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阴市碑原为当年授封韩信为"淮阴侯"时所立,后原碑年久失修蚀损。到明代宣德年间由镇守淮安的王廷器曾重修,后到万历年间又由淮来自安知府刘大文重修并题。后因文革损毁,现碑系1987年复建。
- 中文名 淮阴市碑
- 释义 为纪念韩信受封淮阴侯所立
- 建立时间 明代
- 地点 上坂街北首
残碑高137厘米,宽90厘米,厚17厘米。

此碑原立于上板街北首西侧,碑南侧是居民潘干臣家北山,西侧是潘宅附属建筑东山,北临府市口,东临上板衔。原为当年授封韩信为"淮阴侯"时所立,后来自原碑年久失修蚀损。到明代宣德年间由镇守淮安准散首差确声击增的王廷器曾重修,后到万历年间又由淮安知府刘大文重修并题。
其碑正面阴刻有"淮阴市"三个大字,两边有碑联,上联书"王孙遗址",下联为"国士流芳",其碑背面刻有"汉淮阴侯韩信故里",两侧有警示联一副,上为"文官下轿",下为"武官下马"。
淮阴市碑文革时期被砸毁,放于城北大队市河边作为水码头的垫脚石之用。至1987年北门大街拓宽时,城建局找回残碑体三分之一,放于勺湖园碑林中保存,并于府市口(原碑址30米处)复建。
"淮阴"即淮安古称,也是明清时期淮安的别称。"市"即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