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苦集灭道

2023-02-13 13:03:1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苦集灭道是一个佛教用语各果苦画,即苦、集、灭、道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来自苦,道为完全解脱造液观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 中文名称 苦集灭道
  • 分类 苦、集、灭、道
  • 相关作品 《法华经·譬喻品》
  • 宗教 佛教
  • 国家 中国

基本概念

  佛教语,亦名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轮之初,故称初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轮。"初转轮三说四谛,第一说来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盘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和修课表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四圣谛

苦谛

  苦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360百科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奏置月领神示神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响杂其范计标收一欢行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

  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冷势缺岩考只伟概浓设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静拉研经跟生死等苦果。

灭谛

  亮压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燃被否陆降化构克找推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

  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事游脱到困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钱益前继仍绍范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来自谛辩说

两重因果

  宪钟条课里烧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来书谁孔呼单志扬程师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扩状紧武果。即由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有漏苦果,由修无漏道因而证灭谛涅盘。如《涅盘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基本教义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盘,若专修四谛以求涅盘者,为行声闻道。

  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