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垣七尚书传》是由防腐保温业高级工程师高冠营先生策划,作家师鸿光先生所著抓土剂调何介的历史人物传记。共收录明朝年间长垣县李化龙、崔景荣、王永光、胡睿、胡锭、王家桢、胡宗礼共七位尚书的传记,真实地记录了七位晋垣人在大明王朝的丰功伟业、语言生动、资料翔实,具权威性、经典性。本书于2012年8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 作品名称 长垣七尚书传
- 创作年代 2012年8月
- 类别 历史人物传记
- 出版社 中国文化出版社
图书简介
"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长垣七尚书",这是一个流行于县内的美丽传说。但是,如果问起七尚书的丰功伟业,能谈上来的并不多,大部分人恐怕连名字也难说全。就是最权威的地方史书-长垣县志,无论是现存的明清、民国间的六种旧志,还是建国以后新修的版本,仅仅是寥寥几百字或千余言,且不肥律似均为援引《明史》而已 。

林曾元效 于是作者艰难的搜来自集资料,编写了七尚书传记。有关李化龙的民间传说很多,有人说李化龙祖上是洪洞迁民;有人说李化龙出身贫苦家庭;更令人可笑的是,有人说李化龙在山东东明长大,在那里启蒙……我360百科从李香泉老师的原始记录上发现,李化龙的祖居之地为山西陵川县东础背束马专木序报权瑶泉村。我亲临陵川县考察,得到了确切的证据,并且推断其为唐高宗李渊的四十七代孙。随后,从李书庄先生处得到了保存在开封的《名况使供亚六破概李氏族谱》,获得了重大发现,彻底地否认了风行于民间的各种传说。在写李化龙传记时,又参阅了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李化龙传"是目前国短置息谁秋木危时害军内最权威、最全面、资料最翔实的传说。
七尚书中除了胡建命赵睿、胡锭生活在明朝中叶,其余的五位均在万历、泰昌、天启和磁厂济早预术崇祯年间。
李化龙为文东度把拿不句裂拉盐武全才,他是伟大的军事家席屋身七方律阶计赵呢、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治嵩、抚辽、平播、开泇,立下了掀天揭地之铁非供谁令氢周认功。特别是平定播要武费李机战并帝依里胜州之乱,是万历年间著名"三大征"之一。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青提与区形岁罪被皮补吸杰出贡献;崔景荣为人正直,刚快设妒以频正不阿,为官清廉,有杰出的治国才能;王永光不为浮云所遮,四起五落,一心报国。他不依附于各种党争,在官场从容应离攻开纪苗那苦对,游刃有余;胡睿博学多闻,通敏有大才,居官无废事;胡锭才华横溢,果决刚毅;王家桢知识渊博,口若悬河,英勇忠烈;许宗礼则诚信笃实,默默无言……他们传递着长垣人的品性,体现着期杆轻便伟大的长垣精神--厚德睿智、自强进取。
明朝是长垣人才最为荟萃的时期,以七尚书为代表的精英群体,使长垣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尚书文化。
导读
李化龙传
李晶否督息待后机赶家兵化龙(1554-酒去治医短要育客评1611年),字于田,号霖寰,谥号襄毅。长垣县老李庄人。明嘉靖三十三年生。李化龙出身书香门第。据考证,其谓决坐庆沉祖父是盱眙县丞,其家族另有知县、太医院目吏等官职,举人、国学生、庠生居多。
李化龙万历二年中进士。初受嵩县知县,后升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工部营善司郎中;万历十四年调河南按察司提学佥事、河南省布政司左参议;万历十八年调山东按察司提学副使;万历二十年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调京太仆寺少卿;万历二十二年升通政司右参政、后升都察院又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地方兼理军务;万历二十二年十月升兵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七年以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四川、湖广、贵州军务,平定播州叛乱;万历三十一年以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后因平播功升兵部尚书加少保;万历三十五年为戎政尚书;万历三十六年为兵部尚书;万历三十九年八月,特加封柱国,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保,十二月卒于任上,终年57岁。李化龙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东瑶泉
东瑶泉是一个群山环抱,风景优美地小山村。它位于山西省陵川县西南部,距县城40余公里。这里是李化龙祖居之地。据说,该村李姓在唐朝末年,为躲避战乱,自陕西迁移而来,为唐高宗李渊的后代。按年代谱系而论,李化龙改为李渊的第47代孙。
元朝末年,由于历年的兵燹、黄患、灾荒、是中原大地人口锐减。为了发展经济、恢复生产,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明王朝动用行政手段,进行了大迁民。经过数十年,近二十次全国大迁民,共移出姓氏554个,分布18个省(市),498个县(市)。中原地区的黄河南北,几乎县县都有移民。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官府下达命令,遣泽州、潞州等州的农民赴彰德、正定、裕州、大名等地垦荒。当时的陵川县归泽州府管辖。
……
作者简介
高冠营,1974年生。省内知名的防腐保温业高级工程师,上海同业煤化集团驻河南办事处常务副总。
他从十八岁开始学习防腐保温的专业知识,先后在省化来自工厅、北京、上海等高等院校进行防腐保温的专业的深造。2003年通过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工程系列高评委评定的防腐保温专业高级工程师。先后任濮阳防腐保温专业公司项目经吃量早度当我罪操占理、濮阳豫能电建防腐公司直属第二公司经理,中原豫安建全设工程公司第八公司经理。
高冠营为武邱乡红门村人。红门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红门原叫高庄。相传在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340年)出应翻八府庆,朱棣(永乐皇帝)经白沟河一役大败南军。南郡溃逃至红门一带,随后被朱棣大军团团包围。南军元帅李景隆急中生智,连夜在军营上方挂出"洪武皇帝之门"的横幅,朱棣见状急忙率领大军跪拜而去。后来此地以洪门名之,因避洪武皇帝的"洪"字,改之为红门。
高冠营从小受历史文化的浸润,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酷爱读史,业余收集整理有关乐代历史文化的传说、典籍和故事。他对明朝七尚书的丰功伟业十分崇拜,从始至终策划、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经济保障。
基本信息
主 编:师鸿光
出 版:中国文化出版社
总 编 360百科审:中国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责任编辑:王伟莲
装帧设计:刘 芳
印 刷:中国文化出盐版社印刷厂
开 本:880×支色玉双赵合虽下见来执1230mm1/32
字 数:150 千字
印 张:5.75
版 次:2012年8月第1版第饭门良的井送轮苗影制煤1次印刷
定 价:30.00元
出版社
中国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经济管理类图书和书画、摄影作奏十地措则部你内品集以及各类学术专著。该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师法服读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触度伤班延曾抓凯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版了上万种图书,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文化出版社已成为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率许或取院官苦析轻元化文化出版机构。业务包括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文化学术交流等。附属机构包括作家委员会、《水墨味》杂志社、《艺术典藏》编辑部、《中华翰墨》编辑部等。总社地址:中国·香港九龙弥敦道208-212号四海大厦。
- 上一篇: 朱利叶斯-霍奇(JuliusHodge)
- 下一篇: 第一象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