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碧螺春属绿茶类吗

2022-02-26 03:55:46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碧螺春的生长环境

碧螺春,产自于江苏省苏州市洞庭山。洞庭山分为东西两山,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本次考察我们将地址选在洞庭东山,东山是碧螺春的主产区,自古以来,茶园与花果树木相互间种,相辅相成,使茶叶得以天然阴凉,为茶叶提供漫散光源,使得茶叶拥有天然之香。

碧螺春茶树的种类

东一碧螺春茶园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园区。山上基本是早茶,小山种,小山种原生长于洞庭山的小山岛,后以扦插育苗的方式培育在东山。茶树生长环境以群居生长的方式自然生长。山下的树种是早期群体种,栽培技术即使上下的差距,却决然不同。还有一些果树的种植,使茶树以自然生长方式吸收花果树木之香气,令其独具果茶香味。

碧螺春采摘时间及标准

碧螺春茶在春分后采,谷雨前停止采摘,它有三大特点:摘得早,采得嫩,捡得净。碧螺春的采摘标准尤为严格,茶叶的采摘全部由人为,采摘时一般以单芽或一芽一叶,人工炒制。采摘手法:双手握成拳头,轻轻一提,不可掐拽,否则容易影响茶叶的美观性。

碧螺春制作工艺

第一步,杀青:双杀翻炒,温度控制在200℃左右;第二步,揉捻:温度控制在100℃左右,采用炒、抖、揉的方法交叉进行,使茶叶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条索形状逐渐形成,手法力度不易过轻或是过重;第三步,做形,温度控制在80℃左右,这一步是使茶叶卷曲似螺旋,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第四步,干燥,温度控制在50℃左右,采用轻揉,清炒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叠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制足干。

品茶:沁人心脾

清代李慈铭《水调歌头》词曰: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碧螺春冲泡后,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即使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仍能徐徐下沉,展叶生香;顶级的碧螺春甚至用冷山泉也能泡开,足见其茶叶芽头壮实,其它茶叶莫能望其项背。碧螺春作为绿茶的代表之一!其叶苦、甘,性凉;“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碧螺春可以助人振奋精神、解毒排毒、强心解痉、抑菌抗菌,并且有效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龋齿,同时调节人体脂肪代谢,起到降脂清体的作用。

国人品茶,不仅仅是喝一杯味道,更重要的是品其中神韵,茶道文化一直是极其重要的。对碧螺春的品鉴包含了细腻繁复的十二个程序:点香-焚香通灵;涤器-仙子沐浴;凉水-玉壶含烟;赏茶-碧螺亮相;注水-雨涨秋池;投茶-飞雪沉江;观色-春染碧水;闻香-绿云飘香;品茶-初尝玉液;再品-再啜琼浆;三品-三品醒醐;回味-神游三山。

茶要静品、慢品、细品,在三口品茶之后,平心静气中感受“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境界。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碧螺春的魅力,就在这回味无穷、如仙似梦的境界中,延续传承。

综上所述,碧螺春属于绿茶类,在唐朝的时候被列为贡品,那时候人们有叫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碧螺春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的一带,因此又称为“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属绿茶吗

碧螺春是属于绿茶的,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碧螺春属于绿茶

1、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产于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因此又被称为“洞庭碧螺春”。绿茶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青、炒青、洪请以及晒青等四大类,而碧螺春则属于炒青绿茶。

2、碧螺春在唐代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制作时需要在0.5公斤中选取6~7万个茶芽,主要制作工序是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至后的碧螺春,白毫显露,色泽银绿,清香袭入,是中国名茶之一。

3、传统的碧螺春在保存时采用纸包的方式,将块状的石灰、茶叶间隔置于缸中,加盖密封储藏,目前人们大多采用塑料保鲜袋保鲜的方法,将碧螺春分层扎紧,隔绝空气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3066-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