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舆县白芝麻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是平舆县种植业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优势作物。平舆县白芝麻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县,
- 中文名 白芝麻
- 英文名 baizhima
- 主要食材 小磨香油,白芝麻
- 分类 农作物,胡麻科
- 口味 香甜
概述
1980年平舆白芝麻获国家经贸部授予的"优质产品"称号,

1988年平舆县来自被河南省命名为白芝麻外贸出口基地县,
1997年平舆县被国家批准为商品360百科油料基地县,
1998年平舆县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白芝麻标准化种植试点县,2000、20木扬附乐01年连续实施了国家财政支持科技扶贫白芝话浓定的研至上六由查麻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
全县白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种植查刚条面积、总产、年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素有"中原百谷结能且范督首,平舆芝麻王"之称。早在八十年代,平舆县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白芝麻品种"豫芝二号"和"豫芝六号",省农科院二十多年来在我县东皇庙乡张庙村开展白芝矿犯及旧控法跳二程才预麻新品种的研究工作,相继培育出了芝麻新品种"豫芝五号"、"豫芝八号"、"豫芝十号"等。平舆白芝麻以个大籽饱、皮薄肉厚、色泽洁白、口味香醇等独特的优异品质而享誉国内外,是平舆县传统的出资案盟斤口商品,年出口量15承国式研油电面五就势00万公斤左右,在飞出口创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平舆白芝麻含油率高,生产加工成的"小磨香劳见导油"是食用油中的珍品,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E、C,亚油酸等,被西方国家肉使赵待半各父州称为"营养女皇",具有软化血置管,降低血压,健发润肤的功效。平舆县小磨香建油,采用传统工艺,手工磨制,棕色透明,香味持久,
1986年代表河南省在北京农展馆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被农业部原部长何康赞道"河南小磨油香,牛全国第一"。
小磨香油
静紧困棉杨成究目盾染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岩职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制作指导
1. 芝麻可榨制香油(麻油),供食用或制糕点;种子去皮称麻仁,烹饪上多用作辅料; 2. 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体吸收到营养,所以整粒的芝麻应加工后再吃; 3. 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
食疗作用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 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女装酸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 其他相关 《神农本草经》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严气四包团数探怕拿倒填精益髓。" 《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 《本草纲目》: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 《本草从新》: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来自亦勿宜食。 《本草求真》:下元不固而见便溏,阳痿,精滑,白带,皆所忌用。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 在我国古代,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附世盟南众农青意食品,宋代大诗人苏东若评战整升将集将集效坡也认为,芝麻能强身体,抗衰老,以九蒸胡麻,同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小磨油的历史
在我国,芝麻油的历史甚是久远。早在三国时,已有文字记载,《三国志·魏志》:"孙权至合肥新城,满笼弛往……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作照明燃料,除班那时的麻油是用石臼法或木榨法生榨芝麻而成。晋人张华《博物志》所记"煎麻油,水气尽无烟,不复沸则还冷"。以及用麻油制豆豉法"……以麻油蒸讫,复暴三过乃止"的内容,是香360百科油文化的最早记录。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南北朝时里消,香油已广泛的用于餐饮,到了唐宋年间,香额已海零脱扬正他往打油视为最上等的食用植物油,应用得更加广泛。
驻马店一带制作小磨油,早在明朝已有记载,到了清初,驻马店小磨香油成了宫廷供品,小磨香油生产已成规模,油坊遍协背及乡里,农家十之八九通磨油之技,天中村村有油坊,家家出"油匠",满街叮当响,到处都是"卖油郎",逐渐形成了香油饮食文化。
(编辑/汪俊涛)
- 上一篇: 阿胶
- 下一篇: 北京市房山区大宁山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