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 。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来自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
- 中文名称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
- 外文名称 Biological safety protection third-level laboratory
- 简称 P3实验室
- 状态 完全密封
分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来自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360百科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或单皮协上十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赵务带冷容右尼市素雷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设计要求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界费两余以上生物安全柜。
1.2 已绍组远刚贵混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升己些益翻染还阶罪很后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1.继首跑想厂希妒掉京再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念带聚装项陈强让改硫(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1.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规车花觉善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1.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 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鸡士定刻额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景。
2.2 平面布局
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
b)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测展笔探构问范露轮续误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c)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
d)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继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2.3 围护结构
a)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
b)视解第医探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伟谈领留初值盟统。
c)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
d)地面诗输液秋究责应无渗漏,光洁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砖和水磨石等有缝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时应防止昆虫和老鼠钻进墙脚。
2.4 通风空调
a)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湖被列难构向和压强梯度。该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使用时,室内空气除通过排风管道经高效过滤排出外,不得从实验室的其他部位或缝隙绿规婷排向室外;同时确保实应看握让怀念犯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
c)环境参数: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实验室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的相对压强以-30Pa~-40Pa为宜,缓冲间的相对压强以-15Pa~-20Pa为宜。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以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所定义的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lx。
d)为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实验室内不应使用双侧均匀分布的排风口布局。不应采用上送上排的通风设计。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至大气,也可送入建筑物的排风系统。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力平衡。
e)实验室的进风应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f)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高效过滤或加其他方法处理后,以不低于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该排风口应远离系统进风口位置。处理后的排风也可排入建筑物的排风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该建筑物的任何部位。
g)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必须安装在实验室设在围护结构上的风口里,以避免污染风管。
h)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在进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调节阀门,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
i)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须为气密型。所使用的高效过滤器不得为木框架。
j)应安装风机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启动时先开排风机后开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送风机后关排风机。
k)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
2.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a)必须在主实验室内设置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满足6.3.2.5d)中的要求。
b)连续流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物理抑制设备之中,该装置应能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在实验室内所必须设置的所有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的排风均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方可排出。其室内布置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c)实验室中必须设置不产生蒸汽的高压灭菌锅或其他消毒装置。
d)实验间与外部应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得同时打开,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感染性材料必须放置在密闭容器中方可通过传递窗传递。
e)必须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著位置设置压力显示报警装置,显示实验间和缓冲间的负压状况。当负压指示偏离预设区间必须能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可在该装置上增加送、排风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
f)实验室启动工作期间不能停电。应采用双路供电电源。如难以实现,则应安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的后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对关键设备(生物安全柜、通风橱、排气罩以及照明等)供电。
g)可在缓冲间设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门必须为脚踏、肘动或自动开关。洗手池如设在主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分离,且有明显标志。下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洗手池仅供洗手用,不得向内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须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
2.6 其他
a)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家具和设备的边角和突出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以圆弧形为宜。
c)所需真空泵应放在实验室内。真空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
d)压缩空气等钢瓶应放在实验室外。穿过围护结构的管道与围护结构之间必须用不收缩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气体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和防回流装置。
e)实验室中应设置洗眼装置。
f)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g)实验室内外必须设置通讯系统。
h)实验室内的实验记录等资料应通过传真机发送至实验室外。
操作标准

生物安全三级(BSL-3)BSL-3应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研究、或者生产设施,在该级别中开展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来自的工作,若因暴露而吸入该病源。会引发严重的、可能致死的疾病。实验人员应在处理致病性的和可能使人致死的病源方360百科面受过专业训练,并由对该病源工作有经验的、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监督。所有与传染源操作有关的步骤,都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装置中进行,或由穿戴合适防护服及设施的实验人员进行。
标准微生物操作
1、实验时,由实验室主任决定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接触传染源的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取下手香套后,要洗手。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实验室内戴隐型眼镜的人,也要戴眼镜和面罩。食品要存放在工作区外专用的橱柜和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气溶胶。
培贵良统永教 7、至少每天一次、或有活体洒胞皮营停至亚操喜小出时,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感玉即块动啊善盾穿会具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汉量沙获千宪玉此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来自BSL-3实验室的传染性废物转移至他处释放前应消毒。
9、实施控制昆虫和龋齿动物的程序(参见附录G)(另阶国地顶十聚突毛善发)。
特殊操作
1、实验时,关闭实验室的门。
2、实验室主任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控制,限制项目有关人员及辅助人员进入。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工作,负有最终责任。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肉解穿适木让而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遵守进出程序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和动物房。
4、当实验室或遏制设施中有传染源和感染动物时,所有实验室某随裂和动物房入口处,应贴有危险警告标志和常用的生物危险符号,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实验室主任和有关责任人的姓名和电话表、进入实验室的特别要求(如,收年流层必须免疫、戴口罩、或采取其他的个人防护措施)。
5次孔、实验室人员接受适当的、和实验室中处理或将要处理的病源有关的免疫接种或测试(如,乙肝免疫接种或TB皮试),并影它导修刻歌搞蒸意攻余建议根据所处理的病源观定期进行皮试。
6、适当时,收集和储存适合于所有实验室人员和其他有风险人员使用的基本血清样品。根据所处理病源或实验室的功能,应定期收集其他血清样品。
7、实验室主任应制定实验室专用生物安全手册,标准操作程序中要包括生物安全素生吧认广四频预防措施。要告知实验人员特殊风险,实验人员要阅读,并在操作和程序中遵照执行。
8确问盐红、实验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令握呀顶作喜职材船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当程序必需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附加培训。
9、实验室主任有责任确保在涉及BSL-3的微生物工作开展之前,所有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微生物操作及技能,熟练掌握特殊实验室设施的操作和运行,其中可能包括人致病菌或细胞培养物处理的重要技术,或由实验室主任或项附婷质毫如士故其他熟悉于微生物安全操作及技能的、称职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的特殊培训课程。
10、必须经常对所有污染的锐器采取高度预防措施,包括针头和注射植孩展附维花器、玻片、移液管、毛细管和手术刀。
a.针和注射器或其他锐器应限制在实验室内,类似灌肠外值、静脉切开放血、或实验动物液体吸出等,可以用其他器具的,就不要用锐器。可能时,用塑料器具代替玻璃器具。
b.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c.适当时,使用带针头套的注射器、无针头的系统和其他安全设施。
d.打碎的玻璃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到掉前,应按照地方、州、联邦的规定进行消毒。
11、所有与传染源有关的开放操作,都应在遏制设施内的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设备中进行。不许在开放的实验台上、并在开放的设施中开展工作。用背面为塑料质地的纸擦拭生物安全柜内的无孔台面,便于清洁。
12、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洒出或溅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a.洒出的传染源需由专业人员、或由经过适当培训且配有装备的处理高浓度传染源的人员进行消毒、处理、清洗。制定并公布可能造成溅洒的实验程序。
b.污染的设备,在离开设施送去修理、维护或打包运输前,要按照地方、州或联邦的规定消毒。
13、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
14、实验室里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废弃物品(如:手套、实验室外套等),在丢弃或重新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消毒。15、洒漏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或可能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隔离屏障
第一道屏障:安全设备
l、进入实验室时,要穿上实验防护服,如,前襟一体或后系式大褂、干净的外套或连裤服。不得在实验室外穿防护服。重复使用的衣服在清洗前要消毒,衣服被明显污染后应更换。
2、在处理传染源、感染动物及被污染的仪器时,必须戴手套。
3、建议经常更换手套和洗手,一次性手套不能重复使用。
4、有关传染源的所有操作、感染动物的验尸、从感染动物或胚胎卵采集组织或液体等,都应在II级或I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见附4)(另发)。
5、当操作不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时,应适当的综合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如,口罩,面罩等)和物理遏制设施(如:带安全罩或密封转头的离心机)。
6、当进入内有感染动物的房间时,应采取呼吸和面部保护措施。
第二道屏障:实验室设施
1、实验室要离开建筑物内的行走区,禁止随便进入实验室。进入走道后,至少需要经过两道自动门,才能进入实验室。所有的门都应有锁。过道里可以设计一个更衣室。2、每个实验室有一个洗手池,洗手池的操作应该是免接触式或全自动的,洗手池应安装在门口附近。
3、处理BSL-3病源的区域,墙面、地面、天花板应易于清洗、消毒;若有接缝,应密封;表面应光滑防水;对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和消毒剂具有耐腐蚀性。地板应整体、防滑,建议在地板凹处使用掩蔽罩。墙面、地面、天花板都不应留有缝隙,或在设施消毒时能够密封。
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和用于工作台面及设施消毒的其他化学物质。
5、实验室的操作台应能承受预期的重量。实验台、安全柜以及设备间的空间便于打扫。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6、所有的窗门必须关闭和密封。
7、有实验垃圾处理设施及其使用方法,该设施最好设在实验室内(即,高压锅、化学消毒剂、焚烧炉、其他可行的消毒方法)。应有消毒设备使用方法。若垃圾运出实验室,应适当密封,并不应通过公共通道运送。
8、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安全柜放置地点应远离门、房间通风百叶窗、实验室内行走区。
9、应有管道化的排气系统,该系统进入实验室的风向应从"洁净区"到"污染区"。排出的空气不再循环至建筑物内的任何其他区域。排出的空气不需要过滤或作其他处理,但也要依所处场所的要求、特殊病源操作、使用条件而定。外部排气口要远离有人区、进风口,否则需经过HEPA过滤。实验人员必须证实进入实验室的风向是正确的。建议在实验室的入口处设置可视的监视装置,表明和证实进风的风向。要考虑安装HVAC控制系统。防止实验室持续正向增压。应安装声音报警装置,警告实验人员HVAC系统出了问题。
10、若生物安全柜至少每年经过测试和确证,则二级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过HEPA过滤的空气,可进入实验室循环。当二级生物安全柜通过建筑物排气系统排出空气时,安全柜的排气管路的连结,应避免对安全柜的空气平衡或建筑物排气系统的空气平衡产生干扰(如,在安全柜排气管和排气管道间形成空气隙)。当使用三级生物安全柜时,要和排气系统直接连结。若三级安全柜和供气系统相连,应避免安全柜正向增压。
11、会产生气溶胶的连续流离心机及其他设备应在一个装置中,该装置通过HEPA过滤器排出空气,而避免直接排入实验室中。至少每年测试HEPA系统。另外,当远离有人区或进风口时,该设备排出的空气可以排到外面。
12、真空管路由液体消毒剂汽水阀和HEPA过滤器及类似设备保护。需要时,要更换过滤器。另外,可以使用手提真空泵(也需要由汽水阀和过滤器正确保护)。
13、实验室内应有眼睛冲洗装置。
14、光线适宜于开展所有的工作,避免反光和闪光,以免妨碍视觉。
15、BSL-3设施的设计和操作程序必须文件化。设施必须经过测试以确证设计和操作参数在系统运转前已达到要求。因操作经验,会修改操作程序,所以设施必须反复测试,每年至少一次。
16、若有关病源陈述(根据风险分析、场所条件、其他有关联邦/州/地方法规而定)中要求,则应采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如,实验人员淋浴、排出空气的HEPA过滤、其他管道设施的遏制处理、液体消毒剂的供应)。
安全水平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
这种类的适用于已经确定不会对于成年人立即造成任何疾病或是对于实验人员及实验室的人员造成最小的危险(美国疾病管制局,1997).这类的实验室可以处理较多种类的普通病原体,例如犬传染性肝炎、 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肠杆菌,以及对于非传染性的病菌与组织进行培养。 在这个水平中需要的防范问题的生物危害性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手套和一些面部防护。不像其他种类的特殊实验室,这类的实验室并不一定需和大众交通分隔出来,而在这类实验室中仅需要再开放实验台上依循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即可。在一般情况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开放(但分别注明)废弃物容器。除此之外,这类型的实验后洗净程序与我们在许多方面对现代日常生活对于微生物的预防措施皆相同(例如:用抗菌肥皂洗涤一个人的手,以消毒剂清洗实验室的所有暴露表面等)类似。实验室环境中使用的所有细胞和/或细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须经过高压釜的灭菌消毒处理。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程序中必须经由普通微生物学或相关科学训练的科学家监督且必须事先训练之。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这类实验室与生物安全级别1水平类似但其的病原体为中度对于人员和环境具有潜在危险。这类实验室较能处理较多种的病菌适,且该病菌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中生存。适合它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但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余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存活,如艰难梭菌、大部分的衣原体门、A;B与C型肝炎、 A型流感、莱姆病、沙门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痒症, 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VRSA. BSL-2 BSL-1不同之处在于:
实验人员与处理病原体人员需为特定培训和高级培训的科学家
实验时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
采取极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预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设备进行可以创建
在可能造成传染性气融胶或喷雾被制造时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该级别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或生产药物设施,这类实验室专门处理本地或外来的病原体且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借由吸入而导致严重的或潜在的致命疾病。这些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可能导致人类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但目前已经有治疗法包含 炭疽杆菌、 结核杆菌、 利什曼原虫、 鹦鹉热衣原体, 西尼罗河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东部马脑炎病毒, SARS冠状病毒、 伤寒杆菌、 贝纳氏立克次体、 裂谷热病毒、 立克次氏体 与 黄热病毒.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对于致病性和潜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体的具体培训,且必须被对于此方面有经验之适任科学家之监督。这被认为是中性或暖区(neutral or warm zone)。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过程是在生物安全柜,专门设计的通风柜 ,或备有其他物理抑制装置/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衣物和设备的人员进行。该实验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特点。 虽然上述配备是被公认为必须设施,然而,一些现有的设施可能没有所有的设施都符合生物安全3级(例如:双门进入区和密封零渗透力配备(sealed penetrations))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在可供接受的安全水平下进行例行程序的行为(例如:涉及鉴定病原体与人传播的诊断程序、分类,药物过敏试验等),可在生物安全2级(P2)设施中实施,提供实验室里过滤后的废气排放到室外,实验室的通风平衡提供定向气流进入室内,工作正在进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士,严格遵循推荐的标准微生物的实践与特别的做法,并配有生物安全3级安全设备。但实施这一生物安全水平3建议修改的决定只能由实验室主任进行之。
四级生物安全研究水平
此级别需要处理危险且未知的病原体且该病原体可能造成经由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或造成高度个人风险,且该病原体至今仍无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疗法,如阿根廷出血热与刚果出血热 、 埃博拉病毒 , 马尔堡病毒 , 拉萨热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天花 ,以及其他各种出血性疾病。当处理这类生物危害病原体时必须且具强制性地使用独立供氧的正压防护衣。
生物实验室的四个出入口将配置多个淋浴设备、真空室与紫外线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毁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迹安全防范措施。多个气密锁将被广泛应用并被电子保护以防止在同一时间打开两个门。所有的空气和水的服务,将和来自生物安全4级(或P4)实验室将进行类似的消毒程序,以消除意外释放的可能性。
当一个病原体被怀疑或可能有抗药性时都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处理,直到有足够的数据得到确认必须在此规格实验室持续工作,或移交至一个较低水平的实验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对于他们在处理极其危险的传染性有具体和深入的培训并且理解的标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配备与设计特色。他们将会受到受过训练与实地处理这些病原体的合格科学家的监督且实验室的出入受到实验室主管的严格控制。
该工厂是在一个单独的建筑物或在控制区域内的建筑物,且与该区域内其他建筑物完全隔离。且该实验室必须建立防止污染的协议经常使用负加压设被并准备或采用一个特定设备操作手册,如此一来即使实验室受到损害,会严重抑制透过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的爆发,而工作领域内的所有活动只限于III级生物安全柜,或II级生物安全柜一且只有配有生命支持系统与正压通风的人才能使用。
给排水和电气
1 给水
动物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ABSL- 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 4/ABSL -4)的给水由专设的高位断流水箱供给,避免和市内自来水网直接相连。为了防止倒流,在实验室系统的给水管上以及承龙头附近均设止回阀。
在高位水箱上要安水位报警器,给水管路中不能没有水。
实验室系统的水管刷上黄色等醒目的颜色,以便和一般系统的水管相区别,并挂上“不准饮用”的标志牌。
给水管用聚氯乙烯衬里的钢管,热水管用铜管。 实验室的出口处宜设立洗手装置,用非手动开关。 二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紧急冲眼装置。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当有刺激性物质的操作时,应在30 m内设洗眼装置。 对大动物实验室应备有高压冲洗水枪。
2 排水
一般区域和污染区域的排水系统要分开来,实验室特别是四级实验室,加热灭菌(120'C,30 min)的排水系统和氯气灭菌的排水系统也要分开来。
三级和四级实验室除淋浴间、动物房,解剖间、大动物停留的走廊处之外,均不得设地漏。
三级和四级实验室防护区的排水应通过专门管道收集至独立装置中消毒灭菌。
三级和四级实验室排水系统的通气管出口应设高技过滤器,而四级和动物三级的则应设两级高教过滤器。
三级和四级实验室排水管宜明设,四级的排水管线宜设透明套管。
如果排水量极少,可不设排水管而把排水排人容器,然后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进出去。
3 气体供给
实验室的专用气体由高压气瓶供给,气瓶设在实验室外面,通过管道输往各个出口,气瓶一定不能进_入实验室。
正压服型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同时配备紧急支援气罐。
真空系统采用个别小型真空泵,而不允许用公共管网。不得已用集中系统时,则在靠近各使用地点安上过滤器,并且可以更换。真空系统的排气可直接通大气。
4 电气
二级实验室用电负荷不宜低f=级,三级实验室接一级负荷供电(即所谓双路供电).四级实验室接一级负荷中含有特别重要负荷供电。所谓特别重要负荷是指停电会威胁人身安全、样品安全,实验安全、环境安全的用电。
动力设备的控制必须自动、手动兼备。 重要负荷按24 h全运行设计。
生物学安全洁净室的照度要高于一般洁净室,并应采用防水型插座和灯具,灯具要在房间外面的技术夹层中更换。应设不少于30分钟的应急照明。
对于四级生物安全洁净室,除了有内部互通电话外,还应有播放设备。对讲系统应设计成向内通话受控,向外通话非受控的方式。
- 上一篇: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下一篇: A-3攻击机