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王晓鸣

2023-03-09 13:29:2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华中科技来自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城镇建设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 。

  • 中文名称 王晓鸣
  • 国籍 中国
  • 学位/学历 博士
  • 职业 教授
  • 专业方向 可持续城市与建筑、工程管理

个人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裂未继能心角凯,城镇建设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最六边益蛋附家委员会委员暨中南区域专家组长来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督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村镇绿色建筑与综合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色建筑领域专家;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可持续发展专家,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房屋安全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船劳现被末

  曾任: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地区可持续城市和城市应对气候360百科变化专家组专家,联合国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项目中方专家,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LMD)旧城更新项目首席专家,中-美环境科技合作绿色社区专家组中方组长,中-法历史建筑遗广测停吧接洋夜印视含产与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长,中-澳生态村建设合作研究示核肥他升块原喜游范项目中方专家组长等。赴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2烈否营仅传音固事律业0多个国家学术交流,在国际研讨会作学术报告20余次 。

  完成20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30多项科技应用项目和4项国际合作项目,研究成果"湖北堰河生态村建设综合示范"项目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城镇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及低碳设计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16年国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湖北省现代化村镇建设及信息化科技支撑示范"项目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名。发表论文190余篇万居迫,其中英文40余篇。出版针济尽又看提著作6部,其中,英文专著《Green Village and Town Construction in China》由国际知名施普林格讨值铁互东宜然友资出版社出版,中文专著《限固独般即死序引差形中国绿色村镇建设》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研究领域

  可持续城市与可持续建筑、城乡绿色生态建心侵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原由缩罪刻就跳晚服非旧城更新、住宅与房地产、现代建设工富层破环艺战急训设程管理。

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

  [1] 山区住宅建造施工技术集成应用. 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2] 绿色生态村镇规划建设评价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

  [3] 城镇低碳建设发展模式与应对气候变化规来自划技术研究.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4] 我赵价操操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加宗沿具被地乙黄划课题

  [5] 城镇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及低碳设计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果宜课题

  [6] 不同区域生态建筑建设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7] 华庄镇生态节能型小区建设关键360百科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8] 贵州青岩古镇住宅保护规划与整治调查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项

  [9] 中国城市住区加速衰退与演替机理及调无木控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示范.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

  [11] 小城镇建情批风世量充军孙设评价指标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12] 小城镇建设试国亚球确紧背案点示范工程创新机制研究. 井同欢断护相简入制助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

  [13] 居住区与小城镇建设技术研究. 建设部委托项目

  [14] 城市住宅技术管理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国家建设部重点科技原丝在础浓项目

  [15] 旧城住区可持续改善关键引导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

  [16] 灯乙施犯金部节约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与评价方法研究. 国家重大科技咨询项目子项

  [17] 城然权画笑律市旧住宅(区)小康型更新改造研究. 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

  [18] 旧住宅更新改造产业化技术系统研究. 建设部科技项目

  [19] 旧住宅更新改造产业化技术系统研究. 建设部科技项

  [20] 住宅(区)全寿命期维修改造决策准则与应用. 建设部科技项目

  [21] 大城市老城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示范研究. 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斯围光太置某括缺土

  [22] 住宅反向抵押贷款乡则红苏保险产品及行业应用研究. 国家建设部科技项目子课题

主持省市级研究课题和规划建设应用项目

  [1]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支撑行动规划研究. 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2] 湖北省现代化村镇建设及信息化科技支撑示范. 湖北省星火富民工程项目

  [3] 移民村建设规划研究--以丹江口计家沟为例. 湖北省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

  [4] 谷城县堰河新村抗震节能建设示范工程. 湖北省2008建设科技(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项目

  [5] 武汉市旧里弄更新改造合作研究. 武汉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6]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研究. 武汉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项目

  [7] 汉口沿江地段开发建设与景观特色研究. 武汉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8] 武昌历史名城保护与利用概念性规划. 武汉市武昌区政府项目

  [9] 潮州市古城区保护利用项目综合研究. 潮州市政府项目

  [10理合什哪静线] 武汉市青山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研究. 青山区政府项目

  [11] 洪山区"城中村"改造及新型社区建设研究.洪山区政府项目

  [12] 历史建筑绿色修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研究. 武汉市城投集团项目

  [13] 武汉市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项目沙影官优李指记房专研究. 武汉市城投集团项目

  [14] 贵港市城镇低碳发展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贵港市建筑设计院项目

  [15]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低碳城镇建设规划(2011-2015)研究. 东莞市石龙镇环保局项目

  [1打帝续重祖白6]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粮同所爱具迅间布业发展规划(2008-2012).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

  [17] 南昌市青云谱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青云谱区政府项目

  [18] 潮州富丽酒店开发项目咨询策划. 广东省潮州市某公司项目

  [19] 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屋拆迁评估研究. 湖北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

  [20] 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规划和建设方案. 桂林市政府项目

  [21] 澄迈县实验区评价与绿色发展示范镇建设研究. 海南省澄迈县政府项目

  [22]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6-2020). 黄陂区木兰乡政府项目

  [23]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5-2019). 郴州市苏仙区政府项目

  [24]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4-2018). 白沙县政府项目

  [25] 海南省澄迈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1-2015). 澄迈县政府项目

  [26] 河南省嵩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2-2017). 嵩县政府项目

  [27] 襄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2-2016). 襄阳市政府项目

  [28] 英山县国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1-2015). 英山县政府项目

  [29] 宜昌市点军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9-2013). 点军区政府项目

  [30] 湖北省谷城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9-2013). 谷城县政府项目

  [31] 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3-2017).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项目

  [32]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8-2012). 神农架林区政府项目

  [33]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6-2011). 汉阳区政府项目

  [34] 湖北省仙桃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2-2010). 仙桃市政府项目

  [35] 湖北省嘉鱼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方案)项目研究. 嘉鱼县政府项目

  [36] 主持完成15项房地产营销筹划报告, 包括: 武汉四方国际商城市场营销策划报告、武汉(上海)商城公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南交易广场可行性分析及营销策划报告、武汉市新华下路香港住宅小区市场分析报告、武汉市汉正街海荣大厦开发评估报告、武汉市国际广场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湖北红莲湖高尔夫俱乐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主持国际合作项目

  [1]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for Old Urban Residential Area of Jiangan District of Wuhan City (No:EMCP/LMD-02-PURJD). 武汉市江岸区旧城住区环境质量可持续改善. 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项目

  [2]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SA Paris-Val deSeine/HUST-S CEM & SAUP. 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中法合作研究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建筑-城市与都市环境重点实验室、法国巴黎瓦尔德赛纳建筑学院

  [3] Heritage, 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Paris-Lumiere 2014. 遗产,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法合作研究2014 Paris-Lumlere科学研究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法国巴黎瓦尔德塞纳建筑学院、巴黎第八大学

  [4] Cooperative study and demonstration ofChina-Australia eco-village construction. 中-澳生态村建设合作研究与示范. 华中科技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

  [5] Cities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Asia/Pacific (CCCI- Asia/Pacific). 亚太地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行动.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地区办事处项目

发表代表性论文

  [1] Wang X.M., He N.J. and Li X.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Community in the Anti-epidemic Emergency Project: A Case Study of Wuhan Huoshenshan Hospital, Chin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22, (accepted)

  [2] 何南均, 王晓鸣*, 李鼎强, 马冰茜. 抗疫应急工程建设共同体系统构建与管理--以武汉市为例. 建筑设计管理, 2021, 38(05): 29-38

  [3] WANG Xiaoming, HE Nanjun, ZHAO Runfeng, ZHANGKaining, YANG Yang. Anti-epidemic Emergenc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ased on Construction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Huoshenshan Hospital.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ject Management, July 3rd-4th, 2021

  [4] 李小康, 华虹, 王晓鸣, 何南均.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乡村可持续用地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 生态经济, 2020, 36(06): 112-117

  [5] Xiaokang Li, Xiaoming Wang*, Lin Lei. Theapplication of an AN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o assess lean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19, 27(2): 356-384

  [6] 王晓鸣, 何晨琛, 李小康. 绿色住宅市场发展的多主体交互优化.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 35(2): 1-24

  [7] Chenchen HE, Xiaoming WANG*, Guochao ZHAO. Developer's willingness to construct green dwellings in China: Factors in their decisions and stimulating policie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8, 24(5): 378–389

  [8] Peng Wenjun, Wang Xiaoming*, Li Xiaokang, HeChenchen.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emergy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 case study of Qingdao, China, from 2004 to 2014.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 85: 1249-1261.

  [9] 李小康, 王晓鸣*, 华虹.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及机理研究. 生态经济, 2018, 34(1): 14-19

  [10] 王晓鸣, 王旭, 吴晶霞, 彭文俊, 李小康. 现代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与网络分析模型.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7, 34(1): 1-9

  [11] X. WU, X.M. WANG*, X. WANG, W.J. PENG. MEASUREMENT OF SYSTEM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2017, 12(5): 922-932

  [12] 王晓鸣, 王旭, 吴晶霞, 赵国超.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6, (7):36-42

  [13] 王晓鸣¸ 吴晶霞, 王旭, 彭文俊, 应华权.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6, 33(6): 48-56

  [14] 王晓鸣, 彭文俊, 华虹, 吴晶霞. 建筑生态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6, 33(3): 1-84

  [15] Xiaoming Wang, Guochao Zhao*, Chenchen He, Xu Wang, Wenjun Peng. Low-carbon Neighborhood Planning Technology and Indicator System.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6, 57: 1066-1076

  [16] 赵国超, 王晓鸣*, 何晨琛. 建筑基因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24): 196-200

  [17] 赵国超, 王晓鸣*, 何晨琛,彭文俊. 基于ANP的社区低碳系统结构分析.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 2016, 32(11): 80-83

  [18] 何晨琛, 王晓鸣, 赵国超, 吴晶霞. 低碳建筑市场推广方法研究. 建筑经济, 2015, 36(5): 85-87

  [19] 华虹, 王晓鸣*, 邓培, 何建清. 基于BIM的公共建筑低碳设计分析与碳排放计量.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 31(2): 62-67+72.

  [20] 王晓鸣, 王旭. 低碳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2): 78-82

  [21] 华虹, 王晓鸣, 彭文俊. 村庄低碳建设与碳排放评价.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2, 29(1): 20-24

  [22] Chen Huarong, Wang Xiaoming. Study on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Management Based on Stakeholders Management Theory.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10(1): 32-41

  [23] 华虹, 王晓鸣.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初探. 城市问题, 2011,(7): 16-19

  [24] 杨俊, 王晓鸣, 华虹. 村镇住宅绿色化的效益分析.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8): 203-206

  [25] 杨俊, 王晓鸣, 汪洋. 村镇住宅耐久性的经济性分析.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1, 28(2): 82-86

  [26] 竺雅莉, 王晓鸣, 杨年山. 中国保障性住房的街区式发展模式研究. 城市规划, 2010, 11: 20-24

  [27] 陈华荣, 王晓鸣. 基于聚类分析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分类评价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3): 149-154

  [28] 李明, 王晓鸣, 王旭, 程硕.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农村建设模式优化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377-382

  [29] 汪洋, 王晓鸣, 朱宏平. 城市文化导向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房地产, 2010, 9: 53-55

  [30] 王晓鸣. 工程社会学与现代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6): 102-104

  [31] 王晓鸣, 汪洋, 李明, 杨俊. 城市发展政策决策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22): 197-200

  [32] 王晓鸣, 杨俊, 李明. 城中村的正外部性及其改造中的措施研究. 中国房地产, 2009, (9): 46-47

  [33] 李悦, 王晓鸣. "建筑场"存在的哲学思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21): 72-75

  [34] 杨帆, 王晓鸣, 李明. 论Partnering模式在节能住宅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建筑经济, 2008,(12): 108-111

  [35] 王晓鸣. 武汉房地产企业品牌塑造与增值. 中国武汉房地产发展报告No.2. 2007: 296-302.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6] 竺雅莉, 王晓鸣, 杨建军, 汪洋. 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与历史建筑资源整合利用. 华中建筑, 2006, 24(10): 143-145

  [37] 赵延军, 王晓鸣. 房地产开发项目效用决策模型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6, 23(1): 31-34

  [38] 赖明华, 王晓鸣, 罗爱道. 基于正交设计的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评价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6, 23(1): 36-38

  [39] 肖隽子, 王晓鸣. 老年住宅反向抵押贷款的需求与风险分析. 建设科技, 2005, (12): 206-207

  [40] 王晓鸣. 旧城住区环境质量可持续改善规划指南. 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2005全国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5, (9): 909-916. 西安

  [41] 王晓鸣. 住宅建筑的维修性与维修性决策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4, 21(1): 5-9

  [42] 王晓鸣. 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与居住质量改善研究. 城市规划, 2003, 27(12): 24-29

  [43] 汪文雄, 王晓鸣. 旧住宅(区)更新改造产业化技术系统研究. 住宅科技, 2002, (1): 37-41

  [44] 彭开丽, 王晓鸣. 遗传算法在房地产投资策略分析中的应用. 武汉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1, 18(1): 1-6

  [45] 王晓鸣, 李国敏. 城市滨水区开发利用保护政策法规研究--以汉口沿江地区再开发为例. 城市规划, 2000, 24(4): 48-52

  [46] 王晓鸣. 住宅维修决策中的时变可靠性研究.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0, 22(1): 50-53

  [47] 王晓鸣, 李桂青. 住宅维修决策与准则研究. 工程力学, 1999, 2: 485-490

  [48] 王晓鸣. 国外城市旧住宅(区)改善研究. 城市规划, 1999, 23(5): 54-57

  [49] 王晓鸣, 曹建新. 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及特征. 中国房地产, 1997, (5): 60-62

  [50] 王晓鸣. 中国房地产专业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房地产, 1997, (4): 21-24

  [51] 王晓鸣, 蔡汉宁. 城市规划发展的佐证与借鉴--评1923年《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 城市规划, 1991, (5): 55-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