48%,年人均生活用水10.08吨。

  • 供电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有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28509兆伏安,有高压输电线路7条,总长度50.515千米。2011年,邦均镇售电量累计完成0.39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0.988%,供电可靠率99.97%。

  • 园林绿化

  截至2011年,邦均镇有公园1个,公园面积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2.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8公顷,绿化覆盖率80%。

交通

  邦均镇境内有102国道,省道邦喜公路、宝平三条公路干线交会,境内分别长7.07千米、5.05千米、2.1千米。大秦铁路、京秦铁路两条铁路穿镇而过,其中大秦线长6.21千米,京秦线长7.3千米。

历史文化

  • 地名由来

  "邦均地名之由来,说法有三。其一,邦均原名"邦君",意即邦国之君。周文王临死时,嘱托其弟召公奭辅佐武王。武王灭商后,就封他的叔父召公奭于燕,以报答他的辅佐之恩。于是,召公在该地建立都城,取名"邦君"城,后来演衍成了"邦均"。

  其二,邦均原名"商君",相传,秦国改为革家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商君店。也意指商贾云集之地。唐太宗东征高丽,途经该地。问大将军薛仁贵该地叫什么名字。薛仁贵回报说叫商君店。李世民一听"伤军"二字,眉头一皱。这出征未捷先伤军未免有点不吉利。不行,得改名。改为叫什么呢,李世民说,改为成帮军吧,帮助我大军东征成功。故改名"帮军店"。东兵马、中兵马、西兵马、东草场、西草场等村皆因唐太宗驻军而得名。后民间演化"帮军"为"邦均"。

  其三,邦均原名"困龙镇",传说北山一条黄龙经常来镇上作乱害人。后来,人们用火把龙困死在镇上,故此而得名。唐太宗东征兵败,逃至此,听说这个镇叫"困龙镇",很是烦恼,便召集大臣商议更改为地名,遂改为邦君(均)。清道光十一年(1831),称邦均镇。

  • 文物古迹

  邦均镇域内有汉墓群、商周遗址、关帝庙、清真寺等古迹。

地方特产

  邦均镇地方特产有子火烧和一品烧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