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相信美国》是作者贺濒所撰写的一部书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书名 《不要相信美国》
- 作者 贺 濒
- 定价 39.80元
- 出版时间 2012年3月
内容简介
告诉英国、法国、德国,整个欧洲,告诉日本,告诉中国--
"宁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美国人的鬼话"。 解构美国针对中国的真实战略意图。
全面、深刻、生动解读美国如来自何打遍全球。美国如何打响金融战争、能源战争、粮食战争、网络战争……,美国如何"收拾"日本、"暗算"欧洲、肢解苏联、慈善殖民、劫世界之财。 书中360百科通过对美国外交事件的客观展现,将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精克角够且村声粹逐一抽丝剥茧,生动、形象、深刻。 中国目前正以不可抵挡的脚步前进,于是看到美国身影在我们面前的不时闪现,此时最需要认清美国那"真实的谎言"。
起里推荐
美国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吗?
美国抢夺了英国第一的世界地位,阻止了日本挑战第一,还肢解了呢苏联,遏制了欧洲的强大。裂统均它没有盟国概念,它永远为势孩整史小代菜即入述牛利益而战!美国,它会怎样对待中国?
《不要相信美国》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美国。
作者介绍
贺濒 阶内点阿外皇阶湖祖籍陕西,出生于积测快什很陆剂改脚助助新疆,现游历于海外,主要著作有:《白书》、《时间笔记》、《看见未来》、《维基解密》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选本,并在来自国内外获奖。部分作品的版序虽级书权输出到韩国、港澳台地得密一凯想论基亮第含调区。现为上海本周图书签约作家。
图书目录
序 闲着的美国是危险的
前言 美国是360百科不是想统一全球
第一章 金钱帝国,经济食物链上游的隐性战争
在这个全球经济金字塔体系中,每个国家、民族都息另离见爱初事失答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即按照二护仍八定律,20%的国家底双弦止来级世关短控制了全球80%的财富。美国高居金字塔顶端。这个人口不足四米动轴仅须火亿的国家却绝对控制着全球的金融,垄断着全球绝大多数领域的尖端科技……一场围绕着包括资源在内的财富分配权点迫存的全球战争席卷而来……
1.贪婪华尔景婷守回是考族磁未法频街
2.货币殖民,美元"做空"
3.隐性违约距粉吧念衡位西王,QE3的赌局
4.资本奴役,四级金字塔
5.经济食物链,上川清失督亮独级利用下级的能量
第二章 "世界宪兵"的"硬仗"与"软仗"
中东,美国最大的战争实验场,美国在从卡字民才端设绝构细塔尔到伊拉克及中东其他国家建立了永久性军事基地,这个军事基程虽拉站怎许价比照创很地网把整个中东都军事化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军事实力已经深入到阿拉伯世界心脏地带……在中东,既存在亲美国的政权,如沙特、埃及、卡塔尔、巴林,也有一直不听命于人的对手--伊朗、叙利亚等国……下一场战争已经临近……
1.为石油而战
2.边缘地带的"幸"与"不幸"
界尔 3."兄弟"以色列
自已 4.中东,美国最大战争实验场
5.下一场战争,伊朗
6."全球离岸平衡手",扶持韩国
第三章 粮食霸权-较周去发地谓活针棉-掌控基因银行
烈攻善干她伟是仅编车 在未来10年及以后的时间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都将被债务危机所困扰。接下来,谁的债务最沉重,向外转嫁债务危机的能力最弱,谁就会输得最惨。这意味着,当债务危机达到一定程度,美国必然会用金融手段阻击其他国家。当其货币超发,天量的美元散落在世界各地,那些无法粮食自给的国家坐不住了,这是"一场静悄悄的粮食战争"。在面包和大米价格的冲击下,全球近20个国家出现动荡……
1.ABCD四大粮商的垄断
2.离奇的种子,转基因主粮幕后推手
第四章 好战之国,"第六代战争"悄然发动
事实上,当新兴大国正在购置传统武器如航母时,美国早已实施其蓝海战略,逐渐削减传统武器投入如航母等,放缓研发,把投资重点向下下一代转移。2011年3月,美国第二次试飞了空天飞机"X-37B",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军事专家香农?凯利指出,空天飞机的研制成功乃至服役,将使现有的武器系统等同于最原始的弓箭和长矛……
1.一流的海权国家,靠的是拳头
2.海陆争霸,马六甲困局
3.基地帝国,遍布全球的岛链战
4.高边疆,"第六代战争"空天霸权
5."影子内阁"与"末日武器"
第五章 战争红利,谁吃肉谁喝汤
战争模式最大的秘密,即信息不对称,即自然产生信息不对称或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理论上,信息一旦对称,"战争"就失去了意义和效益,从历史上看,美国依靠其战争边际成本的"差价"掘得第一桶金。当美国国防预算处于最佳规模时,边际安全效益,即因多花费的那部分军费开支而得到的额外安全,等于边际机会成本,也就是由于军费开支在未挪作他用的情况下而损失的收益……边际成本也是追加成本,所以美国入侵阿富汗之后的战争边际成本与阿富汗战争总成本不一样……
1.世界唯一一个投原子弹的国家
2.战争红利,以战养战
3.以暴制暴,贩卖战争
4.被私有化的"军事机器"
第六章 CIA的秘密战争
美国军事学者布赖恩·L·汤普生认为,在阿富汗,美国很少使用自己的部队而选用当地盟友作为其代理人部队。美国创造出了一种环境,让阿富汗人打阿富汗人。通过所谓代理人战争美国可以做到战略上的主动。如果一切顺利可主动出击;如果遭遇挫折可进行回旋,甚至演变成"老好人"的角色。其"进可攻退可守"的最佳态势,使敌人无法寻仇,这才是美国人乐此不疲的原因……
1.踹开东亚大门,让阿富汗人打阿富汗人
2."9?11"符号,"恐怖的本·拉登"
3.伊拉克,CIA手术刀战
4.维基解密,代理人战争
第七章 制服日本
由于"钓鱼岛"问题中日两国纠纷不断……
1.钓鱼岛,亚洲的"楔子"
2.看不见的手
3.被软禁的日本
4.广场协议,布下残局
5.丰田"迷航",神话结束
第八章 "暗算"欧洲
欧洲和美国,存在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所谓零和博弈即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其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
1."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
2. 欧洲被"黑"的幕后,三角债挑动"全球大战"
3."压住"德国
4."阻击"欧元,"零和"之战
第九章 "肢解"前苏联
普京有一句名言: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1991年8月25日之后,一个拥有2240万平方公里土地、2.9亿人口的大国瞬间倒下。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在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军事基地,并对蒙古实施军事援助,从东面楔入"心脏地带"。这种战略格局表明:昔日强国为保护其战略竞争优势而建立的壁垒土崩瓦解,其在"心脏地带"的势力已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1.前"第一威胁"
2.一战功成,"金融战士"肢解北极熊
3."五百天计划"洗劫俄罗斯
4.阻击亚洲"危机弧形带"
第十章 非洲是黑色的
在北约的漠视下,一场以砍草刀为主要武器的大屠杀开始,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屠杀了80万到100万图西族人,几乎相当于该国总人口的20%。一半多的图西族人口被灭绝,其杀人的速度数倍于当年纳粹用毒气残杀犹太人……
1.非洲司令部的角力场
2.谁忘了卢旺达
3."两次非洲世界大战"
4."受伤"的苏丹
第十一章 慈善殖民,"打扫"后院
"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提出所谓"20∶80"的著名公式,即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分化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要解决这一问题,即采用布热津斯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而贫穷的垃圾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仅由20%精英将一些消费残渣供给他们苟延残喘。"而所谓的西方精英给主要由第三世界人民组成的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安排的21世纪的出路,就是失业、饥饿和死亡……美国的现实政策与这次会议究竟有多大关系,不得而知……
1.美国的"枪杆子"与"笔杆子"
2.墨西哥掉进"陷阱"
3."沉沦"阿根廷
第十二章 话语权,互联网时代的战争?
"美国保持着全球主根服务器的控制权,在虚拟世界里,互联网是美国构筑的第一道文化壁垒……
1.网络,全球第一话语权
2."软权力",美国的"制网权"
第十三章 全球盗梦,劫世界财富
美国无疑是最会造梦的国度,好莱坞制造的光怪陆离的"梦"让人们惊叹不已,"美国梦"更是像闪烁的灯塔一样吸引着这个国家的人民和一批批外来追随者……在美国式的精神体系中。那些靠手段积累财富的商人通常用"丛林法则"为其竞争行为进行辩护。由此,"美国梦想",在许多美国人的内心深处,他们认可那种依靠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商人精神,尽管这种精神被另一些人描述为一种冷酷、妥协、勾结和诈骗的精神……
1.控股中国
2.盗梦计划,美国"坐庄"
后记 谁能挡住美国
参考书目
序言
闲着的美国是危险的
颜石泉
利比亚之后,很多感兴趣的人在开始预言"下一个",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人所共知却又未曾明示的原因:美国闲不住。之所以说美国闲不住,是因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之后全球所发生战争的80%,换句话说,美国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只能依赖于对外掠夺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是事实。因为,他们已无力支付本国选民的要求了。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约而同纷纷出现政府赤字的根本原因,美国政府的破产如果从经济角度看应该比欧洲任意一个国家都快,不同的只是,美国的掠夺能力强于他国,除了利用美元所进行的金融掠夺外,军事掠夺在关键时刻尤显重要。
萨达姆已经死了,死于绞刑。很多年后,美国人放心地从伊拉克撤了,撤时,因为功绩,可能成就一名美国总统;可打时,也拉高了一位总统的支持度。但是,对伊拉克人来说,萨达姆时代和现在区别在哪里?国家更安全?国民收入更高?我们要问:美国,你为什么?新近发生的事件是,利比亚的卡扎菲也死于几乎同样的性质,那些猩红的血在那具被凌辱的尸体上,凉风嗖嗖……前面那位萨达姆,美国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他。而后,在得知杀错了之后,只是表示了愕然,完全没有歉意。而这次,美国人干脆让北约来干,自己却在白宫一次又一次地说:某某总统应该下台,某某总统必须下台……谁,根据什么必须下台?
在上述两个故事里,萨达姆问题,美国政府反复告诉美国人民,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与"9·11"有关。美国,或及西方盟国,再或及全世界的公民,你应该相信美国吗?卡扎菲问题,他的儿子反复力劝父亲放弃核武,与西方和解。老卡扎菲同意了,却因独裁而死于无名枪下,他的那位力劝他放弃核武的儿子赛义夫同样或被军事法庭判为战争罪而无人吭声。亲爱的读者,卡扎菲是因为独裁而被美国和北约杀死的吗?如果不是,究竟什么原因?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应该相信美国吗?
1900年,八国联军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多国部队联合入侵,攻入北京后哄抢皇宫和颐和园,大劫返回。至今,这些国家的博物馆里依然陈列着上个世纪初的战利品,这又归结为何种理由呢?美国,那时候你很年轻,竟也深列八国之一,我们能相信你的理由吗?一个那么热衷于分裂别国的国家。
2011年末,美国再次暗示欲攻打伊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暗示了。为什么?因为伊朗独裁吗?恐怕只是因为伊朗有石油而又拒不听话而已。
哈哈,贺濒先生的前言很有意思,美国是不是要统一全球?比较起来,美国真乃雄心壮志,而中国只是要统一自己古有之的国家,巴勒斯坦只是想建国而已。看看美国人在干什么,又为什么?
美国,你拥有全球最高的军费,你研制一小时能打到地球任意国家的武器,你出售全球最多的军火,你建有全球最多的军事基地,你的航空母舰四处游弋,你的飞机到处监视监听他国机密,你关押囚犯又培训囚犯并最终生产和制造了本·拉登,而你却在全球追杀并杀之……
谁能相信你?谁敢相信你?
2011年11月28日于深圳
前言
美国是不是想统一全球
贺濒
打开一张世界地图,一边是处在东半球的中国,一边是处于西半球的美国,两个国家各自在原有的地球轨道上并行,而中间隔着茫茫太平洋。当东半球的中国正处于正午时分时,西半球的美国则已进入午夜。
2011年3月,美国第二次试飞了空天飞机"X-37B","X-37B"能随时在近地轨道上游弋,随时摧毁或带回敌方卫星,能够在两小时抵达全球任何地点,并在数分钟内完成对目标的毁灭性打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军事专家香农?凯利指出,某种程度上讲,空天飞机的研制成功乃至服役,将使现有的武器系统等同于最原始的弓箭和长矛。
事实上,当新兴大国正在购置传统武器如航母时,近些年,美军在军费投入及武器技术发展方面,正在逐渐削减传统的武器投入如航母等,放缓传统武器技术的研发,而实施蓝海战略,把投资重点、发展重点由下一代向下下一代转移。如在未来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太空技术、网络技术、无人机技术、电磁炮技术、激光技术、基因技术、气象技术、地球科学技术等……任何武器技术的垄断,对弱国无疑都是一种危险。站在21世纪回眸历史,尽管二战已结束,正义胜利了,但是就人类整体而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者。相对于二战,战后的世界确实呈现了大国间"相对的"和平。对于这个相对的和平时代产生的原因,国际问题专家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几个核武强国间的势均力敌,才换来了国际社会的相对和平。然而,全球大国的势均力敌本身就是相对的暂时的。自200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以来,防止世界再次陷入军备竞赛的噩梦,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美国从这个地球上偏僻的一隅起步,发展成可以与老牌帝国相抗衡的势力,直至形成超级强权,其发展历程正是历史上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先是利用强邻之间的力量平衡保护自己,然后是宗教势力的发展,最后是经济实力的增长,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过归根结底,还是靠强过别人的科技实力,也就是生产力。
美国不停地寻找敌人,进行战争,最后的大目标就是建立世界帝国。美国在历史上有两个战争高发时期,一个在从建国到一战这个时期,另一个就发生在二战结束以后至今的历史时期。据美国官方的统计,自1946-1989年的冷战时期,美国对外较大规模军事行动计约125次,平均每年2.8次;而整个90年代,美军平均每年对外用兵5次以上。美国的敌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从赫鲁晓夫到卡扎菲,从来都没有空缺过。
美国历史学教授弗雷得里克·J·特纳曾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边疆"概念与"地域"概念,它们是"美国历史中两个最基本因素"。当今美国已经不是一个美洲国家,而是一个由遍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全球军事基地和海外领地组成的跨洲际超级大国。漫长的战争状态,形成美国独有的战争经济。核武器、互联网都在军事研究中应运而生,美国的国家结构、实力、利益,决定美国未来仍然是世界上的超级强国。对美国来说,战争就是经济、外交、贸易的组成部分。
在东亚地区,从韩国,到日本本土,到冲绳、关岛,到随时能重返的菲律宾,到新加坡,再到阿富汗,包括美国正在紧密接触的缅甸、尼泊尔、蒙古、越南,一个东亚战略的环形包围圈已经成形。如果将这个包围圈上的美军基地,连接上中东、北非和东欧的美军基地,在这条"不稳定弧形地带"上部署的美军已占了美国总兵力的2/3。而这条弧形地带已集中了所有能对美国构成危胁的地区性强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近年来,美军一直在这条危机四伏的"弧形地带"上以图必要时"先发制人"。
随着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美国这条弧线的西段正一步步收缩,向中俄靠拢,保加利亚和波罗的海的美军基地早已布置妥当。而美国在战略弧线西段压缩的正是中俄的战略空间。
俄罗斯著名学者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多博林科夫认为,21世纪,美国的主要目标已经不是战胜某个国家或某个军事集团,而是要全面统治整个世界。为达到这一目标,美国实际上已经开始进行,这场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全球性,是完全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并将逐步蔓延到整个世界、所有民族和国家。(据《环球时报》2010年6月2日)在地球的两端,东方和西方地区始终存在一条巨大的价值观的鸿沟。在当前,新的全球性结构矛盾,与旧的矛盾有所不同。新的结构矛盾在文化领域的冲突表现得更突出。中东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叠最明显的地区,该地区任何一个强权的决策不但会对本地区的事务产生影响,也如同蝴蝶效应一般,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意识形态这个词,英语为Ideology,长久以来,在美国人心中的战争概念一直停留在非对即错,仿佛战争就是解决不可调和矛盾的唯一形式,战争被意识形态化。
历史总是在重复,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美国下一场战争的目标会是谁?这并非杞人忧天,越来越紧张的国际局势令人隐隐看到战争的端倪。
战争冲突双方是相互敌对的两国吗?如果这是一道历史题,回答显然是"是"。这一回答只能算答对了一半。因为还有一种力量在隐隐发挥作用,在"相互毁灭"的战略思想已成核时代主流的格局下,处于风暴中心地带的少数政治家意识到:根本没有胜利可言。人类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世界和平也许是一个可期的美好前景,但是实现的路途荆棘密布、艰险重重……
节选
"暗算"欧洲
欧洲和美国,存在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所谓零和博弈即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其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
1."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
2010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G)的数据,美国GDP依然占全球的23.7%,从GDP看,美国约占世界产值的1/4已持续一个多世纪,今天世界贸易有70%仍然是以美元计价和支付的。人们看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美国人已经融资30万亿美元以上,这对任何其他非美元国家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尽管有人预测,往后二十年美国可能会面临滑落。虽然有些"身份不明"的小型组织和少数"流氓国家",的确对美国构成挑战。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曾这样评价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的衰退令人痛苦,但它自有益处。其中之一,就是那些等不及看到美国经济复苏的欧洲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国证券。1873年到1879年(的经济崩溃中),欧洲人手中的美国证券资产总值下降了6亿美元,单单铁路证券一项就减少了2.51亿美元。这虽然进一步加剧了华尔街证券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实际上增加了美国人的财富。当欧洲人出资修建美国铁路时,美国建成自己的交通大动脉,而欧洲人持有这些铁路证券,他们本来可以获得这些证券的利息和其他收益。但在这些利息和收益兑现之前,欧洲人就在华尔街上把这些证券卖掉了,而美国人以比原来低得多的价格把这些证券又买到了手,结果,美国人既修成了铁路,又拥有了这些证券。可是当美国经济巨大的发动机重新运转起来的时候,欧洲投资者又会回来重新购买美国证券。
就这样,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美国人高价卖出他们的财产,然后又以极低的价格买回来。1929年的那次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大崩溃是最先从美国开始的,但最后却引发了欧洲各国的自相残杀,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欧洲被彻底摧毁,丧失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人却大发战争横财,一举成为全球头号强国,至今依然。
"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这是外交史学家塞缪尔·弗拉格·比米斯(Samules Flagg Bemis)在《平尼克条约--对欧洲灾难和美国机会的研究》一书中的主题。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欧洲地缘政治的内部破碎性是美国取代欧洲世界霸权的重要原因,汤因比曾论述过一个"挑战和应战"的模式,环境的挑战太过分是不行的,过分的挑战把人压垮了,产生不了文明;挑战太弱也不行,那样不利文明的发展。汤因比非常正确地看到,文明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自杀而不是谋杀。一种文明的衰落首要的情况是,优秀的少数人丧失了本来应该有的创造力,而多数人则随之撤回了模仿行为。
农业经济时代的稀缺资源是耕地,工业出现之后,土地在贬值,工业品在升值,国家间对土地的争夺转变为经济的争夺,于是战争基本上围绕着经济。两次世界大战都围绕着经济,世界大战结束时,财富分配规则也就确定了。
一战期间,美国威尔逊总统曾提出充满激情的感性色彩浓厚的"十四点计划"和"美国外交四项基本原则,"威尔逊主义"几乎被美国人视为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代名词。威尔逊向国会要求对德国宣战的信件中宣称:"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我们不想征服,也不想要领地……我们只不过是人类正义事业的斗士之一。"对此,英国学者克罗卡特指出:"表面现象往往具有欺骗性。美国参战的条件是精心设计的……此举有利于发展美国未来在全世界的利益……即维护中立国自由贸易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算是彻底明白了"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而制造欧洲灾难的关键是利用欧洲地缘政治的破碎状态。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美国能够在二战以后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在亚洲尚未崛起之际,美国罗斯福联手斯大林有意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压缩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对美国而言,只有让前苏联控制东欧,欧洲才能是小"西欧";只有欧洲变为小"西欧",它才能听美国的话。反之,东欧一旦回到西欧,大欧洲就会出现,这样欧洲的翅膀就会硬起来,就会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