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常宁市第七中学

2023-03-10 18:05:5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宁市第七中学(简称为常宁七中)创建于1987年,其前身为城关中学。是一所隶属市教育局直管的全日制完全中学。较纸华钟学校位于常宁市城区东部,坐落在常宁市泉峰东路153号,校外320省道紧贴而过。截至2019年,常宁市第七中学有教学班51个,学生数达2776人。学校有教职员工226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1胜程唱理34人。

  • 中文名称 常宁市第七中学
  • 外文名称 Changning No. 7 Middle School in Hunan Province
  • 简称 常宁七中
  • 创办时间 1987年
  • 办学性质 普通全日制初级中学

学校简介

  常宁七中直属常宁市教育局,现有学生4000多人,教职工200多人。是常宁市初中教育的龙头学校

办学规模

  学校目前有三个年级,47个教座使便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是常宁市规模最大的初中学校。

  二十来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常宁市第七中学来说,十六年却是一路风雨、一路辉煌的非凡岁月,是乘风破浪、突飞猛进的校园丰碑春秋史!因为她从1987年创建之初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来自的"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教改实验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衡阳市学校过孔践间后音妒裂管理先进单位"、"衡阳市教研教改示范学校"、"常宁市初级中学窗口学校"等一大串殊荣桂冠,无一不见证着七中的快速发展的历史。

  十年来,七中历届领导班子秉承"以管理求效益,以教改促教学,以质量树形象"的办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管理360百科和教改为两翼,紧紧几放口孩景都设依靠全体教职工,团结奋斗、无私奉献、改革创新,从而实现了教学质量的连年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常宁市第七中学

特色教育

本色篇

  教育管理,构建新体系

  凡是与来自学校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从令销小学到大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可塑性最大也最难调教的。像七中这样一所城雷劳探弱湖慢坏学谓动乡学生混杂的大规模学校,不要说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光是保证师生的平安,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就很不容易了。透析七中360百科的发展历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是和历任校领导运筹帷轻因幄的智慧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密不可分的。现任校长吴扬杰上任伊始就以"群策群力打造教育品牌,同心同德营造名校风采"为宗旨,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人人有事管,个个负责任";他注重理论粉林病黄苦标须学习,善于把握教育动向,在继承发扬七中传统的基础上,敢想实干,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教育管理新路径。

  首先,构建德育网络。该校坚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构建"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劳构、全程参与、全方位一体"的管理育人模式,转变了以前只重智育管理,忽视德育、体育务粮前指、美育、劳技管理;只重学校行续严管理而忽视家庭、社会协调;只重稳定、平安式管理而忽视转化、创新管理的片面管理观念,把对学生的管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以"学会读书、学生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为学校教育目的,按照"先学做人,后学求知"的育人方针,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李法似击圆边价算三的德育网络,营造了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其次,开展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根据学校实际,该校确定"以公民道剂绝怀妈德建设为中心,德育科研为先导,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校会、年级会、班会重针知移短室激、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法制讲座、瞻仰伟人次日故居以及各种竞赛等形式,把对学生的品德、法纪、养成教育融合到德育活动之中,从而形成了情感陶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思想教育品德践行相结合的德育特色,学生思想的合格率不断提考阿先命送温丰读达高。

  再次,试行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为了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石陈书两再治力开急足精神,养成严谨有序,雷厉风行的良好习惯,该校从今年开始,对初一新生进行军训,对住校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从被子的整理到物品的摆放,严格按军队标准整齐划一,生活起居,按时作息福宣造,有条不紊。学校克服重重阻力,支足据治光再等早万座定时开放南、北面两条校门,试行封闭式管理。与此同时,该校成立了以德育处为龙头,年级组为方阵。学生会为主体的班纪班风考评网络,制度严格,奖罚分明,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的热情础判聚例加高依只,比、学、赶、帮蔚然成风,从而形成了健康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好校风。

  管理方式的创找业克让打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赢得了上社会上级的肯定和嘉奖,迎来了学校的声誉和桂冠。该校已连续三年未出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学生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少,社会青年到校内寻衅滋事现象已然绝迹,每期的目标管理考评名列前茅,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底色篇

  师资队伍,形成新格局

  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建设一支"思想活跃,学历合格,业务过硬,身体健康,心理稳定的"学习型、创新型师资队伍,一直以来都是常宁七中的追求。该校结合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实际情况,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该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充分发挥校长室核心职能和职代会民主管理功能以及工青妇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修改完善各种制度,以规治校:制订了《教职工出勤管理制度》、《奖惩条例》、《教职工年终考核制度》、《结构工资方案》;严肃办公纪律:上、下班实行签到、签离制,上课、办公另由专人考勤:推行年级组负责制、行政值班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二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通过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本校一些同志事业为重、学校为重、学生为重的感人事迹,进行贴近实际生活的师德教育,强化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通过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开展继续教育,鼓励自学、函授等方式给教师"充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之余,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备好一本教案,讲好一堂教研课,出好一套试卷,写好一篇教研论文,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对基本功扎实的青年教师,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使他迅速成长为教学上的骨干,在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间开展"一带一结对子"帮扶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所授荣誉

  七中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的重头戏来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研教改领导小组,确定每周四为"教改日",分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活动:每月都坚持召开教改创新研讨会,组织教师研究创新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策略、创新原则,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等方面力争与当今最前沿的教学理论、科技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拓宽全体教职工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生机活力。与此同时,该校不断总结教研教改经验,不断扩大教改阵营,不断加大教研经费投入,重奖、重用教研教改有功人员,并对教研教改成绩量化计分,作为年终考核、评奖、评优、晋级、加薪的重要依据,营造了宽松的教研教改环境,形成了"人人搞教改,科科有课题,期期出成果"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继语文、物理教改分别获省、市一等奖之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教改实验于2001年获常宁市一等奖,2002年获衡阳市三等奖。英语的"听、说、读、写一体化"教改课题基本定型:地理 "读图引导法"教学被市教研室立项:此外,生物、化学实验课题,历史科"填空式"教学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音、体、美等技能课的特点,该校开设了器乐、舞蹈、书法、球类等多种形式的特长班,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该校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教学科研实验,举办了语音、电脑等特长辅导班,尽力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合格人才。

教学成绩

  卓有成效的教研教改推动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自常宁市实施高中新生择优选拔制度以来,该校历年的择优生上线人数多,上线率高,尖子生强,连续五年被评为常宁市初中毕业会考巩固率、合格率、优生率、升学率先进单位。2003年中考,保送生择优考试全市前1000名该校占 235人,前2000名占386人,参考人数上线率91.5%,雄居全市50余所中学榜首,在常宁市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

外界评价

  高质量、高品位的教育教学成果,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赏,赢得了可喜的办学效益,迎来了人气旺盛的新局面。尽管同类学校不断扩招,但该校学生却有增无减,特别是今年秋季招生形势十分火爆,很多被其它学校录取的学生强烈要求转入该校就读。目前,该校拥有44个教学班级,3000余名学生,在人数规模上依然雄居全市榜首。这是学生、家长、社会对七中教育教学高品位、教学教研高质量的认可和肯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