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能储存多久的因素
血液能够储存多久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温度:血液的储存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血液的最佳储存温度为2-6℃,高于6℃会导致衰竭并且减少血液的储存时间。
2)保存液:保存液是延长血液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保存液中,血液的保存时间也不同。
3)血液成分:不同成分的血液储存时间也有差异。例如,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储存时间较长,而白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的储存时间较短。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血液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5-42天。
2、血液储存的方法
血液储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储藏温度:血液保存在2-6℃的冰箱中,避免震动和过于温暖的环境。
2)标签:血样系统内血袋中必须有一张可以粘在袋外的标签。标签必须至少包括受血者姓名、受血者号码、献血者姓名和献血者号码,献血者ABO和Rh血型(献血者号码必须与受血者号码相符)。
3)强制不良反应报告:不良反应发生后,医务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抢救,同时向审核单位报告。
3、过期的血液的处理方法
在任何情况下,过期的血浆和血液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无论何时,过期的血浆和血液都不应用于治疗。
2)过期的血浆和血液应当被销毁或归还献血站进行处理。
3)销毁过期的血浆和血液,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程序,保证彻底消灭所有特定微生物和细胞,以阻止它们再次进入供应链。
4、血液储存时间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血液的储存时间越长,血液的质量也会相应下降。研究显示,储存时间长的血液会出现质量变化,主要表现为:
1)氧运输功能的下降:在储存期间,细胞膜脂肪过氧化物对红细胞膜脂肪的氧化,导致红细胞糖化和脆性增加,最终导致红细胞膜对氧气的亲和力下降。
2)凝血功能丧失:在红细胞和血小板中,约30%-40% 在储存期间(约42天)自崩解。
因此,血液的储存时间必须严格控制,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强献血宣传,增加血液供应。
- 上一篇: 心脏造影多久复查一次 心脏造影何时需要复查
- 下一篇: 一次性行为大概多久 一次性行为的持续时间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