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猎鹰9号(Falcon 9)火箭是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可回收式中型运载火箭。猎鹰9号于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发射,于2015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回收。
2019年11月11日,美国猎鹰9号火来自箭发射升空,此次发射创下猎鹰9号火箭的载重纪录(15.6吨)。
2020年4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360百科术公司用一枚“猎鹰9”火箭将“星链”计划第7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继续搭建全球卫星互联网 。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美国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X行批延留损问结)搭载载人版“龙”飞船的“猎鹰9”火箭发射任务因天气原因取消。N结掌ASA和SpaceX将会在当地时间30日再次尝试发射。 当地时间8月30日,Spa课总装旧缩南世附ceX公司发射猎鹰9号火箭,该火箭在发射后并没有像大多数佛罗里达州的任务那样向东飞行,而是在升空后向南飞行,绕过佛罗里达州的东南海岸,飞越古巴上空。
2021年9月15日,SpaceX利用龙飞船和猎鹰9号火箭执行了首次纯商业载人太空飞行任务,第一次将四名普通人送入太空。
“龙”飞船于美东时间202常曾1年11月1执希酒着制秋在好0日晚间由“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与火箭成功分离后,“龙”飞船经过约22小时的飞行,于美东时间11日18时32分抵达国际空间景把为刚低持站 。
- 中文名 猎鹰9号
- 外文名 Falcon 9
- 制造商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 原产国 美国
- 高度 54.3m
研制背景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来自ceX)由美国亿360百科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2002年创建,将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融入到航天探索当中去,而就在不久以前,向轨道发射火箭的活动几乎完全由政府机构控制。埃隆·马斯克是座批团端顶啊武减早在线支付系统PayPal的创始人,他希望消除官僚机构的繁琐程序,增强做事效率,胡李通过不断创新以及内部生产和误能测试,将火箭发射的成本降至只有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

传统的运载火箭是一次性使用的,在发射后坠回地面,在大气层中燃烧殆游元积余尽,只剩下一些金属残片。而垂直起降的运载火箭在落回地面后,只要稍加怎宽末判师想章小修复,重新加注燃料就可再食供南次发射,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
研制过程
2014年10月19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日前宣布,它的"草蜢"火它来置依许箭在本月初的试验中创造了一项新纪录:火箭由发射台点火后飞到744米的空中,然后又垂直降落回发射台。这家企业在其网站上乱公布了7日进行的试验的视件座叶频,整个试验过程持续78.8秒,火箭降回地面后外观完好。与传统运载火箭相比,"草蜢"外形上最大的不同是带有四条钢铝结构的"腿",它们带有液压减震器。这四条"腿"使火箭鲁存热县收业乎上犯果识能抵御垂直落回地面的巨大冲击而不致严重损坏。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说,"草蜢"的试验是这家企业研发垂直起降、完全可衡态传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关键一步"。这家企业物青审乎义台秋愿字正在开发其"猎鹰9跳殖培死刑江号"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版本,并在2014年9月底的一次发射中,成功回收"猎鹰9成道什春盟从铁尼友号"的部分一级火箭。

2015年1月6日19:20,由SpaceX研制的猎鹰9号(Falcon 9)运载火箭原本计划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但在倒计时进入1分钟时发射任务被紧急商死名中止,SpaceX称由于火箭的"二级推力矢量控制驱动器发生飘移"使得本次发射任务被紧急终止。由于1月6日的发射窗口期仅有1秒,因此本次发射任务已经取消,下次发射的窗口在本周五,也就是1月9号,预期发射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凌晨5:09。
记娘 2018年1月8日晚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美国秘密卫星未进入轨道,其可能已坠入大海。
2018年6月2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号”运载火箭把装载2.7吨物资的“龙”飞船(Dragon)发往国际空间站,欧洲机器人助手“西蒙”。
设计思路
回收利用
"猎鹰9号"第一级就比"猎鹰1号"大许多,乍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第二级比第一级稍短。它们的顶端和外层全部是采用超强来自度铝锂合金材料制造的。且后盖上面盖了特制的挡热板,用以保护"猎鹰9号"第一级和第二级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免遭损坏,这样便可以回收再利用。
垂直降落
在马斯克的构想中,不论是NASA或是民营公司都不应该任由燃料火箭成为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因此他要求SpaceX公司的工360百科程师们,打造浮动的海上手审角送八才必行代激英火箭降落埠(Autonomous spaceport drone ship, ASDS),并研究燃料火箭在发射任务后「如何自动并垂直降落於降落埠」的技术。

致电准状总校众技展 这项技术的困难度在於,首先,猎鹰9号(Falcon 9)火箭高达14层楼,爬升时的速度达1秒1.6公里,要让直线上升的火箭「毫发无伤」地垂直下降,犹如「狂风中让橡胶扫可含说办帚柄直立於手掌上」。
其次,SpaceX公司之前曾让完成任务的燃料火箭成功降落在10公里宽的目标区内,但ASDS仅宽10公尺,两者难度大不同。最后,位於海中的ASDS并没有固定,要降落的燃料火箭必须藉助引擎保持下毛怕降时的平衡与稳定。
性能参数
表中大部分参数来自然仍于治亲硫我剂史"Falcon 9 Overview, Launch Cost "与"Space Launch Report: SpaceX Falcon Data Sheet "。
制造商 | SpaceX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
---|---|
原产引察机速单久国 | 美国 |
尺寸 | |
高度 | 68.4m(224.4 ft) |
直径 | 3.7m (12 ft) |
质量 | 505,846kg(1,115,200 lb) |
级数 | 2 |
容纳能力 | |
有效载荷(至LEO) | 13,150kg(28,991 lb) |
有效载荷(至GTO) | 4,850kg(10,6个具使福伯92 lb) |
发射历程 | |
状态 | 现役 |
发射场 | 卡纳维拉尔角 束兰双析互刻兵既SLC-40 范登殖表往未船乐值孔帮限堡 SLC-4E |
总发射次数 | 胶系远 13 |
成功次数 | 13 |
首飞 | 2专厂庆长据按010年6月4日 |
第一级 | |
发动机 | 9 Merlin 1C |
推力 | 5000 kN |
比冲 | 海平面:255 sec (2.6 kN/kg) 真空:304 sec (3.0 毫黄言kN/kg) |
燃烧时滑介判高朝顺间 | 170 秒 |
燃料 | 资些微组作 LOX/RP-1 |
第二级 | |
发动机 | 1 M术换已季降境卫erlin Vacuum |
推力 | 445 kN |
比冲 | 真空:342 sec (3.45 kN/kg) |
燃烧时间 | 345 秒 |
燃料 | LOX/RP-1 |
工作原理
这些火箭发动机采用推进器,它们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火箭发射时火焰喷射的地方。特殊外形会产生巨大的推力,使火箭腾空而起。
试射意义
美国私营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4号成功试射一枚"猎鹰9"号运载火箭,并将"龙"系列飞船的一个模型送至相应轨道。这次试飞是关于商用航天器载夜部职损感查须又样部货乃至载人性能的一次测试。航空专家认为,它对航天业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而言均跟协卫眼方杨早念具有重要意义。
"猎鹰9号"可回收火箭若能成功试射,对太空探索领域来说将振显掌屋信察按乡派村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通过该火箭的自主返回技术,它将大幅缩减太空旅行的花销。若能实现火箭的全面回收,预期发射成本将降低99%。
回收情况
回收失败
状况描述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2015年4月14日兴奋地在推特上发了一张火箭升空图片。当天,该公司的猎鹰九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送向国际空间站。但在第二天的火箭回收试验中软着陆又"跌跤"。
事故分析
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领域,包括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开展探索,但探索的方式和途径不同。目前国际上提出的火箭回收方式包括伞降回收、气囊回收等,垂直回收是其中一种,但技术难度较大。
前述火箭专家表示,如果能有一次技术试验的成功突破,将在箭体姿控、结构设计、回收场设计等各方面技术的攻关、协调上迈出一大步,并能获得一系列遥控数据参数,为后续的试验进一步奠定基础。
2015年12月22日早间,美国“太空探索”(Space X)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周一(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1日)晚间在成功将11枚微型通讯卫星送入轨道后,其第一级火箭成功降落。这是“猎鹰9号”火箭首次实现发射、回收全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第一个可实现一级火箭回收的轨道飞行器。
回收再次失败
2016年1月1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发射了搭载一颗海洋观测卫星的“猎鹰9”火箭,但此行更受关注的任务——火箭第一级海上回收尝试再次以失败告终。
2018年7月2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25日成功把美国铱星通讯公司下一代全球卫星计划的第七批10颗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随后,火箭第一级再次实现海上回收,但整流罩回收再次失败。
成功回收
2016年4月9日凌晨4时52分,猎鹰九号搭载着龙飞船顺利升空,一级火箭助推器分离之后,再次尝试难度极高的海上回收任务。在此前多次尝试失败后,一级火箭稳稳降落在名为“我依然爱你”的海上平台,完成历史性突破。
补给任务
2016年4月10日,美国东部时间周日7:23(北京时间周日19:23),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收到了“猎鹰9号”送来的补给。这是自2015年6月上一次补给任务失败后,SpaceX首次成功完成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
“猎鹰9号”火箭此次搭载了“龙”飞船,并运送了重约7000磅(约合3175千克)的补给。其中,约3000磅(约合1361千克)为“Bigelow扩展活动模块”(BEAM),这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565立方英尺(约合16立方米)的活动空间。在到达国际空间站之后,BEAM将连接至国际空间站的Tranquility节点,并在未来4个月内进行安装。BEAM计划在国际空间站停留2年时间,帮助工程师收集这一模块在太空环境中使用的数据。
价格载荷
SpaceX新发布了猎鹰9号和重型猎鹰的报价及其最大有效载荷,猎鹰9号标准报价6200万美元,发射至近地轨道(LEO),最大载荷22.8吨;发射至地球同步转换轨道(GTO),最大载荷8.3吨。重型猎鹰标准报价9000万美元,发射至近地轨道(LEO),最大载荷54.4吨;发射至地球同步转换轨道(GTO),最大载荷22.2吨;发射至火星,最大载荷13.6吨。如果购买多次发射任务,报价上还会有折扣。
Elon Musk补充道:“今年晚些时候,猎鹰9号的起飞推力可达775.6吨(171万磅),重型猎鹰的起飞推力可达2313.3吨(510万磅),是目前所有火箭的两倍,这是一个野兽..."
稍后不就,SpaceX将会再次尝试海上回收,北京时间5月5日13时21分,猎鹰9号将携带JCSAT-14通讯卫星升空,继续准备在海上回收一级火箭,如果回收成功,将会是第一次高速地球同步转换轨道(GTO)任务回收。今天静态点火已经完成,SpaceX团队正分析数据。
运力对比
SpaceX新近公布的火箭运力表上,在役的猎鹰9号火箭低地球轨道运力为22.8吨,可以将8.3吨的物资送往同步转移轨道。另一款今年11月即将首飞的重型猎鹰火箭低地球轨道运力54.4吨,可以将13.6吨的物资送往火星,重型猎鹰将在2018年送一艘不载人的龙飞船前往火星探路。
此次回收成功也与猎鹰9号火箭发动机的强大推力有关。在SpaceX新近公布的该公司火箭运力表上,猎鹰9号的低地球轨道运力达22.8吨,不过这是不使用回收技术的运力,要回收火箭第一级需要预留燃料,运力会下降。相比较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低地球轨道运力为13.5吨,猎鹰九号可以在使用机制落后的莫林发动机的情况下达到接近长征七号的成绩也充分说明了美国在冷战时代不计成本打造的航天底子实在是丰厚。此外,猎鹰9号的报价也比其他同行便宜的多--只有6200万美元。
回收意义
商业航天的最大意义是经济性。据国际航天专家估算,目前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要花费一两万美元。通过优秀的总体设计和充分试验,“猎鹰9”火箭的近地轨道发射报价约为6000万美元,相当于每公斤载荷花费4600多美元。
在这一低成本基础上,如果能回收“猎鹰9”火箭第一级并重复使用,还可使该火箭的成本再降低70%。如能回收第一级和第二级,就能省去98%的成本。因此,大大节约火箭发射总费用的巨大空间是存在的。
从大方面说,只有解决了回收再利用难题,才能让更多大型航天器便捷地驶入更加遥远的太空。从应用层面说,如此力压成本可使人造卫星的研制费用便宜得多;回收火箭还能保障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
火箭爆炸
2016年9月1日,SpaceX “猎鹰9号”(Falcon 9)火箭发生爆炸,导致价值2亿美元的Facebook首颗互联网卫星Facebook Amos-6卫星被完全摧毁。本来,这颗卫星将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9月3日下午1点33分搭载“猎鹰9号”火箭升空,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非洲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虽然火箭爆炸所导致的震感强烈,且持续了几分钟时间,但SpaceX表示,此次爆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发射记录
序号 | 运载火箭 | 发射日期 | 起飞时间 | 有效载荷 | 轨道 | 发射场 | 结果 | 备注 |
1 | 猎鹰9号 | 2010.6.4 | ||||||
2 | 猎鹰9号 | |||||||
3 | 猎鹰9号 | |||||||
4 | 猎鹰9号 | 2012.5.22 | ||||||
5 | 猎鹰9号 | 2012.10.8 | ||||||
6 | 猎鹰9号 | 2013.3.1 | ||||||
7 | 猎鹰9号 | 2013.9.10 | ||||||
8 | 猎鹰9号 | 2013.12.4 | 通讯卫星 | GTO | 美国第一家进入商业卫星领域的民营企业 | |||
9 | 猎鹰9号 | 2014.4.19 | ||||||
10 | 猎鹰9号 | 2014.7.14 | ||||||
11 | 猎鹰9号 | 2014.9.7 | ||||||
13 | 猎鹰9号 | 2015.1.10 | : | |||||
14 | 猎鹰9号 | 2015.2.11 | : | |||||
16 | 猎鹰9号 | 2015.3.2 | : | |||||
17 | 猎鹰9号 | 2015.4.14 | : | 龙飞船 | LEO | 成功 | 海上回收失败 | |
18 | 猎鹰9号 | 2015.4.27 | : | |||||
19 | 猎鹰9号 | 2015.6.28 | 10:21 | 龙货运飞船 | L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失败 | 无 |
20 | 猎鹰9号 FT | 2015.12.22 | 9:29 | 11颗Orbncomm OG2卫星 | L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首次成功陆地回收一级火箭,创造历史 |
21 | 猎鹰9号V1.1 | 2016.1.18 | 2:42 | Jason-3地球观测卫星 | LE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海上回收失败 |
22 | 猎鹰9号FT | 2016.3.5 | 7:35 | SES-9通讯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海上回收失败 |
23 | 猎鹰9号FT | 2016.4.9 | 4:43 | Drogon/CRS-8 空间站货运飞船/BEAM | L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首次海上回收成功 |
24 | 猎鹰9号FT | 2016.5.6 | 13:21 | JCSAT-14通讯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25 | 猎鹰9号FT | 2016.5.28 | 5:39 | Thiacom-8通讯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26 | 猎鹰9号FT | 2016.6.15 | 22:29 | Eutelsat 117WB/ABS 2A 通讯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海上回收失败 |
27 | 猎鹰9号FT | 2016.7.18 | 0:45 | Dragon/CRS-9 空间站货运飞船/IDA-2 | L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第二次陆上火箭回收任务成功 |
28 | 猎鹰9号FT | 2016.8.14 | 13:26 | 日本Jcsat-16通信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 | 猎鹰9号FT | 2016.9.1 | 9:07(爆炸时间) | 以色列Amos-6通信卫星 | 无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 | 未发射。进行静态点火实验时,发生爆炸 | 第二级液态氧舱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出现故障 |
29 | 猎鹰9号V1.1 | 2017.1.25 | 1:54 | Iridium Next 1-10通讯卫星 | LE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恢复发射,海上回收成功 |
30 | 猎鹰9号FT | 2017 .2.19 | 22:38 | Dragon/CRS-10 空间站货运飞船 | LE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陆上回收成功 |
31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 .3.16 | 14 :00 | EchoStar -23通讯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一级火箭不回收 |
32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 .3.31 | 6 :27 | SES-10通讯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首次服用发射,海上回收成功 |
33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 .5.1 | 19 :15 | NROL-76(USA276)间谍卫星 | LE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陆上回收成功 |
34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 .5.16 | 7 :21 | Inmarast 5-F4海事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首次海事卫星任务 ,不回收 |
35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 .6.4 | 5 :07 | 货运龙飞船 | LE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首次复用货运飞船,LC-39A第100次发射,陆上回收 |
36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 .6.24 | 3 :10 | BuigariaSat通讯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第二次复用火箭发射,回收机器人投入使用,海上回收成功 |
37 | 猎鹰9号FT | 2017.6.26 | 4:25 | Iridium Next 11-20通讯卫星 | GT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钛合金格栅舵首次使用,回收成功 |
38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7.6 | 8:37 | Intelsat 35e通讯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迄今最重载荷,一次性不回收 |
39 | 猎鹰9号Block4 | 2017.8.15 | 00:31 | Dragon/CRS-12空间站货运任务 | LE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陆上回收成功 |
40 | 猎鹰9号Block4 | 2017.8.25 | 2:51 | 台湾 福卫五号 | SS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41 | 猎鹰9号Block4 | 2017.9.7 | 21:50 | 波音 X-37B可返回式军用航天器 | LE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SpaceX首次空军发射任务 |
42 | 猎鹰9号Block4 | 2017.10.9 | 20:37 | Iridinm Next 21-30通讯卫星 | LE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43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10.12 | 6:53 | SES 11/Echostar 105通讯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44 | 猎鹰9号Block4 | 2017.10.31 | 3:34 | Koreast 5A通讯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海上回收成功 |
45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12.15 | 23:36 | CRS-13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 | L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陆上回收,复用发射 |
46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7.12.23 | 9:27 | Iridinm Next 31-40通讯卫星 | LE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一次性不回收 |
47 | 猎鹰9号Block4 | 2018.1.8 | 9:00 | 未知 | LEO | 卡纳 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陆地回收成功 |
48 | 猎鹰9号FT | 2018.2.1 | 5:25 | SES 16/卢森堡Govsat 1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火箭海上软着陆成功 |
49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8.2.22 | 22:17 | Paz地球观测卫星 | SS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不回收,2.0版整流罩首秀,Block3构型谢幕之旅 |
50 | 猎鹰9号Block4 | 2018.3.6 | 13:33 | 西班牙Hispasat 30W-6通信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海况不佳,不回收 |
51 | 猎鹰9号Block4 | 2018.3.30 | 22:13 | Iridium Next 41-50通讯卫星 | LE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复用发射,2.0版整流罩第二次回收并回收失败,一级不回收 |
52 | 猎鹰9号全推力版 | 2018.4.3 | 4:30 | SpecaX CRS-14 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 | L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双复用发射,一级火箭不回收 |
53 | 猎鹰9号Block4 | 2018.4.19 | 6:51 | 凌日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 | HE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韦伯望远镜的好搭档 |
54 | 猎鹰9号Block5 | 2018.05.12 | 4:14 | “孟加拉国一号”卫星 | GTO | 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 | 成功 | 快速复用时代开端 |
55 | 猎鹰9号Block4 | 2018.05.23 | 3:47 | GRACE-FO-1&2、IridiumNEXT 51-55通讯卫星 | LEO | 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 | 成功 | 2.0版整流罩第三次回收失败 |
56 | 猎鹰9号特别Block4 | 2018.06.04 | 12:45 | SES-12 卫星 | GTO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LC-40 | 成功 | 最重的全电推星 |
57 | 猎鹰9Block5 | 2018.07.22 | 1:50 | 电星-19V |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 成功 | 发射8分多钟后,火箭第一级落在位于海上的回收平台上,成功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