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点是在心电图上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一个突发性的转折点(结合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复极的开始。通常J点上下偏移不超过1毫米,大多在等电位线上。如果复极提前,就会出现J点上移抬高,称为J点抬高,在心电图上,当J点抬高>0.05-0.1mv时,会出现J波。临床上有时需要测量P-J间期,如发生室内阻滞,束支阻滞,室内传导延迟,P-J间期就大于270ms。[br/]
- 中文名称 J点
- 位置 心电图上QRS波群与ST段交界
- 属性 突发性的转折点
- 标志 心室除极的结束
如果心电图上J点抬高≥0.05--0.1mV,时程≥20ms(于心电图横坐标显示则为>=1/2来自的小方格)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称为J波。最多谈到的是J波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具有J波特征的临床症状群,包括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超急期和早期复极综合征。J波形成的离子流机制是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增加。电生理基础是内外膜电位差和复极离散度增大,产生2位相折返。
因发生机制不同,学者对此解释也不一。伴有明显J波的临床病症包360百科括低温性J波、高钙性J波、神经源性J波、早期复极综合征的J波和特发性J波。1938年已见报道的低温性J波和1994年才被认费断甚孩呀右识的特发性J波已经证明可引起喜顾附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猝死。
- 上一篇: 温州人做的和你不一样
- 下一篇: 以色列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