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品保质期的定义
药品保质期是指药品制剂在规定的条件下经过稳定性测定后,取得规定的有效期限。保质期是药品品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药品制剂必须按照规定的保质期在保证其质量、安全、有效性的条件下使用。
药品保质期一般以月为单位,制定药品保质期考虑了药品本身的稳定性、工艺条件、保管情况、药品包装等综合因素。
2、影响药品保质期的因素
药品的保质期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保质期越长的药品,其适应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相对较严格,而保质期较短的药品,其环境条件相对更为宽容。
另外,药品保质期还与药品本身的物性、有效成分稳定性、包装材料等因素有关。包装也是影响药品保质期的重要因素,包装不严格或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药品质量。
3、医生开的用纸包着的药能放多久
医生开的用纸包着的药品一般为片剂、小胶囊等固体制剂,这些药品的保质期相对较长,一般为24个月。但是,用纸包着的药品的密封性往往不如药品瓶,容易受到潮湿、杂质等外部污染因素的影响,因此存放时间不能太长。
一般情况下,开封的用纸包着的药品,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避免放置过久,因为开封后的药品易受空气、湿度的影响而失去药效。
4、药品过期后的处理方法
药品过期后不能再使用,因为药品在保质期内有效、安全、稳定,但超过保质期后,药品质量容易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会加大。
药品过期后可以将其继续利用,具体方法是让药品外包装与药品分开,分别处理。外包装可以分类回收,药品则应当焚烧、化学处理等彻底破坏,并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