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拜伦·凯蒂的功课

2023-02-14 14:55:3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拜伦‧凯来自蒂的"功课"(The Work) 提供了一个找出和质疑一切造成世间痛苦的思想和念头的方法。 360百科它让您找到心中的平静,让小区您不再愤世嫉俗。不论年纪是老是少,健康是好是坏,教育水平是高是低,掌呼晶故不意临剧只要敞开心胸里括解整家联知,每个人都能做"功课" 。 拜伦‧凯蒂瑞德 (Byron Kathleen Reid) 三十来岁时患上重度的忧郁症。接下来的十年每况愈下,凯蒂(大家都这么称呼她) 有两年几乎下不了床,一心想著自杀。结果某天清晨,从绝望李至当几酸构的深渊中,她体验到从此改变她一生的了悟。 错挥滑谈凯蒂发现,当她相信事情应该和现况不同时,(我的丈夫应该多爱我一点; 我的孩子应该多感法父略帮解概激我一点)她感受到痛苦。而当她不相信这些想法时, 她找到心中的平静。她皮块留宁养派皇觉察到造成她的忧郁症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征敌内席道阿局她对世界的看法。与其绝望地设法改变世界来迎合自己的想法,她不如质疑这些想法,并藉由接受现实并拥抱现实,体验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喜每正兰真决悦。凯蒂发展了一套简欢叶粉南知岁广清单却功效强大的探究过程,又称为"功课" ,使得由苦至乐的转变不再高不可攀。结果,一个一度下不了床想自杀的女人,从此对世间万物充满了爱。

  • 中文名称 拜伦·凯蒂的功课
  • 外文名称 The Work
  • 人物 拜伦·凯蒂
  • 类别 教育

具体步骤

批判周围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被教导著不要评判别人,但我们还是经常这么做--朋友应该怎么做、小孩应该要关

  心谁、父母应该有什么来自感觉、应该怎么做或说什么。做"功课"时,我们并不压抑这些念头,相反 ,我们把它们空回陆推什根配践作为自我了悟的起点360百科。周围的人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在纸上写下对他们的批评,从镜子中发现我们过去所不知的自己。

  填写一张批评周围人的作业械喜叶初层同丰万占沉它。如下:

  回想一个重复出现的有压力的情况,或一个虽然只发生过一亲此写批口次,但却在你头脑里重复出现的确实有压力的情况。在回答下面每一个问题之前,让自己在心里回到当时那个有压力的地行门导就事件的场景里。

  场景:

 道阳烈边头执问钢达 1.在那个情况下,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逐弱材义凯,谁让你生气、困惑或失望?因为什么?

  (名字)让我(情绪),因为

  (例如,保罗让我生气,因为他不听我对他健康的忠告。)

  2.在那个情况下,你要他们如即础希应孩离何改变?你要他们做什么?

  我要(名字)

  (例如,我要保罗认识到他错了,我要他戒烟,我要他在如何对待自己健康这件事上停止说谎,我要他认识到他在自杀。)

  3.在那个情况下,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名字)应该或不应该

  (例如,保罗应该深呼吸一下,诉煤他应该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应该认识到他的行为让我和孩子们害怕,他应该明白为坚持自己对而再次心肌梗塞不衡施孙的坚笑值得。)

  4.在那个情况下,为了让你高预号银兴,你需要他们怎么想脱优位目零、怎么说、怎么觉得或怎么做?

  我需要 (伤须接行实名字)

  (例如,我需要保罗听见我说的话视阿临坏语题搞城,我需要他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我需要他尊重我的意见。)

  5.那个情况下,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把它们列出且请黄灯被会还题来。

  (名字)

  (例如,保罗不公平、傲慢、太大声、不诚实、太过分、糊涂。)

  6.再也不要经历你当时所经历的什么了?

  我再也不要

  (例如,我再也不要保罗对我说谎。我再也不要看到他抽烟损害他的健康了。)

四个教阻许白格树乙官极提问

  用下面的四个提问反转识议得显督厂穿陈调查你在批评周围人的作业单看很军方府湖上写的每一个句子。做功课也就是在冥想。它是关于认知,不是要尝试去改变你的想法。问问题,耐心一点,深入你的内心,然后等著答案浮现。你可下载指导原则采取有用的附属问句。

  "功课"最基本的形式包含四个提问和一个反转。比如说,在上面的作业单,你第一个质疑的念头可能是"保罗不听我说话。"找找看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曾经对哪个人有那样的念头,然后开始做"功课"。"[人名] 不听我说话":

  1、那是真的吗?

  2、你能确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相信那个念头时,你是怎样反应的?发生了些什么?

  4、没有那个念头时,你会是怎样呢?

  把你在质疑的概念反转过来。并且别忘了为每个反转,找出三个你生活中具体与真实的事例。

反转

  当你用四个提问来调查你写的句子之后,你就可以把它(你在质疑的概念)反转过来。

  每一个反转都是一个体验原句相反面的机会,看看你和你批评的人有什么共通点。

  一个句子可以反转到完全相反面,转向别人,和转向自己(在合适的时候,反转成"我的念头")。找出至少三个你生活中具体与真实的事例,证实这个反转的确是真的。

  比如说,"保罗不了解我"可以反转成"保罗的确了解我"。另一个反转是,"我不了解保罗"。第三个是"我不了解我自己"

  做反转时有创意一点。反转是一种揭示,通过别人发现你所不知的你自己的另一面。当你找到反转之后,深入你的内心,让自己好好感受一下反转。并且找到至少三个你生活中具体与真实的事例,证明这个反转的确是真的。

  当我开始实践我的反转时,我发现,我认为你是怎样的人,我就是怎样的人。你只不过是我的投射罢了。现在,与其试著改变我周遭的世界(四十三年来这法子行不通,不过到此为止了),我可以把念头写在纸上,调查他们,再做反转,然后发现我自己就是我眼中的你。在我认为你自私的那一刻,我是自私的(决定你应该怎样)。我看到你的不友善的那一刻,我就是不友善的。如果我认为你应该停止开战,我正是在自己心中向你开战。

  反转是让你获得幸福的良药。把你为别人开的处方用在自己身上。这个世界在等著一个人来按这个处方生活,那就是你。

  反转例句

  以下我们再多列几个反转句:

  "他应该了解我"反转成:

  -他不应该了解我。(这是现实。)

  -我应该了解他。

  -我应该了解我自己。

  "我需要他对我好一点"反转成:

  -我不需要他对我好一点。

  -我需要对他好一点。(我能做到吗?)

  -我需要对我自己好一点。

  "他不爱我"反转成:

  -他爱我。(已尽他最大努力了)

  -我不爱他。(我找得到例子吗?)

  -我不爱我自己。(当我不探究那些让我痛苦的念头时。)

  "保罗不应该对我大吼"反转成:

  -保罗应该对我大吼。(显然地: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有时怒骂我。我有在听吗?)

  -我不应该对保罗大吼。

  -我不应该对自己大吼。

  (在我脑海里,我是不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播放保罗对我大吼的画面?是谁比较仁慈宽大?是吼了我一次的保罗,还是重复播放那画面一百次的我?)

功课书籍

  《一念之转》、《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喜悦无处不在》、《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创始人

  拜伦·凯蒂是"功课"(The 来自Work)的创始人,她360百科把教大家如何从自己的痛苦中解脱,作为自己一生的工约足围自质息却孔多可背作。在凯蒂的引导下,通过"功课"这个尽某解优强有力的探究过程,人们发现自己那些有关人生、他人或自己的有包针办压力的念头从根本上有了改变,生命从此再不相同。

  "功课"基于拜伦·凯蒂对痛苦如何产生和终止的亲操入液话死胶觉身体验,它简单得让人吃惊。无论你年龄多大或背景如何,只要有一张纸、一载演束支笔、和一种开放的思想,你都可讨众帮以做 "功课"。

  藉由"功课",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发现自己痛苦的根源,并从根源上化解痛苦。凯蒂〈大家都这么称呼她〉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源袁球川自我们的想法;她还给了我们一种开放思想和自我解脱的工具。

  凯蒂是三本畅销英文书的作者:

  Loving What Is

  《一念之转-- 凯蒂已翻译中文版的书。

  I Need Your Love一Is That True?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

脱运十器证劳洲书苏加  A Thousand Names for Joy

  《喜悦无处不在》

  Question You则既帮查妒r Thinking, Change the World

  在2007年出版

  《质疑你的思想、世界为之而变》

  Who Would You Be Without Your Story?在2008年出版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Tiger-Tiger, Is It True?, 在2009年出版, 凯蒂的第一本英文儿童书;插图于汉斯威廉提供减所补孔万

  《老虎,老虎, 那是真的吗?》

功课起源

  拜伦·凯蒂三十来岁时患上重度的忧郁症烧卫。有将近十年的的时间,每况愈下,她陷入绝望、愤怒、自厌的情绪中,一度想要自杀。最后两年,她几乎不会离开卧室半步。

  1986年二月份的一个清晨巴元护,她体验到从此改变她一生的了悟。有很多方式来称呼这种体验。凯蒂称它为"觉醒于真相"。

  她说,在那时间静止的一瞬间,

  我发现,当我杆吧验顾乡相信自己的想法时,我感受到痛苦,但当我不相信自己的想法时,我不再痛苦。这是所有人都感觉到的。自由就是这么简单。我发现痛苦是一种选择。我已经找到了自身的的喜悦 -- 永恒不变,始终存在 ,连一刻都不会变。每个人内在都常含蕴着这喜悦。

  她觉察到造成她的忧郁症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她对世界的看法。与其绝望地设法改变世界来映文续想源外止肉神迎合自己的想法,她权北助味价不如质疑这些想法,并藉由接受现实并拥抱现实,体验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喜悦。结果,一个一度下不了床想自杀的女人,从此对世间万物充满了爱。

  "功课",凯蒂的这一套探究过程,并不是从她这体验而发展出来的。这套过程是在1986年二月的那个清晨,"为了她"与扩得且费她一起苏醒的。据第一批做"功课"的人说,这套过程套效构次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从此凯蒂也开始接受邀请,公开传授这套过程。

  自1986年起,凯蒂周游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把功课介绍给数百万的人们。比如通过免费的公开活动,在监狱、医院、教堂、公司、大学、各级学校里,在周末的工作坊中,以及在她令人惊叹的九日"功课学校"里。

常见问题

  我觉得写别人很难,我知道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为什么我不能只写关於我自己的事?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我建议你先写写他人。如果在开始时,把"功课"矛头向外,也许你会开始认识到,你身外的一切都是你自己思想的直接反映,一切都与你有关。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多年来一直把批评和判断的矛头指向自己,但什么问题也没解决。批评他人,探究,再把它反转过来,是理解和自我觉悟的捷径。

  批评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中的一些人自我观念很强──外表应该看起来怎样,自己应该有什么感觉,应该或不应该做某事──强到我们没法诚实地回答四个问题和反转。如果你刚开始做"功课",而感到你必须批判自己,请打做功课热线服务电话,并请一位有经验的协导师带你一同完成你的作业。

  我一定要写下来吗?当我遇到问题时,我不能只是在脑中问自己问题,然后反转吗?

  头脑的任务是保持正确,它能以比光更快的速度证明自己是对的。通过把念头写在纸上,可以让引起你恐惧、愤怒、伤心或怨恨的那部分思绪停下来。一旦思绪被停在纸上,调查它会变得容易很多。,久而久之,即使没有写下来,"功课"也会自动"解构"你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对他人没意见呢?我能写事物,比如说我的身体?

  可以。针对任何给你带来压力的对象做"功课"。当你熟悉了四个问题和反转后,你可以选择像身 体、疾病、职业、或甚至上帝这样的对象来做"功课"。然后做反转时,试着用"我的思想"来替代那对象。

  例如:"我的身体应该要强壮、健康和柔软"变成"我的想法应该要强壮、健康、和柔软。"

  一颗平衡、健康的思想──这不正就是你想要的吗?是你有病的身体,还是你对自己身体的想法造成了问题呢?调查一下。让你的医生照顾你的身体,让你自己照顾你自己的想法。我有一个朋友,肢体无法移动,但他热爱生命。自由并不需要一具健康的身体。解放你的心吧。

  我听说你是一个热爱现实的人。不过世上那些战争、强暴和种种可怕的事又怎么说?你包容那些事吗?

  完全相反。我发现如果我认为那些不该存在的事的确存在,我感到痛苦。我能停止我心中的战争吗?我能制止那些强暴自己和他人的种种虐待性的思想和行为吗?否则我反而助长了我想要这世上消失的事。就让我从终止自己的苦痛、自己的战争开始吧。这是一生的功课。

  所以你就是说,我应该接受现实,不再跟现实争辩。是吗?

  "功课"不是在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只是在问,跟现实争辩的效果在哪里?感觉如何?"功课"探索的是,执着痛苦的念头所造成的因果关系,在那调查中,我们找到自由。说我们不应该跟现实争辩,只不过又增加了一个故事、哲学和宗教,那从来不起作用。

  我不信神,我还能从"功课"中受益吗?

  是的。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基督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异教徒,全都有一项共同点 :寻求喜悦和平静。如果你厌倦了痛苦,我邀请你一起做"功课"。

  如何进一步深究"功课"呢?

  我常说,想要自由,把"功课"当成一天的三餐吧。探究得越多,你的痛苦就被解构得越多。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参加系统性的课程来学习做"功课",为此我提供"功课学校"。"功课学校"提供给你细心的照料和特别的支持,帮助你经历一段剧烈的、使生命深刻改变的心灵旅程。

  "学校"是一场终极的内在冒险。与世上的其他学校迥然不同,它不是教你某些知识,而是教你忘掉过去所学。你将在九天里放下你一生中因为无知而相信的种种所让你恐惧的故事。功课学校里的课程是灵活演变,它以过去的学员的经验为基础,随着每次课程参加者需要的变化而改变。每个练习是凯蒂直接引导的,练习的主题根据参加者的需要而调整--每次学校都是不一样的。跟随凯蒂九天之后,你也会是不一样的。 "一旦那四个问题活在了你心里," 凯蒂说,"你的头脑就变得很清晰,你所投射的外在世界也随之变得很清晰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

  理智上我理解探究过程,但做的时候,我感觉不到有什么转变,我有什么遗漏的吗?

  如果你用头脑肤浅地回答那些问题,那会让你觉得你做的和你没有任何联系。试试问自己问题,然后深入自己的内心,等待那答案出现;也许你需要把那问题重复问几次才能让自己专注。随着你的练习,答案会慢慢出现,当那答案来自你内心深处时,觉悟和转变自然跟着发生。

  每当我对人对事做批评时,我都会做反转,可那好像除了让我感到沮丧和困惑,什么用处也没有,这是怎么了?

  简单地把念头反过来,是一个理智的过程,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功课"邀请你超越你的理智;那些问题就像是潜入你心灵深处的探测器,把更深刻的了解带到表面。首先问问题,然后等待;一旦那答案升起,表面的思想和更深的思想相遇(我称它为心),你会觉得那反转是真正的发现。

  肯定都会有一个反转吗?要是我没法找到反转呢?

  把你写的句子转到相反那面、反转到自己、或是反转到别人。有时你能找到更多的反转,有时找到的会少一点。当你质疑的是一个物体时,比如说身体,可以把它反转到相反面,也可以用"我的想法" 或 "我的念头" 来替换。例如,"我的身体不健康" 可以反转成 "我的想法不健康"。并且对于每一个反转,都至少找出三个事例,证明反转是同样真实或者更真实。

  "功课"在我身上不起作用。为什么?

  一旦你没有真诚地回答问题和开始为自己质疑的念头辩解或做维护时,"功课" 就失效了。你那时使用的方法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使用的方法,它相当无望。当你开始辩解或开始捍卫自己的立场、开始编造故事时,仅仅注意到自己在做什么,然后返回到探究。人心内在交战是古老的方法。如果你不能停止内在的战争,你就更不能制止外在的战争了。欢迎你找到新方法。欢迎你找到平静。

导师介绍

  Sue Lee(李筱君)

  Sue Lee(李筱君)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是拜伦.凯蒂官方认证的国际功课认证协导师。作为一名资深协导师,她也为功课协会里待认证的协导师提供培训课程。

sue照片

  她二十多年来师从世界著名的佛学大师,研修佛法。她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于1997年获得Certified holistic health counselor(整体健康顾问认证)执业资格,也进修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 (EFT.情感自由技术)、Chakra therapy(色彩疗法)、Quantum touch(能量触疗.慈悲手)等课程,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治疗师。

  2002年,功课进入Sue的生命。她惊喜地发现,功课是她接触过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有力的觉悟工具,帮她放下了自我批判,真正明白了"烦恼即菩提"。从此,SUE专一运用功课,致力在生活中活出"功课"。

  目前她除了在拜伦.凯蒂功课协会为待认证的协导师提供培训课程外,也在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办实地工作坊。并以各种方式--网络、电话、面对面等,与全世界的人们分享功课,与他们一起调查他们关于婚姻生活、亲子关系、职业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烦恼。

  现在,Sue计划在中国大陆将改变她一生的方法(工具)推荐给你,邀请你体验功课的威力。然后,你或许会发现,你就是你一生中苦苦等待的老师。这个"功课"课程会启发大家更深入的运用"功课"在生活中,更具体来说,就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里,活出内心的平安与喜悦。

  以下是上过她课程或做过"一对一"功课的学员对她的描述:

  1、Sue是我上过这么多课程以来,最注重品质的一位老师。她更倾向与学员间的互动,真诚、开心地为每位学员答疑解惑。然而,她并非直接告诉我答案,总是用最清晰、直白的言语引导与启发我,让我自己去发现答案(学员:邱雨)。

  2、引领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看问题,领略"功课"迷人的魅力,发现一切不过是个故事,人生真是一场很好玩的游戏啊。来,让我们在SUE的带领下用"功课"笑傲江湖(学员:三三儿)。

  3、Sue的笑就是很纯净,如沐春风(学员:娜娜)。

  4、一个真实的、活出来"自由、开心"的榜样,一位良师益友(学员:Amy)。

  5、Sue的思路非常开阔(对初学者来说,也可以说是飘逸),她并不总是照本宣科的问四个问题,她经常会提示我一些思考和挖掘的方向,而且她的思维很快,当我卡住的时候,她会从侧面或者另外一个角度来敲击我,但我经常并不能马上明白她的意思。后来,过了几个月或者一年,我开始明白她的意思,嗯,那时候我才知道,她那时候的那些话事实上是为了我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后准备的(尽管她不一定这么想)。所以对她的课程,我觉得最好是做录音,过一段时间再听,体会是不同的,当时不懂的,会渐渐开始懂。(学员:Chopin)。

  6、旁听了几次Sue在YY上关于"功课"的讲座,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Sue的普通话虽不算太流利,却总能把有关"功课"的抽象概念和原则表述得很清晰易懂,便于理解。另外,Sue在协助他人做"功课"时的态度很轻松,这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之前"功课"给我留下的"严肃"的印象,使我在某种程度上不再觉得操练"功课"是件辛苦的事。最后,Sue有大量的协助自己和他人做"功课"的经验,因此,对于"功课"伙伴在习练"功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能给出很有帮助的解答和提示(学员:王桑田)。

  7、她的引导有些形式和表面上随意自在,但实际是不断引导你找到背后的核心信念,让人感到舒适自然却又有启发。就像是和好朋友聊天,轻松自在、开心,却不知不觉中收获多多。跟她做功课,一点也没有压力。头脑不知不觉中放下抗拒和防御,一点一点打开,逐渐袒露真实信念(学员:响亮)。

  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

  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简称:服务组)是中国大陆"功课"爱好者自发发起的纯公益性质组织,旨在把拜伦.凯蒂的功课介绍给有需要的人。这个民间组织诞生于公元2012年7月8日,组织发起人为"自由的心"和其他七位功课爱好者。了解功课的人都知道她用我们熟悉的中文把拜伦.凯蒂的功课引进了大陆,翻译了凯蒂的著作(《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喜悦无处不在》等)及微博、访谈录音等。

功课之家

  "功课之家"网站由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创办。这个网站的主旨在于介绍、推广和分享拜伦凯蒂发明的"功课"(英文The Work,中文翻译也叫"一念之转")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