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

2023-03-06 00:04:3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294 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史料价值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此稿系司马光(来自1019~1086)手写的《资治通鉴》原稿,共计29行,460余字。

  • 作品名称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
  • 创作年代 东晋
  • 文学体裁 编年体史书
  • 作者 司马光

  自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322)正月王敦将作乱起,至同年来自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每段史事只写开端一、二字或四、五字,以下接"云云"二字。史称《资治通鉴》,初名《通志》,仅 8卷,宋英宗时置局秘阁,重新编辑,元丰七年(1084)书成,神宗赵顼取名《资治通鉴》。此稿本,如不是《通志》草稿360百科,即当是《通鉴》初稿。卷中最后一段,作者用范纯仁写致作者与其长兄司马旦(字伯康)二人的书札起草。原札文字用墨笔抹去,但字迹仍可辨认。书札原文云:"纯仁再拜,近人回曾上状,必计通呈,比来伏惟尊候万福,伯康必更痊平。纯仁勉阳算看空切适顾知强苟禄,自取疲耗……"这段文字,夹在卷中最后几行文内。明末汪砢玉《珊瑚》著录此卷,所录范札全文,以下尚有79字,清初已被割去 (见故宫博物院印本《宋人法书》第一册 )。范纯仁书札虽残缺,而《通鉴》设局原稿却未遭割裂,卷后元人柳贯跋称"四百五十三字",与此卷字数大致相合,足证元代柳贯作跋时所而称众见原稿面貌,与今存本议末早相同。卷后附谢人惠物状,也是司马光手书,清康熙时卞永誉撰《式古堂书画汇考》曾著录。

卷后

  卷后有宋代任希夷、赵汝述、葛洪、程?、赵崇龢,元代柳贯、黄溍、宇文公谅、朱德润、郑元佑等人题跋。据《珊瑚网》及《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原稿后尚有韩性、吴莱、甘立三跋,清乾隆间《石要具角沙渠宝笈》著录时韩性等三跋已佚。卷中有岐国轮这汝述明可图籍、尚宝少卿袁氏忠彻印、项元汴印、墨林项季子章、子京父印、子京珍秘、梁清标印、蕉林玉立氏图书、棠邨审定及三帮联欢某衣希堂精鉴玺等印。可知明代由袁忠彻、项元汴递藏。清初为梁清标所有,以后入热亮够在足始藏内府。今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