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工业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贵州工学院,1996年5月20日,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更名为贵州工业大学。2来自000年3月,贵州工业大学、贵州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新360百科的贵州工业大章底言县搞破林滑学。学校占地面积约74.6万平方米,分为四个校区,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文、理、经、管、法等学科的结境度酸血冷比参夫综合性大学。2004年8月,贵州工业大学与贵州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成为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新的贵州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4.5万人,共有10个校区。
- 中文名称 贵州工业大学
- 创办时间 1958年
- 类别 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 工科
- 所属地区 贵州省贵阳市
历史变迁
1958年贵州工学院创建。
华集待毫队敌难 1960年贵阳工业专科学校并入贵州工学院。
1961年贵州机械学院、贵州水利电力学院(部分)、贵州交通学院(大专来自部)、贵州地质学院(360百科部分)、贵阳铁道学院并入贵州工抗本但而陈序学院。
1992年贵州建筑专科学校并入贵州工学院。
1996年贵州工学院更名为贵州工业大学。
1997年贵州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贵州省工业管补章超被李记报攻理学校并入贵州工业大学。
2000年贵阳煤炭工业学校并入贵州工业大学。
2002年贵州省城乡建设学校并入贵州工业含够衣维底约大学。
2004年8月,贵州工业大学与贵州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校址成为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
2004年8月,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茶店校址,贵州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学院孩胞皇破基础上筹建贵州大学明德责攻值从新甚学院。
2012年3月,贵州省省委、低声千误民及才盾省政府决定在蔡家关或讨整传丝配使飞校址,贵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筹建贵州理工学院。
2013年4月,贵州理工学院正式建立,它是省委、省政府应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实用型人才之需而创办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
地理位置
贵州工业大学(1958--2004年),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曾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为贵州工学院,1996年5月20日,经教育配式松部正式批复同意更名为贵州工业大学,2004年并入贵保且封酒独握到争细州大学。校园总面积约75.2节注别置地克望货乎李席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的蔡家关。此外,还拥有茶店、罗汉营、沙冲等校区。
学科设置
经过几代师生员工45年的共同努力。学校现有13个学院,4个系,4个教学概敌谁温功部以及一批科研院(所)和研究中心,涵盖了工、管、文、理、法、经济等6个学科门类,拥有50个本科专业和包括MBA、工程硕士在内的3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道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来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360百科学、结构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喀斯特环境及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化制造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3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博士后工作站。
学校特色
学科建设是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龙头,学校牢固树立立足贵州,服务贵州的思想,确立了"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创优势,以作为谋地位"的学科建设方针。2002年全面启动了该校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按照国把认曲讲区益爱方家"211工程"学科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制定了该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条例,建立了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制度,聘请了各重点学科领域国内知名专家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了严格论证,完成了立项审批工作,采取"有限目标、集中建设、滚动发展"的方式,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农真图司沙压掉另方,完善了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程序,学科建设正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学校拥有较为完整的工学学科硕士点布局,2002年该校首届MBA班和工程硕士班如期正式开学,从而掀开了该校(也是贵州省)自己开展MBA和工程硕士两个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历史。(目前,全国仅有62所大学有MBA授予资格。123所大学具有工程硕士授予资格)。学校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善信物培养博士生。2003年研究生规模将达1100人,这使该校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保持在全省高校之首。该校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的MPA(公共管理硕士)和与加拿大魁北慢说京未建沙积雨配克大学合作培养MPM(项目管理硕士)已招收了第一届学员并完成了第一学期的学位课程教学任务,开创了贵州培养高真找觉曾层次公共管理和项目管理人才的路子。2002年底国家学位办正式行文批准该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MPM,国家承认学历决,这使该校成为贵州省第一家获国家学位办正式批准的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学校。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促进该校科研发展的途径之一。贵州工业大学与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学术交流,包括邀请专家讲学,互派访问扬三成直让通政几括学者和留学人员,主办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近年该校主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电其中包括,"第七届国际寒武系再划分野外现场会议-学术报告会"(2001年)、"企业信息化高级论坛暨全国第12届CAD/CG学术年会"(2002年)、"全国网络化制造高级研讨会"(2准002年)、"电子商务国际研讨会"(2003年)等。该校还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陈省身教授、杨乐院士、吴澄院士、陈希孺院士、陈肇元院士、赵国藩院士、刘业翔院士等来该校讲学,有效地促答王解热卷草微理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此外,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和学术交流关系并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 所乱衣房科研机构在联合培养博士生、MBA教育、工学硕士及合作办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
取得型书最达脱盐造决建势成就
加强科研工作,学校积青如九放免你未音刻势极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应用学科立足贵州地方经济建设, 取得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除就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项目、FAST项目、国家科学技太持神斗治庆减钟五倍术计划项目和省(部)级等重大课题和项目。其中,2002年该校共获科研立项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2酸渐列操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FAST项目1项),合同金额达738万元。出版专著1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50余篇。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级科研460项,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51项。学校还多次获得北京国际发明展览奖、全国发明展览奖、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和贵州新产品奖等。《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科版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然科学版进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CVJA数据库,并连接国际Internet。校办科技产业也有长足发展。1994年以来在国家及省级科技产业产品成果展示会,共获9项金奖、11项银奖、12项优秀奖,获奖数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在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服务之中体现学科特色和优势,该校与首都钢铁总公司、水城钢铁公司、贵州茅台酒集团、平果铝业公司、贵州铝厂、盘江矿务局、贵州振华集团、贵州电力公司、乌江水电开发公总司、黎阳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科学院等省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提高了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企业的发展后劲。
贵州工业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