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承宫樵薪苦学

2023-02-11 17:38:2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承宫樵薪苦学》是一篇文言文故事,出自《后汉书·承宫传》。

  • 中文名称 承宫樵薪苦学
  • 外文名称 Chenggong, Qiaoying, hardworking
  • 出处 《后汉书·承宫传》
  • 类别 文言文
  • 启示1 勤奋能让人有所作为

原文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来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教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的学堂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360百科诵读讨论,喜好这场景,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情圆未乐混宪况套握席角。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子打他。学堂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于是承宫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几十年里,他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

阅读

  【文言知识】

  说"经"。"经"在古文中往延交室最晚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上文"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中的"经",也指《春秋》。《春秋》是孔子编写的应真草声开济硫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线雷载绍湖简动探负血差、《礼》、《易》、《春秋》为来自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图片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心件细志汉安省记效斗校《三国志》合称"前360百科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图片

  【思考与练略准图习】

  1、解释:①孤:丧父 互两客班投象便石径②为:替,给③明:懂得 ④观造记己物庐:房前 ⑤笞 :用竹鞭打⑥乃:才

  2、翻译行么味: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猪的主人对承伤采仅乡能境宫还不回来感到非常奇怪,销草轮牛程探对于是就前往索要他的猪)。

  3、理解古文,用简洁的语言肉却官将概括承宫的特点。(好学、认真、勤奋)

  4、读完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想要收获,必须付出;好好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等。)

  5、承宫樵薪苦学里众学生为什么要阻止猪的主人打承宫?

  (因为只要是爱好读书的人都很有志向,圣贤之才。而且承宫勤学,虽然家贫,但是仍然值得人尊重,不应为此受罚。 《春秋》中有一个原则是"仁")

解释

  1.少孤:少,年少;孤,丧父

  2.明:懂得,明白

  3.授:传授;教。

  4.诸:所有的。

  5.好:喜欢,爱好,喜好。

  6.怪:对......感到奇怪

  7.索:索要。

  8.承宫:东汉人。

  9.琅邪:古诉田活阶方增帝石失跑渐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10.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11.定补护今觉今友害胶樵薪:砍柴。

  12执苦:干苦活。

  13.庐:屋,此指书舍。

  14.笞(chī).:用竹鞭鞭打。

  15数:几。

  16欲:想要,欲望在程之究费区大守将价

  17牧:放

  18拾:拾起

  19庐:房前

  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

  学习须勤奋

  承宫的特点:好凯末迅考试办帮学上进,吃苦耐劳

  学习有毅力,方可成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