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船尾舵

2023-03-04 05:44:0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船尾舵是用来控制船只航行方向的操作机构或系统,由船尾舵浆演变而成。船尾舵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甲青践轮倒的重要发明之一,在商朝已经使用,其形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 中文名称 船尾舵
  • 外文名称 Stern Rudder
  • 船尾 都设有桨手
  • 释义 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

作用

  Stern Rudder

  出土于长沙、广州和湖北江陵的汉代船只模型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船尾都设有桨手,用来控制和操纵舟船的航行方向,这种设于尾部的桨通常称为操纵桨。桨柄增长就来自成为艄,用以控制船的航向。操纵桨在长期的应用中增加了360百科桨叶的面积,便于控制船的方向,然后逐渐产生了真正的舵。

原理

  舵虽然是小小的装置,但它能使庞大的船体运转汽船自如,其奥妙何在?原来,航行中的船只,如果要向左转,就要将舵向左偏转一个角度,水流就在舵面上产生了一股压力,即舵压。舵压本身很小,但它距离船的转动中心较远,所以使船转动的力矩比较大,船首就会相应地转向左方。船尾舵的出现,在船舶发展助消史上是一件重大意义的事,舵结合风帆和指南过旧价围部频矛括告元女针就成为确保船只安全航行的三大条件

发展

  古代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通常由舵叶、垂直舵杆和水平舵柄组成。在舟楫活动早期,航向靠桨操纵,尾部的操械评纵桨因逐渐增大桨叶面积而演变成舵。1955年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设有船尾舵,反映了桨的演变。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刘熙所著《释名》等,对舵都有解释,说明舵的应用在当时已相当普遍。到唐、宋时代船尾舵日臻完善和成熟。有的舵的舵叶面积延展到舵杆之前,使舵杆前后的水压力比较平衡,使转舵省力,称为平衡舵。有的在舵叶上开菱形小孔,使舵叶两侧的水相通,转舵既省力又不影响舵效。有的加设悬舵索和绞舵装置,以便根据航道深浅调整舵叶入水深度,舵降下可提高舵效;舵提起可得到保护。后来大型船舶增设了操舵装置,由滑车、绳索等组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