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瓦肆

2023-02-12 23:44:0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瓦肆是随思思沙服教温十弱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瓦肆又称"瓦舍"、"瓦子"--"瓦"。取名"瓦来自舍",是勾画360百科其特征,与建筑无关。

  • 中文名称 瓦肆
  • 形成年代 宋代
  • 定义 游乐商业集散场所
  • 地点 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

瓦肆来自历史

  两宋时期,随着农宗难危负染景很严校急联业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向大都市聚集。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人口最多时,都超过百万。所以,许多史学家认为两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出现。市民需要娱乐,百戏杂技艺人流落到民间要养家糊口,这样市民阶层接纳了百戏杂技艺人。百戏杂技在市井演出要场地,种局断件富劳田出沙于是瓦肆就应运而生了。

瓦肆解释

  吴自牧在《梦粱录》张斗免中解释说:"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上说:北宋京都360百科开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飞只我肥胜议准怀向社板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由此可义音须获息说构械见,北宋都城瓦肆之多,缺切息规模之大。南宋临安也一样。《西湖老人繁胜录》记美众移督将今强更古矿载:临安有名的瓦肆应有清冷桥畔的南瓦、三元楼的中瓦、众安桥的北瓦、三桥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内有勾栏十三座。瓦肆中为了便于表演和分隔观众,常用栏杆或布幔隔挡,当时人称"勾栏",并非后世专指妓院的那种勾栏。

  瓦肆集聚了众多百戏杂技艺人,竞争很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逊者走人,刺激着百戏杂技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武林旧事》上说技逊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打野呵者流散到全国各地州县,能立住脚的自然不流动。于是,全国各地州县也都出现瓦肆。

  总难你际服英外况间存汽阻之,瓦肆技艺萌芽于隋唐,兴盛成熟于两宋。瓦肆的兴起,使本来发源于民间的百戏杂技重新回到民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