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小谷围岛

2023-01-31 07:27:0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北部,面积20.15平方公里,风光秀丽,四面环水,西邻沙滘岛、北邻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约17公里。

  • 中文名称 小谷围岛
  • 面积 20.15 km²
  • 环境 风光秀丽,四面环水

位置

  小识假回义哥丰路谷围岛位于广州南拓轴上和都会来自区中,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家题导情专片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都市文化。

  小谷围街道办事处于2004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辖整个小谷围岛。

历史沿革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这里便是南汉皇帝的狩猎供厚触场所在地,几代南汉帝王的陵冢也正在小谷360百科围。

  小谷围原来叫小护适箍围,这一名字较早见于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广东新语》卷二云:"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江水也。凡地在水中央者曰洲。故诸村多以洲名。洲上有山。烟雨中望之乍断乍连。与潮下上。予诗。洲岛逐潮来。"为什么叫"箍围"呢?原来"箍"字的意思是指围束,亦指围束的圈,如箍桶,桶箍,铁箍等。由于大小箍围岛四面环水,像是两只被水围束住的箍桶,故而有此之名。

  "小谷围"在清代原称十三乡。由于作为珠江江心孤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也由于行政管辖上的不分明,长期处于自听振指激然状态中。大学城开发之前,岛上没有工业,村民还使用泉水和井水,最高建筑物不过五层。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文化遗存保留比较完整,再加上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这可能就是它被选作大学城的两个重要原因吧。毕竟,大学城本来就应该选择一个随兵场还孙田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

  由于小谷围岛孤悬珠江中责映耐龙针承新重采心,不通陆路,解放以前,又缺乏桥梁,人员往来只有水道可行。不过,这依然没有阻隔小岛与外界的贸易往来。穗石、北亭、南亭、练溪等的码头遗址极富地方特色,鲜明地反映了岭南乡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经济贸易状况。北亭甚至有民谣云:"一墟两市,不嫁北亭等几时?"可见当时甚功三思及脚乡械提妒杀岛上贸易之兴旺。

现状

  大学城首期建设的小谷围岛约17.9平方公里,其中占地面它感盐微华收歌设亚义节积最大的是广东工业大学,约2400亩。广州大学城的建立应该与前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密切相关。当他主政广东后,听说有大学城这个项目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于2003年1月21日专程到小谷围岛视察广州大学城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和"2004年9月开学招生"的要求,为大学城建设些说将一指明了方向。由此,广州大学城建设全面启动,并在19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一期工程,于2004年9月迎来首批大学师生。大学城一期工程共投入300亿,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既说明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也表明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对于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无疑准有百台须笔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风

  践须样小谷围岛上原有六条行政村,分别为北亭村、南亭村、穗石村、贝岗村、郭塱村、练溪村。2003年,为了建设大学城,郭塱村和练溪村全面搬迁至新造谷围新村,其他四条村也进形顺行了部分迁移。

  至于这六条村,可谓各有来头。

  北亭村中所谓的"亭",是驻扎兵马的地方,相结轮华设列条起三用什当于岗哨、兵营。后来在北亭一带建的村,便名北亭村,按其方位命名。北亭村实时传压弱门材两天人多为梁、崔、陈、阻远耐宋姓人,另外还有昌华市官山等其他姓氏。北亭风妈殖田认左劳此景秀丽,"北亭八来自景"古已驰名。又名"昌华木计施干八景":海曲夜渡、荔子浴曰、马埗归帆、水云晨钟、亭梅冷雨、东山旭日、渭桥烟雨、孖墩采略蒲鱼。

  南亭村是在南亭一带建的村,相对北亭村而言。南亭村有关、黄两大姓氏。360百科抗战前有宋姓。

  穗石村的穗石得名跟一块大石头有关,相传建村之时,村后及就图任粉略大跑诗肉东山岗有一块巨石,状如伏虎,石旁长着一棵巨松,蟠轧纽结,状若飞龙,浓阴盖石。乡人认为乃祥瑞之先命接乙型盾异诗延比兆的景观,遂成村为"瑞才精军或情石";后因广州附近多"穗"字地名,便以"穗石"为村之主名。而以"大石头"为次名线镇未按景确又次孔宜。穗石也有"穗石八景":烟烽水月、星冈牧笛、马毡松风、石台竞渡、社学论文、松冈赛社、虎石垂纶、罟埗渔歌。穗石村委会含有有六条自然村,分别如下:

  1.穗石:分东约、走罪副察绿配减北约、西市、南约,姓林。

  2.黄陆地:姓黄、陆。

  3.大湴:姓黄、冯、李、曾。

  4.赤坎:姓梁、林。

  5.路村:练溪对面,姓苏。

  6.新坑。

  贝岗村位于小谷围岛中北部,据传在明代时建村,因村背负山岗而建,初名"背岗村",后谐音雅化为"贝岗"。贝岗村委会有三个自然村:

  1.贝岗:姓邵、潘、甘。

  2.南埗:姓吴。

  3.大塱:姓黎。

  郭塱村,别名郭家塱,据传,元朝时张、郭两姓人在此开村,以人多之郭氏为村名,故称"郭家塾",1949年后简称"郭塱"。郭塱村居住着郭、张、关、梁等几姓人。

  练溪村原名白坭涌。相传最早定居白山前(土名)的一户人家姓白,而其居所前边小河溪的土质又是白色的,故小河名"白坭涌",而村名亦称"白坭涌"。白坭涌宛如银链,后来便改称"练溪"先民们在村前临河处曽建有文昌塔,其基石即刻"练溪"二字,这个文雅而富有水乡特色的村名便确定下来。练溪村委会姓氏:霍、萧、关、陈、洪。

  有这么一首在岛上流传了近百年的民谣,唱出了岛上各村的自然地形和行政建制,歌咏了岛上淳朴的人文风情,也赞美了岛上丰饶的物产。

  官山书院考文章,起步登程大塱乡。

  南北二亭皆况近,郭塱一所是中央。

  练溪原是多油榨,路村乃系众人场。

  穗石分明街道广,诗山赤坎付连疆,

  新坑驹是梁家姓,大湴双连冯李黄。

  隔住贝岗南埗地,分明一所十三乡。

  隔海官洲离不远,黄埔分明好地方。

  外姓诸人称赞广,深井凌乡好白堂。

  仑头叫艇琶洲去,隔离又有小洲乡。

  土瓜对着涌边水,讲事听闻若隔墙。

  西江又到赤沙地,去到北山路渺茫。

  又近长洲果左右,分明买卖好租收。

  廿四乡名档唱透,番禺县志有名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