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喂养频率
十几天的宝宝通常需要每次喂养的间隔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确保宝宝的腹部不会过度膨胀,从而避免宝宝因为消化不良而出现腹泻或者腹痛等不适症状。当然,具体的喂养时间间隔还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说宝宝食量较大或者在生长发育期间,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喂养频率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宝宝吸收不良,同时也会对喂养者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喂养频率。
2、每次喂养量
十几天的宝宝每次喂养的量一般在60-90ml之间。当然具体的喂养量还需要根据宝宝的需求来确定。如果宝宝经常表现出饥饿的迹象,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每次喂养量,但不要过量过快。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食欲是随着时间逐渐增加的,因此不需要一开始就就给宝宝喂太多,尤其是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母乳喂养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调整产量和质量,所以此时不能谈论喂多少算多。
3、哺乳方式
目前,十几天的宝宝最好采用频繁、短时间、全母乳的喂养方式。全母乳可以有效保护宝宝的免疫系统,预防宝宝发生过敏症状,而频繁、短时间的喂养方式则有利于促进母乳分泌,并且有助于减少宝宝吞咽空气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都需要注意合理的姿势和正确的口位,以避免宝宝吸奶姿势不当而导致各种吸吮相关的问题,比如乳头疼痛、妈妈和孩子对吸乳过程的厌恶等等。
4、喂养时间
一般来说,每次喂养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即可。如果宝宝在30分钟内吃完,那么可以暂停喂养,等下次喂养时再加入适量的食物,不要强迫宝宝继续吃。如果宝宝在30分钟内没有吃完,可以适当给予延长时间,但也不要让宝宝过于劳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吃奶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引起哭闹、吞咽困难等问题,同时还可能影响到宝宝正常的成长发育,因此在喂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姿势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