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噻酰草胺是无色结晶。熔点134.8~135来自℃。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mg/L,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 中文名 苯噻酰草胺
- 用 量 1.2~1.6kg/ha
- 熔 点 134.8~135℃
- 性 质 无色结晶
简介
又叫环草胺苯噻酰草胺:

性质
无色结晶。熔点134.8~135℃。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mg来自/L,易溶于有机溶剂,对热、酸、碱、光稳定。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鲤鱼LC50(96h)8.0mg/L。制剂有4.0%颗粒剂。除草剂。由2-氯苯并噻唑N-甲基-2-羟基度晚流十眼温乙酰苯胺反应生成。用于水田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牛毛毡,用量为1.2~1.6kg/ha。85~h杨+Q;
主要用于移栽田中,66.6—106.7g纸苏核风深云(a.i.)/hm2在苗前和苗后使用,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有特效
作用特点
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酰苯胺类除草剂,是细胞生长和分裂抑制剂,对幼原母细胞的分裂有特别强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芽鞘和根吸收,经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杂草的幼芽和嫩叶,阻止杂草生长点细胞分裂伸长,当禾本科杂草(稗草)接触此药后很快聚来自集在生长点处。对细胞特别是母细胞起到抑制细胞分裂、增大,从而阻碍稗草的生长直至死亡。
受药稗草症状为:茎叶部和根部生长点异常肥大,叶鞘叶身变浓绿,植株生长受抑。最终变枯死360百科亡。
由于在水中溶解度低,所以在保水条件下,施药除草活性最高。土壤对本品吸附力很强,移施药后药量大部分被吸附于土壤表层,并在土壤表层1厘米以内形成处理层,这样能避免水稻生长点与药剂的接触,使其产生较高的安全性,而对生长点处在土壤表晶假念转层的稗草等杂草有较强的阻止生育和杀死能力,并对表层的以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也有抑制作用,对深层杂草效果低。使用时田应耙平,露水地段,沙质土、漏水田使用效果差。
杀草谱
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在萌芽至2叶期有特突衣宽夫效,对千金子、牛毛毡、泽漆、鸭舌草、节节菜、异形莎草、扁莎草、碎米莎草及多年水生莎草也有一定的防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田间草谱与丝师苄嘧璜隆、吡嘧璜隆复配使用
化学属性
苯噻草胺(73250-68-7)性状:
1.纯品为白色结晶加,熔点134.8℃,无臭味计源老,蒸气压6.4×1殖坏弱素0-4mPa(20℃)。
2.溶解度(20℃):水4mg/L,己烷0.1~1.0g/L,丙酮60~10而调湖夫息已标没0g/L,甲苯20~50g/L,二氯甲烷>200g/L,异丙醇5~10g/L,乙酸乙酯20~50g/L,二甲基亚砜110~220g/L,几乙腈30~60g/L。Ko血够研洋钢w1700。
3.稳定性:对热、酸、碱、光稳定;在30℃,半年内,95%不变。
用途
苯噻草胺(73250-68-7)防治对象:
用于移栽稻田,可有效防值断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有特效,稗草在发生前至3叶期均能杀死。对牛毛毡、泽泻、鸭常节受舌草、节节菜、异型莎草、扁穗莎草、具芒碎米莎和多年生水莎草等防效也很好。为细胞生成和分裂抑制剂,低毒。对一年生杂草和牛毛草有防效。对移栽水稻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发生前至发生初期有速效,持效期30d以上。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稻田高活性杀稗剂,在稗草发生前至三叶期均能将其杀死。施药方法可灌水撒于待历施。
作用方式
属酰苯胺类除草剂,是细胞生长和分裂抑制剂。对母细胞的分裂未题觉你定学故石更有特别强的抑制作用斯源当欢异日止。据观察,该药剂在植物罪良生长点处,于细胞繁殖周期的静止期、代谢期起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增大,从而阻碍稗草的生长直至死亡。受药稗草的外观征状是:茎叶部和根部的生长点异常肥大,叶鞘叶身变浓绿,植株生长受抑,最终茎叶美创变黄枯死。稗草枯萎时间随叶龄增大而延长。
生产方法
α-羟基-N-甲基乙酰苯秋谓专光胺的制备:无水羟基乙酸于20~30℃与乙酰氯反应,于90~100℃蒸出过剩乙酰氯,冷却后滴加亚硫酰氯,加热至沸,反应3h,经减压蒸馏纯化,得乙酰氧基乙酰氯,收率70%;产物在甲苯溶剂中,于0~10℃与N-甲基替苯胺反应,继续在20℃反应15h,得乙酰氧基-N-甲基乙酰替苯胺,收率74%;产物乙酰氧基-N-甲基乙酰替苯胺溶于甲醇中,于30℃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搅拌15h,经后处理得浅黄色白色结晶α-羟基-N-甲基乙酰替苯胺,收率86%。
2-氯苯并噻唑制备:上海试剂三厂采用苯胺、CS2和S在200℃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然后将光气于0℃通人到三氟甲烷、2-巯基苯并噻唑、N,N-二甲基氨基甲醛中,在0~10℃搅拌反应1h,60℃回流反应8h,得2-氯苯并噻唑,收率88%。2-氯苯并噻唑也可将苯并噻唑在AlCl3、POCl3存在下,于吡啶溶液中通氯氯化制得。
苯噻草胺的合成:在溶解后的氢氧化钠和α-羟基-N-甲基乙酰替苯胺中于20℃加入2-氯苯并噻唑,在40~50℃反应2h,经后处理得苯噻草胺,收率84%。
剂型
单剂:4%颗粒剂。混剂:苯噻草胺(3.5%)。
使用方法
在移栽稻田,移栽后3~10天(稗草2叶期)、3~14天(稗草3叶或3.5叶期)施药,施药方法为灌水撒施。剂量:4%苯噻草胺颗粒剂30~80kg/hm2。对稗草的有效药量,因叶龄大小而异:1.5叶、2.5叶、3.5叶、4叶分别为每公顷有效成分500g、1000g、1500g、2000g。药效在稻田内的维持时间因用药量而异:有效成分1kg/hm230天,1.5kg/hm250天,2kg/hm260天。本剂水中溶解度仅4mg/L,土壤吸附力强,渗透少,在一般水田条件下,施药量的大部分分布在表层1cm以内,形成处理层,秧苗的生长不要与此层接触。苯噻草胺对移栽水稻有优异的选择性。也可用50%苯噻草胺乳油防除旱田杂草,每公顷8kg作杂草芽前土表处理,对稗草、升马唐、碎米莎草、风苑菜、马齿苋、荠、繁缕有良好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